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地圖 網友投稿

疾病大全

當前位置: 首頁> 疾病大全> 下腹> 真菌性尿路感染

真菌性尿路感染簡介

相關問答

  在人類引起侵襲性感染的真菌一直被分為原發性致病菌和機會性致病菌。原發感染發生在看來健康或有細胞介導免疫缺陷的患者;機會感染發生在由各種原因所致的吞噬功能障礙的患者,包括代謝不良、慢性消耗性疾病、激素或免疫抑製劑治療。

【詳情】

01真菌性尿路感染的發病原因有哪些

  原發性真菌感染是由於皮炎芽生菌組織胞漿菌球孢子菌等經呼吸道感染在肺內產生原發性病灶當機體抵抗力降低或患其他疾病時則產生不同程度的肺部感染或係統性感染。機會性真菌感染的發病機製是因患者有各種易感因素使機體的防禦功能減弱;導致患者發生機會性真菌感染。

02真菌性尿路感染容易導致什麼並發症

  各型尿路真菌病可有不同並發症,如膀胱炎型可見大的真菌球、肉芽腫形成輸尿管梗阻型可出現無尿,腎盂積液等;瘺管型可出現膀胱結腸瘺管、尿路皮膚瘺管。

1、不育:長期的尿道炎症,可並發前列腺炎等感染,使前列腺液成分發生變化,導致男性不育。

2、導致陽萎、早泄:由於疾病纏繞,各種症狀和不適在後加重,或直接影響性生活的感受和質量,讓患者漸漸出現一種厭惡感,導致陽萎、早泄等現象。

3、導致慢性腎衰:尿道炎最大的特點是很輕易轉為慢性,嚴重者可引起慢性腎衰竭。

4、造成尿道狹窄、排尿困難:因尿道炎可以直接影響尿道的上皮,在感染的局部形成疤痕,而這種情況嚴重時可造成尿道狹窄,造成患者排尿困難。

5、引發膀胱炎、前列腺炎病症:由於隱伏於尿道內的細菌侵進前列腺、輸精管、附睾及睾丸等,輕易引起膀胱炎、前列腺炎、發尿道旁膿腫、尿道瘺等並發症。

03真菌性尿路感染有哪些典型症狀

  本病可無症狀而僅有膿尿,亦可呈典型尿路感染表現,甚至發生腎功能衰竭,存在係統性真菌感染者,常有發熱,寒戰等全身症狀,尿路真菌病有以下幾個類型:

1、腎盂腎炎型:其臨床表現與細菌性腎盂腎炎相似,可表現急性或慢性,主要有2種形式:一是多發性腎皮質膿腫;二是集合管或乳頭彌散性真菌浸潤,可有乳頭壞死,此兩種形式常同時出現,常伴真菌球形成。

2、膀胱炎型:女性多見,常繼發於細菌性膀胱炎治愈後,主要症狀有尿頻,尿急,夜尿,尿液混濁或血尿,偶有氣尿(因尿中念珠菌對尿中糖的發酵所致),有時在膀胱內可見大的真菌球,肉芽腫形成。

3、輸尿管梗阻型:由真菌球引起,真菌球移行至輸尿管,可發生腎絞痛,若雙側輸尿管完全梗阻則出現無尿,腎盂積液等。

4、腎乳頭壞死型:臨床表現同一般腎乳頭壞死,由於乳頭壞死脫落,IVP可見多個不規則的小空洞。

5、瘺管型:有報道皮炎芽生菌,組織胞漿菌,新型隱球菌尿路感染可出現膀胱結腸瘺管,尿路皮膚瘺管。

04真菌性尿路感染應該如何預防

  預防真菌性尿路感染首先控製感染原,祛除原發病和易感因素,講究衛生,切斷傳播途徑,可有效預防本病發生

  1、囑患者在未治愈前避免性行為;禁酒,不吃辛辣食物,多飲水

  2、家庭中做好必要的隔離,浴巾,臉盆,浴缸,便器等分開使用,或用後消毒

  3、告訴患者什麼是安全性行為,什麼是危險性行為,怎樣避免危險性行為

  4、鼓勵使用安全套

05真菌性尿路感染需要做哪些化驗檢查

  目前沒有足夠的資料,提供一個為大家所接受的區別。正常尿路真菌群和真菌感染的標準。

  1、通常判斷尿路真菌感染的界限是:導尿作真菌定量培養≥1萬/ml菌落數,則常為真菌性尿路感染。而未經沉澱的新鮮導尿標本鏡檢,10個視野平均有真菌1~3個/HP者,則相當於菌落數≥1萬/ml,就有診斷意義,其正確性為80%;真菌在室溫時分裂繁殖很慢,其分裂期通常在5h以上,故受檢尿液可放置時間較長而不會增加真菌數目。

