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地圖 網友投稿

疾病大全

當前位置: 首頁> 疾病大全> 下腹> 小兒盤腸氣痛

小兒盤腸氣痛簡介

相關問答

  小兒盤腸氣痛是以小兒突發性腹部絞痛,腰腿彎曲,啼哭不休為主要特征的病證。突發性腹部絞痛、曲腰、啼叫為臨床特征的兒科病證。多見於新生兒及嬰幼兒。腹部受寒、過食冷飲、喂奶過多或奶中含糖太高等,均可誘發此病。多數小兒偶然發作一二次即自愈,亦有少數小兒時發時愈,遷延數年。治療以溫中散寒、行氣止痛為主。相當於西醫中的幼兒腹痛。

【詳情】

01小兒盤腸氣痛的發病原因有哪些

  小兒盤腸氣痛多由感受風冷寒邪,或飲食當風,過食生冷,寒凝氣滯,或乳食不節,飽食過度,損傷脾胃,乳食積滯,氣機受阻等引起。此病多由腹部中寒,寒邪搏結腸間,寒凝氣滯,經絡不通,氣血壅阻所致,也可因乳食積滯,壅滯腸間,氣機受阻而痛。

1、腹部中寒

  腹部突然絞痛,曲腰啼叫,麵色蒼白,唇色紫暗,甚則環唇青黑,汗出肢冷,嘔吐,大便不通,舌苔薄白,脈象沉,用溫中散寒法,常用養髒散加減。

2、乳食積滯

  腹部絞痛,曲腰啼叫,麵色蒼黃,不思乳食,頻頻嘔吐,大便不通或隻下少量黃青色糞液,腹部脹實,舌苔白膩,脈象沉滑,用行氣導滯法,常用保和丸、檳榔四消片為主方。

02小兒盤腸氣痛容易導致什麼並發症

  1、肝氣乘脾症,症見腹脹腹痛,痛即腹瀉,瀉出不多,瀉後脹痛俱減,胸悶暖氣,納呆食少,間或便秘,每因情緒鬱怒而發作,舌苔薄白,脈弦。治宜瀉肝實脾。

  2、濕濁困脾症,症見腹脹腹痛,腸鳴腹瀉,飲食不當則腹痛瀉下加重,食少不化,惡心嘔吐,倦怠身重,小便不利,舌淡胖,苔白膩,脈滑或濡。治宜健脾化濕。

  3、脾胃虛弱症,症見時溏時瀉,水穀不化,稍進油膩之物則次數增多,納呆食少,脘悶腹脹,麵色萎黃,倦怠乏力,舌淡,脈細弱。治宜健脾健胃。

  4、脾腎陽虛症,症見黎明即瀉,腹痛則鳴,瀉後則舒,腹涼喜溫,形寒肢冷,麵色萎黃或蒼白,食少,神疲體倦,腰膝酸軟。舌淡,苔薄白,脈沉細。治宜溫補脾腎。

03小兒盤腸氣痛有哪些典型症狀

  常見證型有:

 1、寒凝腸胃型盤腸氣痛

  證見陣發腹痛,曲腰啼哭,腹軟喜溫喜按,得熱痛減,口唇色青,麵色蒼白,手足欠溫,苔白,脈沉弦。治宜溫中散寒,方用良附丸。

 2、乳食積滯型盤腸氣痛

  證見腹部絞痛,腹脹拒按,不思乳食,麵色蒼黃,吐乳酸餿,大便腐臭,舌苔厚膩。治宜行氣導滯,方用保和丸等。

04小兒盤腸氣痛應該如何預防

  盤腸氣痛盤腸寒摶腸中痛,曲腰不乳蹙雙眉,定痛溫中豆蔻散,熨臍外治法堪垂本病暫無有效預防措施,早發現早診斷是本病防治的關鍵

05小兒盤腸氣痛需要做哪些化驗檢查

  腹痛,腹脹,麵色蒼白,熱痛,舌苔厚膩,手腳冰涼,弦脈。腸痙攣是由於腸管壁平滑肌強烈收縮而引起,臨床表現為陣發性腹痛。本症特點是發作突然,在發作間歇期甚至發作期也缺乏特異體征。本症大多可自然緩解。

