網站地圖 網友投稿

疾病大全

當前位置: 首頁> 疾病大全> 下腹> 潰瘍性腸炎

潰瘍性腸炎簡介

相關問答

  潰瘍性腸炎是一種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結腸和直腸慢性非特異性炎症性疾病,病變局限於大腸黏膜及黏膜下層。病變多位於乙狀結腸和直腸,也可延伸至降結腸,甚至整個結腸。病程漫長,常反複發作。本病見於任何年齡,但20~30歲最多見。

【詳情】

01潰瘍性腸炎的發病原因有哪些

  潰瘍性腸炎的病因至今仍不明。基因因素可能具有一定地位。心理因素在疾病惡化中具有重要地位,原來存在的病態精神如抑鬱或社會距離在結腸切除術後明顯改善。有認為潰瘍性結腸炎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認為炎性腸病的發病是外源物質引起宿主反應、基因和免疫影響三者相互作用的結果。

02潰瘍性腸炎容易導致什麼並發症

  1.中毒性巨結腸
  為嚴重並發症,見於急性暴發型潰瘍性結腸炎及急性重症型病人,其發生率約2%。病人出現間歇性高熱、精神萎糜呈重症中毒狀態。腹部很快膨隆、有壓痛、腸鳴音減弱或消失。由於結腸快速擴張、腸壁變薄、血運障礙、易發生腸壞死穿孔,病死率極高,可達30%~50%。

 2.結腸穿孔
  多在中毒性巨結腸擴張基礎上發生。穿孔後導致彌漫性腹膜炎或局限性膿腫。穿孔部位多在乙狀結腸或結腸脾曲處。患者多出現高熱及感染中毒症狀、腹脹、左側腹部廣泛肌緊張、X線透視或平片檢查膈下常有遊離氣體。

3.下消化道出血
  直腸、結腸可廣泛滲血。絕大多數表現為血便、膿血便。

  4.直、結腸癌
  癌變發生率為0.7%~8%,甚至可高達13%。比一般人口高5~20倍。病程在10年以上。

 5.直腸和結腸絞窄
  是晚期並發症,但很少造成腸梗阻。

6.內瘺
  腸腔與腸腔或腸腔與其他空腔髒器(如膀胱、陰道等)互相粘連,形成內瘺;腸腔與皮膚相通形成外瘺,偶有發生。

  7.肛門及肛周疾病
  如肛裂、直腸周圍膿腫、肛瘺、痔脫出等。

 8.其他係統並發症
  如非特異性關節炎、結節性紅斑、壞疽性膿皮病、虹膜炎、虹膜睫狀體炎、角膜炎、口炎及腮腺炎、以及脂肪肝、小膽管周圍炎等。

03潰瘍性腸炎有哪些典型症狀

  潰瘍性腸炎的最初表現有許多形式。血性腹瀉是最常見的早期症狀。其他症狀依次有腹痛、便血、體重減輕、裏急後重、嘔吐等。偶爾主要表現為關節炎、虹膜睫狀體炎、肝功能障礙和皮膚病變。發熱則相對是一個不常見的征象,在大多數病人中本病表現為慢性、低惡性;在少數病人(約占15%)中呈急性、災難性暴發的過程。這些病人表現為血性糞便,可多達30次/天,高熱、腹痛。

  體征與病期和臨床表現直接相關,病人往往有體重減輕和麵色蒼白,在疾病活動期腹部檢查時結腸部位常有觸痛。可能有急腹症征象伴發熱和腸鳴音減少,在急性發作或暴發型病例尤為明顯。中毒性巨結腸時可有腹脹、發熱和急腹症征象。由於頻繁腹瀉,肛周皮膚可有擦傷、剝脫。還可發生肛周炎症如肛裂或肛瘺,雖然後者在Crohn病中更為常見。直腸指檢感疼痛。皮膚、黏膜、舌、關節和眼部的檢查極為重要。

04潰瘍性腸炎應該如何預防

  1.注意勞逸結合,不可太過勞累;暴發型、急性發作和嚴重慢性型患者,應臥床休息
  2.注意衣著,保持冷暖相適;適當進行體育鍛煉以增強體質
  3.一般應進食柔軟、易消化、富有營養和足夠熱量的食物宜少量多餐,補充多種維生素勿食生、冷、油膩及多纖維素的食物
  4.注意食品衛生,避免腸道感染誘發或加重本病忌煙酒、辛辣食品、牛奶和乳製品
  5.平時要保持心情舒暢,避免精神刺激,解除各種精神壓力