  2、在男性的清潔中段尿標本或女性的導尿標本中,凡真菌培養陽性都意味著尿路真菌感染。念珠菌以酵母菌和真菌絲兩種形式存在於尿中,有人認為真菌絲的存在意味著入侵,但仍有爭議。血清抗念珠菌抗體(血清沉澱素、凝集素等)的測定有助於診斷,腎念珠菌感染的患者血清沉澱素的陽性率為83%,但有約10%的假陽性。

  3、真菌尿路感染,可由血源播放,亦可由上行感染。如果感染僅局限於泌尿係統,則多為上行性,故真菌性陰道炎,腸道真菌感染者,均易伴有尿路真菌感染。

  4、膀胱鏡、經皮膚尿道活組織取材有助於診斷。

06真菌性尿路感染病人的飲食宜忌

  真菌性尿路感染患者應補充維生素C,維生素c能提高尿液的酸度,使各種誘發尿道感染的細菌不易生存。所以,多喝橙汁、檸檬酸、獼猴桃汁之類的富含維生素飲料對預防尿路感染有益。飲食方麵要注意少吃甜食,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另外要注意多飲水,飲食要豐富,營養均衡。特別注意多吃些蔬菜和水果,這樣可以保證維生素的攝入。

07西醫治療真菌性尿路感染的常規方法

(一)治療

目前還沒有治療念珠菌性 尿路感染 的統一方法,現在臨床采用的措施有以下幾種:

1.消除易感因素 這是預防和治療真菌性尿感的最好方法,如避免長期使用抗生素、免疫抑製藥、解除 尿路梗阻 ,控製 糖尿病 等使機體抵抗力下降的疾病,盡量減少導尿及長期保留尿管等。

2.堿化尿液 因真菌在酸性尿中繁殖迅速,故應給予碳酸氫鈉口服,每次1.0g,3次/d,以堿化尿液,造成抑製真菌生長的環境。

3.藥物治療 常用有效藥物是兩性黴素B、氟胞嘧啶(5-FC)、氟康唑、伊曲康唑。給藥途徑包括局部及全身應用。

(1)局部應用:對導管相關性的念珠菌性UTI,拔除導尿管換為三通管,注入兩性黴素B 50mg/L衝洗膀胱,1次/d,持續7~10天;治療的成功率在75%以上。如能同時消除其他因素,如高三酰甘油血症、皮質激素的應用、廣泛抗生素的應用等其成功率會更高。 也可經尿道插管,用製黴菌素200萬U/L,每6小時1次,直至尿真菌轉陰。適用於膀胱 真菌感染 。

(2)全身應用:輕症病例可口服氟胞嘧啶(5-FC),劑量150mg/(kg·d),連服1~3個月,由於其95%由腎排出,故對腎 真菌感染 療效好。也可用氟康唑(200mg/d)、伊曲康唑(400mg/d)。對於播散真菌感染的重症病例,或局灶感染持續不消退者,可用兩性黴素B,靜脈滴注0.1mg/(kg·d)開始,漸增加至1mg/(kg·d),藥液應避光緩慢地滴入,耐受性差者可酌減劑量;臨床療效差者可酌加劑量;病情嚴重者,每天劑量可用至60mg,病情穩定後再改用25~35mg/d。本藥有損腎作用,在腎衰時,宜按肌酐清除率減量使用。在用藥過程中,應每周測血肌酐和血尿素氮1次,一旦出現藥物 腎損害 應及時停藥或換藥。停用抗真菌藥指征:治療過程中,應每周驗尿1次,連續兩次尿標本無菌或尿路造影證實充盈缺損消失時方能停止抗真菌治療。

4.轉移因子 近年來有介紹轉移因子治療真菌感染,認為有調整機體免疫功能作用。

(二)預後

本病如能早期診斷,恰當治療療效頗佳,預後良好。

相關文章

微信掃一掃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