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地圖 網友投稿

疾病大全

當前位置: 首頁> 疾病大全> 下腹> 老年缺血性結腸炎

老年缺血性結腸炎簡介

相關問答

  腸道供血主要來自腹腔動脈,腸係膜上動脈和腸係膜下動脈及其分支。當這些血管發生血運障礙,相應腸道可發生急性或慢性缺血性損害。老年缺血性結腸炎多由腸係膜上動脈的中結腸動脈,右結腸動脈非閉塞性缺血所致,少數由微小栓子或血栓形成閉塞性缺血所致。本病發病年齡多在五十歲以上,其中半數患者有高血壓病、動脈硬化、冠心病、糖尿病。男性略多於女性,以急性腹痛、腹瀉和便血為其臨床特點,分壞疽型、一過型和狹窄型。

【詳情】

01老年缺血性結腸炎的發病原因有哪些

  缺血性結腸炎多見於中老年,多位於結腸脾曲、降結腸和乙狀結腸,因該處血供相對較差。常由於低血容量性休克、心衰等“低流灌注”引起;此外,也見於腸係膜下動脈結紮、栓塞或血栓形成,腹主動脈重建術或大動脈炎後。急性結腸缺血大多為一過性、可逆性改變,少數可發生全腸壁壞死、穿孔或持續性結腸失血。

  結腸血液主要由腸係膜上動脈和腸係膜下動脈供給,而腸壁內的局部循環則由一係列成對的小血管構成。腸黏膜接受腸壁流量的50%~75%,因此血流的變化受影響最大的首先是腸黏膜。處於兩支動脈末梢供血區域交界處的左半結腸容易發生供血不足,因此發病部位以左半結腸最多。

02老年缺血性結腸炎容易導致什麼並發症

  老年缺血性結腸炎病的並發症主要有腸穿孔、腹膜炎等。

  1、腸穿孔

  是指腸管病變穿透腸管壁導致腸內容物溢出至腹膜腔的過程,是許多腸道疾病的嚴重並發症之一,引起嚴重的彌漫性腹膜炎,主要表現為劇烈腹痛、腹脹、腹膜炎等症狀體征,嚴重可導致休克和死亡。

  2、腹膜炎

  是由細菌感染、化學刺激或損傷所引起的外科常見的一種嚴重疾病。多數是繼發性腹膜炎,源於腹腔的髒器感染,壞死穿孔、外傷等。

03老年缺血性結腸炎有哪些典型症狀

  缺血性結腸炎通常是自發性的,其臨床表現由於其嚴重性、累及範圍、缺血損害發生的快慢、腸壁對缺氧的耐受程度不同而不同,通常可見60歲以上的老年患者。以往並無結腸疾病史的,而突然出現急腹症的表現,其最一致的症狀和體征是:腹痛、腹瀉及便血,這種失血通常量很少;疼痛發作急驟,為痙攣性,常常局限於左下腹;大便急,並常伴有疼痛;可能出現繼發與腸梗阻的症狀,如厭食、惡心、嘔吐;腹部檢查常可見與缺血結腸相對應部位的腹脹和觸痛;一般沒有明顯的發熱。直腸檢查常可見帶血的大便,心血管檢查一般無陽性發現。

04老年缺血性結腸炎應該如何預防

  老年缺血性結腸炎病因複雜,預防應該是多方麵的預防應采重點關注以下內容:

  一、三級預防

  1、一級預防

  本病以動脈硬化所致者為多見,所以早期控製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可以延緩此病的發生

 2、二級預防

  本病症狀與體征不相符,如年齡大,伴有高血壓、動脈硬化、糖尿病等疾病,突然發生腹部絞痛,腹瀉,伴黏液膿血便者,應首先考慮此病以便早些治療

 3、三級預防

  (1)在院或出院的病人應該進行擴血管治療,定期複查血糖、血脂,控製高血壓,減少或避免血栓形成及缺血性結腸炎的發生

  (2)對已進行手術治療的病人,尤其是有腸管切除者,應該注意靜脈營養,病人可進食後,注意膳食調配,調整營養狀態

二、危險因素

  腸壁缺血主要分為動脈流入的阻塞,靜脈回流的阻塞,以及灌注不足等3方麵因素,具體有如下危險因素:

1、腸係膜動脈狹窄或閉塞

  可以是動脈粥樣硬化導致的腸係膜動脈狹窄,也可以是動脈粥樣硬化斑脫落的微小栓子造成腸管末端動脈閉塞

2、非閉塞性腸係膜動脈缺血

  主要因為心肌梗死、心肌病、充血性心衰、心律失常或低血容量性休克等疾病導致心輸出量下降而引起,也有報道在心髒病人大劑量應用洋地黃時,導致腸係膜小動脈收縮,血流障礙而引起本病,其他如影響結腸血管微循環的藥物也可能誘發本病的發生