05潰瘍性腸炎需要做哪些化驗檢查

  診斷上主要依靠纖維結腸鏡檢,因為90%~95%患者直腸和乙狀結腸受累,因此事實上通過纖維乙狀結腸鏡檢已能明確診斷。鏡檢中可看到充血、水腫的黏膜,脆而易出血。在進展性病例中可看到潰瘍周圍有隆起的肉芽組織和水腫的黏膜,貌似息肉樣,或可稱為假息肉形成。在慢性進展性病例中直腸和乙狀結腸腔可明顯縮小,為明確病變範圍,還是應用纖維結腸鏡作全結腸檢查,同時作多處活組織檢查以便與克隆結腸炎鑒別。

  氣鋇灌腸雙重對比造影也是一項有助診斷的檢查,特別有助於確定病變範圍和嚴重程度。在鋇灌造影中可見到結腸袋形消失、腸壁不規則、假息肉形成以及腸腔變細、僵直。雖然鋇劑灌腸檢查是有價值的,但檢查時應謹慎,避免腸道清潔準備,因為它可使結腸炎惡化。無腹瀉的病例檢查前給3天流質飲食即可。有腹部征象的病例忌作鋇劑灌腸檢查,而應作腹部X線平片觀察有無中毒性巨結腸、結腸擴張以及膈下遊離氣體征象。

06潰瘍性腸炎病人的飲食宜忌

  1、飲食上應注意清淡,多以菜粥、麵條湯等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為佳。
  2、可多食新鮮的水果和蔬菜,以保證維生素的攝入量。
  3、給予流質或半流質的食物,如各種粥類、米湯等。

07西醫治療潰瘍性腸炎的常規方法

  1.內科治療
  (1)臥床休息和全身支持治療包括液體和電解質平衡,尤其是鉀的補充,低血鉀者應予糾正。同時要注意蛋白質的補充,改善全身營養狀況,必要時應給予全胃腸道外營養支持。有貧血者可予輸血,胃腸道攝入時應盡量避免牛奶和乳製品。
  (2)藥物治療:①柳氮磺胺吡啶水楊酸製劑是主要治療藥物,如艾迪莎、美沙拉嗪等。②皮質類固醇常用藥為強的鬆或地塞米鬆,但目前並不認為長期激素維持可防止複發。在急性發作期亦可用氫化考的鬆或地塞米鬆靜脈滴注,以及每晚用氫化考的鬆加於生理鹽水中作保留灌腸。在急性發作期應用激素治療的價值是肯定的,但在慢性期是否應持續使用激素則尚有分歧,由於它有一定副作用,故多數不主張長期使用。③免疫抑製劑在潰瘍性結腸炎中的價值尚屬可疑。據Rosenberg等報道硫唑嘌呤在疾病惡化時並無控製疾病的作用,而在慢性病例中它卻有助於減少皮質類固醇的使用。④中藥治療腹瀉型潰瘍性結腸炎可用中醫中藥治療,效果比較理想。
  2.外科治療
  有20%~30%重症潰瘍性結腸炎患者最終手術治療。
  (1)手術指征需急症手術的指征有:①大量、難以控製的出血;②中毒性巨結腸伴臨近或明確的穿孔,或中毒性巨結腸經幾小時而不是數天治療無效者;③暴發性急性潰瘍性結腸炎對類固醇激素治療無效,亦即經4~5天治療無改善者;④由於狹窄引致梗阻;⑤懷疑或證實有結腸癌;⑥難治性潰瘍性結腸炎反複發作惡化,慢性持續性症狀,營養不良、虛弱,不能工作、不能參加正常社會活動和性生活;⑦當類固醇激素劑量減少後疾病即惡化,以致幾個月甚至幾年不能停止激素治療;⑧兒童患慢性結腸炎而影響其生長發育時;⑨嚴重的結腸外表現如關節炎、壞疽性膿皮病、或膽肝疾病等手術可能對其有效果。
  (2)手術選擇目前潰瘍性結腸炎有四種手術可供選用。①結直腸全切除、回腸造口術;②結腸全切除、回直腸吻合術;③控製性回腸造口術;④結直腸全切除、回腸袋肛管吻合術。
  目前尚無有效的長期預防或治療的方法。在現有的四類手術中,結直腸全切除、回腸袋肛管吻合術不失為較為合理、可供選用的方式。

相關文章

微信掃一掃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