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發病原因
在回盲部周圍有3個隱窩,一般均較小,不大可能形成內疝。若其過大、過深,在腹內壓增高的情況下有可能使小腸突入其內,形成內疝,並造成完全性或不完全性腸梗阻。
二、發病機製
由於胚胎時期中腸的旋轉,在回盲部形成了3個隱窩,即回盲上隱窩、回盲下隱窩和盲腸後隱窩。回盲上隱窩和回盲下隱窩是回腸動脈分支時,腹膜發生皺褶形成的。盲腸後隱窩則是由於腸旋轉過程中不正常所造成的。正常情況下,盲腸旋轉下降至右髂窩中,並完全附著在右髂窩的後腹壁上,如果此過程發生某種程度的異常可形成一與腹腔相通的盲腸後隱窩。
1、回盲上隱窩(superiorileocaecalrecess):又稱回結腸窩或Luschka窩,是由供應回盲結合部前麵的回結腸動脈的分支-盲腸前動脈,被腹膜包被形成的弓形腹膜襞,稱盲腸血管襞(vascularcecalfold),或稱回盲上皺襞(superiorileocaecalfold)而形成的一狹窄間隙;其前界為盲腸血管襞,後方是回腸係膜,右側界是回盲交界部,下方為回腸末段,隱窩口開向左下方。該隱窩在兒童中常見,通常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變小,老年明顯減小並常常消失。
2、回盲下隱窩(inferiorileocaecalrecess):回腸末端前下麵至闌尾係膜前麵的腹膜皺襞叫做回盲襞或回盲下襞,與盲腸血管襞不同,一般不含血管。在回盲襞(ileocaecalfold)和闌尾係膜之間的深部有一間隙,即為回盲下隱窩,又稱回盲腸窩。回盲下隱窩前界是回盲襞,上方是回腸後麵及其係膜,右側為盲腸,後方為闌尾係膜的上部分,隱窩口開向左下方。
據統計,約60%~85%個體有回盲下隱窩,而且年輕人此隱窩比較明顯,隨年齡增長常被脂肪填滿。
3、盲腸後隱窩(retrocecalrecess):盲腸後麵與腹後壁之間的一間隙。約10%的個體有盲腸後隱窩,其大小、範圍個體差異很大,偶爾可向上伸延到升結腸後方相當距離,其深度足以允許伸入整個手指。盲腸後隱窩前方為盲腸(偶爾是升結腸下部),後界是髂窩處腹膜壁層,兩側是盲腸到髂窩腹膜延續形成的盲腸襞(caecalfolds),亦稱腹壁結腸襞(parietocolicfolds)。闌尾常處於盲腸後隱窩中。
如果以上回盲部周圍的隱窩過大過深,在腹內壓增高的情況下有可使小腸突入其內,形成內疝;並造成完全性或不完全性腸梗阻。臨床上,腸管突入回盲上隱窩和回盲下隱窩較突入盲腸後隱窩形成的內疝多見。
腸絞窄是盲腸旁疝的主要並發症。臨床出現完全性腸梗阻表現,腹痛加劇並轉為持續性疼痛,伴有惡心、嘔吐和腹脹;腸鳴音亢進。腸管壞死後,右下腹包塊壓痛明顯,並有腹膜刺激征。聽診腸鳴音消失。病情嚴重者出現感染、中毒性休克症狀。
1、感染性休克亦稱膿毒性休克是外科多見和治療較困難的一類休克。
2、膿毒症是繼發於感染的急性器官功能損害,臨床表現為發熱、寒戰、心動過速、神誌改變以及白細胞增高等。
如果小腸突入回盲部隱窩內形成盲腸旁疝,並造成不完全性腸梗阻時,其症狀和體征為反複發作的右下腹間歇性絞痛,有時亦可表現為轉移性右下腹痛,部分病人伴有反射性惡心,嘔吐,但腹脹可能不明顯,腹痛發作時,往往能在右下腹觸及到一包塊,當突入回盲部隱窩內的小腸回納後,腹痛緩解,包塊也隨之消失。
1、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戒煙限酒吸煙,世界衛生組織預言,如果人們都不再吸煙,5年之後,世界上的癌症將減少1/3;其次,不酗酒煙和酒是極酸的酸性物質,長期吸煙喝酒的人,極易導致酸性體質
2、不要過多地吃鹹而辣的食物,不吃過熱、過冷、過期及變質的食物;年老體弱或有某種疾病遺傳基因者酌情吃一些防癌食品和含堿量高的堿性食品,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
血清源胚抗原(CEA)檢查,排除盲腸腫瘤的可能性。
根據病人病史選擇下列檢查:
1、X線檢查
(1)腹部平片:提示有不同程度的腸梗阻表現。
(2)鋇劑灌腸:可明確內疝的部位和類型。
(3)CT掃描。
2、腹部B超可在腹內某一部位探測到異常積氣,或見一團小腸襻聚集在一起,不易被推移。
1、盲腸旁疝吃哪些食物對身體好
飲食要注意清淡。手術後前幾天根據個人狀況調節飲食,以流質和半流質食物為主,多吃富含高蛋白的食物有利傷口的恢複。補充多種維生素,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可多吃各種瘦肉、牛奶、蛋類等富含蛋白質的食物。
2、盲腸旁疝最好不要吃哪些食物
避免過於油膩,不應該選擇的食物:腐乳、蔥、辣椒、韭菜等食物不利於傷口愈合,因為它們容易引發感染。
盲腸旁疝有隨時發生絞窄可能,一旦明確診斷,應手術治療。如高度懷疑為本病時,亦應積極爭取手術治療。手術方式有2種:
1、複位疝入腸管、閉合疝環口,防止其複發。
2、沿疝囊無血管區剪開疝囊,使之敞開成為腹膜腔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