 3、腸係膜靜脈血栓形成

  主要是某些血液病、腹腔內膿毒症、腹部外傷或服用含雌激素的避孕藥導致的血液高凝狀態

4、腸腔因素

  在動脈硬化等血管病變的缺血以至缺血前狀態(慢性血行障礙)的基礎上,加上某些原因引起的腸腔內壓上升,及伴隨的一時性強烈蠕動,如在高度便秘或腸痙攣時,腸內動靜脈分流開放,導致腸係膜血管的血流下降,如有細菌侵入結腸黏膜更加重缺血的損害

5、某些全身性疾病

  如結節性動脈周圍炎、係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皮肌炎、白塞綜合征、過敏性紫癜等涉及小血管病變者、糖尿病等

05老年缺血性結腸炎需要做哪些化驗檢查

  臨床上老年缺血性結腸炎主要通過影像學和腸鏡進行診斷,實驗室檢查結果僅起到輔助作用。

一、影像學檢查

  1、腹部平片

  可出現腸壁水腫增厚、腸脹氣、腹腔積液等征象。

2、鋇灌腸檢查

  有重要意義,有人認為是本病的首選檢查手段。

  二、纖維結腸鏡檢查

  對本病的早期診斷有重要價值,但應注意壞疽型不宜做結腸鏡檢查,其鏡下表現為:

1、急性期

  起病72h以內,黏膜充血、水腫,多見散在出血點、淺表糜爛,約半數可有淺表潰瘍,病變呈節段性分布,界限清楚;活檢可見炎細胞浸潤,小血管內纖維素樣血栓形成,腺管破壞及灶性出血。

2、亞急性期

  起病72h至7天,可見典型縱行潰瘍形成,並可見明顯的炎性滲出物;活檢可見組織壞死及肉芽修複。

3、慢性期

  起病後兩周至兩個月,鏡下僅見輕度炎症改變,無特征性,活檢整體退行性變,纖維組織及肉芽組織增生,並可見較特異的含鐵血黃素沉著。

06老年缺血性結腸炎病人的飲食宜忌

  老年缺血性結腸炎患者飲食宜清淡,合理搭配膳食,多吃蔬果,注意營養均衡,同時限製以下食物的攝入。

1、忌刺激性食物

  應禁忌辣椒、芥末、酒等辛辣刺激食物,少吃大蒜、生薑、生蔥。也不要食用過冷、過熱的食物。夏天尤其要避免食用冷飲和剛從冰箱裏拿出來的食物。

2、少吃粗纖維食物

  忌選粗纖維的食物和加工粗糙的食品。因為大量的粗纖維食物會刺激腸道,並影響營養物質的吸收,對原本就營養不良的患者而言更會加重病情。所以,應盡量限製食物纖維,如韭菜、芹菜、白薯、蘿卜、粗雜糧、幹豆類等。疾病活動期應忌食生蔬菜、水果,可製成菜水、菜泥、果汁、果泥等食用。不要用大塊肉烹調,要經常用碎肉、肉丁、肉絲、肉末和蒸蛋羹、煮雞蛋等形式。

07西醫治療老年缺血性結腸炎的常規方法

  老年缺血性結腸炎的治療取決於病因、敏感性以及疾病的嚴重程度,一旦診斷確定,並且臨床檢查不提示有腸道的壞疽或穿孔,則采用保守療法。
1、支持治療
  一般情況下,如果病人有腹痛則給予胃腸外營養,使腸道得以休息,並盡快停用可引起腸道缺血的藥物。積極改善全身及局部血液循環,補足循環血量,糾正心力衰竭、心律失常、休克等。
2、防治腸道
  繼發感染可應用對需氧菌和厭氧大腸埃希菌均有效的廣譜抗生素。
 3、給氧和腸管減壓
  如果有腸梗阻,則予以胃腸減壓,並持續給氧,有助於改善全身和局部狀況。
 4、擴血管藥物治療
  已經證實,罌粟堿、硝酸甘油、異丙腎上腺素、緩激肽、組胺、5-羥色胺、血管活性腸肽、胰導糖素能夠使結腸血管擴張,並增加結腸血流或組織氧供。根據病情適當給予低分子右旋糖酐。
 5、血管造影
  可經導管給予罌粟堿1.0mg/ml,可直接作用於缺血並伴有腸係膜動脈痙攣的血管,使之擴張,並可維持輸注24h。
6、康複治療
  在院或出院的病人應該進行擴血管治療,定期複查血糖、血脂,控製高血壓,減少或避免血栓形成及缺血性結腸炎的發生。已進行手術治療的病人,尤其是有腸管切除者,應該注意靜脈營養,病人可進食後,注意膳食調配,調整營養狀態。
 7、擇優方案
  密切觀察生命體征及腹部體征,應先行以擴血管藥物為主的保守治療,如出現外科手術指征,則應盡早手術治療。
  老年缺血性結腸炎早發現,及時診治,一般預後良好。如有腸穿孔,腹膜炎者預後差。

相關文章

微信掃一掃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