06小兒盤腸氣痛病人的飲食宜忌

  1、寒凝氣滯治則

  溫中止痛。

  主方:良附丸合木香肉桂逐寒方加減。

  加減:寒甚痛劇,加製川烏3克(先煎)、延胡索6-10克;腹部喜溫熱,加吳萸1.5-3克、小茴香1.5-3克;舌苔白膩,加厚樸3-6克、薑半夏3-6克。

  主方分析:良附丸為溫中祛寒,行氣止痛之方,方中高良薑溫中暖胃,散寒止痛,而香附疏肝開鬱,行氣止痛。木香肉桂逐寒方為一張經驗方,方中木香、肉桂、烏藥、生薑溫中理氣止痛,砂仁理氣,白芍緩急,茯苓健脾化濕。

  處方舉例:

  高良薑3-6克,香附3-6克,木香1.5-3克,烏藥3-6克,白芍3-6克,延胡索3-6克,肉桂1.5-3克,陳皮1.5-3克,砂仁1.5-3克(後下),甘草l.5-3克。

 2、乳食內積治則

  行氣導滯。

  主方:香砂平胃散加減。

  加減:大便秘結,加生大黃1.5-3克(後下)、權實3-6克;腹部脹滿,加木香1.5-3克、青皮1.5-3克;舌苔黃膩,加黃連0.9-1.5克、山梔3-6克。

  主方分析:本方為理氣燥濕之方。方中蒼術、厚樸、陳皮、甘草健脾燥濕,香附、砂仁理氣止痛,神曲、山碴、麥芽消食導滯,枳殼寬中理氣,白芍緩急止痛。

  處方舉例:

  香附3-6克,砂仁1.5-3克(後下),蒼術3-6克,厚樸3-6克,陳皮1.5-3克,神曲3-6克,山楂3-6克,白芍3-6克,枳殼1.5-3克,穀麥芽各3-6克,由於本病發病年齡以嬰兒最多,故以上用藥劑量均按嬰幼兒年齡要求處方,用量偏小。

07西醫治療小兒盤腸氣痛的常規方法

  1、寒凝氣滯治則

  溫中止痛。

  主方:良附丸合木香肉桂逐寒方加減。

  加減:寒甚痛劇,加製川烏3克(先煎)、延胡索6-10克;腹部喜溫熱,加吳萸1.5-3克、小茴香1.5-3克;舌苔白膩,加厚樸3-6克、薑半夏3-6克。

  主方分析:良附丸為溫中祛寒,行氣止痛之方,方中高良薑溫中暖胃,散寒止痛,而香附疏肝開鬱,行氣止痛。木香肉桂逐寒方為一張經驗方,方中木香、肉桂、烏藥、生薑溫中理氣止痛,砂仁理氣,白芍緩急,茯苓健脾化濕。

  處方舉例:

  高良薑3-6克,香附3-6克,木香1.5-3克,烏藥3-6克,白芍3-6克,延胡索3-6克,肉桂1.5-3克,陳皮1.5-3克,砂仁1.5-3克(後下),甘草l.5-3克。

 2、乳食內積治則

  行氣導滯。

  主方:香砂平胃散加減。

  加減:大便秘結,加生大黃1.5-3克(後下)、權實3-6克;腹部脹滿,加木香1.5-3克、青皮1.5-3克;舌苔黃膩,加黃連0.9-1.5克、山梔3-6克。

  主方分析:本方為理氣燥濕之方。方中蒼術、厚樸、陳皮、甘草健脾燥濕,香附、砂仁理氣止痛,神曲、山碴、麥芽消食導滯,枳殼寬中理氣,白芍緩急止痛。

  處方舉例:

  香附3-6克,砂仁1.5-3克(後下),蒼術3-6克,厚樸3-6克,陳皮1.5-3克,神曲3-6克,山楂3-6克,白芍3-6克,枳殼5-3克,穀麥芽各3-6克。由於本病發病年齡以嬰兒最多,故以上用藥劑量均按嬰幼兒年齡要求處方,用量偏小。

相關文章

微信掃一掃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