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地圖 網友投稿

疾病大全

當前位置: 首頁> 疾病大全> 內分泌代謝科> 胸內甲狀腺腫

胸內甲狀腺腫簡介

相關問答

  甲狀腺腫瘤在內分泌腺腫瘤中最為常見,因位於頸部易被發現。胸腔內甲狀腺腫為胸骨後或縱隔單純甲狀腺腫大或甲狀腺腫瘤,因其位於胸骨後或縱隔內,不易被發現,給診斷和治療帶來一定困難。胸內甲狀腺腫與頸部甲狀腺腫一樣,為多發性結節性非毒性良性甲狀腺腫瘤,有時腫瘤的良惡性,以及腫瘤與結節性增生之間在手術前是不易確定的,甚至在病理組織學上亦很有爭論。

【詳情】

01胸內甲狀腺腫的發病原因有哪些

  本病包括假性胸內甲狀腺腫瘤和真性胸內甲狀腺腫瘤。假性胸內甲狀腺腫瘤為頸部甲狀腺在胸腔內延伸。真性胸內甲狀腺瘤為先天性引起的。胸內甲狀腺是原本位於頸部的甲狀腺,由於下級或峽部的腺瘤或結節受重力的作用,以及頸部屈伸、吞咽、胸內負壓的作用而墜入胸骨後上縱隔所致。胸腔內甲狀腺腫可部分或全部位於胸腔內,依其生成的來源分為兩類:

 1、胸骨後甲狀腺腫均位於前縱隔,與頸部甲狀腺有直接聯係,又稱繼發性胸骨後甲狀腺腫,此病變為胸內甲狀腺腫的絕大多數。其發生的原因往往原來是頸部甲狀腺腫,位於頸前兩深筋膜間,兩側有頸前肌限製。因甲狀腺自身重力的作用,使其漸下墜。最後發展到進入胸廓入口,後受到胸腔內負壓的吸引,使正常的或腫大的甲狀腺部分或完全墜入胸骨後間隙內,故又可稱為墜入性胸腔內甲狀腺腫,根據其墜入程度,又可分為部分型或完全型。臨床上所見的胸內甲狀腺腫病例,大多數屬此類型,其血供主要來源於甲狀腺下動脈及其分支。

2、真性胸內甲狀腺腫它與位於前縱隔的胸骨後甲狀腺情況相反,其胸內甲狀腺多數位於內髒縱隔。其進入胸腔後,位於大血管的內後方與氣管很近,此類胸內甲狀腺腫與頸部甲狀腺僅有血管和纖維索相連或無任何相連。無任何相連者亦可稱為原發性或迷走型胸內甲狀腺腫,是因病人胚胎時期在縱隔內遺存的甲狀腺組織,後漸發展為甲狀腺腫瘤,其血供來源於胸內血管,多位於中、後縱隔,下縱隔僅占10%~15%,少數可接近膈肌水平。腫物與氣管的關係密切,有時甚至位於食管的後方,但較少見。

02胸內甲狀腺腫容易導致什麼並發症

  極少數病例可有喉返神經麻痹,本病進行手術治療時也會出現一係列並發症。

1、術中喉返神經的損傷:因此術中任何切口施術時,均應盡量從甲狀腺被膜內分離。如為頸叢麻醉施術時,術中有必要與病人進行對話,均可避免喉返神經損傷。

 2、術後出血、致氣管壓迫性窒息:手術時甲狀腺殘端應行重疊褥式縫合,甲狀腺上下動脈結紮牢靠。手術分離盡量在包膜內,防止損傷周圍組織,引起意外組織損傷出血。術畢時創口內常規放置負壓吸引,及時引流創麵滲血,並便於觀察有無活動性出血。

 3、氣管塌陷或狹窄:較大的墜入性胸內甲狀腺腫長期壓迫氣管,可使氣管延長變形而扭曲。術中發現氣管壁較軟化時,應將其與頸前部肌群縫合固定,防止術後氣管塌陷或發生狹窄。如出現急性呼吸道梗阻症狀時應即行氣管切開術,保證呼吸道通暢。

03胸內甲狀腺腫有哪些典型症狀

  胸內甲狀腺多見於女性,病史較長,主訴為呼吸困難,數年或十數年,且逐漸加重,同時有頸部腫塊。甲狀腺下緣一般不能觸及,有些病人常伴有不同程度的駝背、頸部粗短、肥胖、部分病人往往有甲狀腺手術史。

  無症狀病例約占30%,臨床症狀主要是由於腫塊壓迫周圍器官引起,如壓迫氣管引起呼吸困難、喘鳴。壓迫上腔靜脈引起上胸部及頸部表淺靜脈怒張、上肢水腫等上腔靜脈綜合征。壓迫食管引起吞咽困難,但因食管較氣管柔軟,即使食管受壓或移位,仍可容易地躲避腫瘤的壓力,故以上症狀往往很少出現。症狀的輕重與腫塊的大小、部位有關,單純性胸內甲狀腺腫明顯增大時,才出現壓迫症狀,因胸骨後間隙狹窄,故胸骨後甲狀腺腫即使腫瘤不大亦可在早期出現症狀。個別病人因腫塊嵌頓在胸廓入口處或自發性、外傷性出血而引起急性呼吸困難,嚴重時由於腫瘤長期壓迫氣管導致軟化甚至令病人有窒息感,這些症狀可在仰臥或頭移向患側時加重。如有聲音嘶啞,甚至於失聲,常為惡性腫瘤壓迫喉返神經所致。良性胸內甲狀腺腫對喉返神經壓迫極少見,Horner綜合征為腫瘤下降至後縱隔壓迫交感神經所引起的,但不多見。至於伴有心慌、氣急、盜汗、高血壓等,則提示有甲狀腺功能亢進的存在。

04胸內甲狀腺腫應該如何預防

  胸內甲狀腺是原本位於頸部的甲狀腺,由於下級或峽部的腺瘤或結節受重力的作用,以及頸部屈伸、吞咽,胸內負壓的作用而墜入胸骨後上縱隔所致積極治療原發病,杜絕接觸有毒、有害的物理化學物質一旦發病要及時治療,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是預防的關鍵

05胸內甲狀腺腫需要做哪些化驗檢查

  甲狀腺腫瘤在內分泌腺腫瘤中最為常見,因位於頸部易被發現,臨床檢查通常采取實驗室檢查和其他輔助檢查。

一、實驗室檢查

  合並有甲亢時,可有血清T3、T4升高,TSH降低。

二、其他輔助檢查

 1、胸部X線

  (1)當胸骨後甲狀腺腫較小時,縱隔陰影並不增寬,這時如仔細觀察則可見上縱隔密度稍增高,常可壓迫氣管,可借氣管的弧形壓跡而推測有腫瘤的存在。當腫瘤增大後,上縱隔陰影可向一或兩側增寬。如腫瘤發生在右葉,則縱隔陰影向右側呈弧狀突出,大者也可稍向左側突出。如發生在左葉,當腫瘤小時陰影僅向左側突出,大時陰影可同時向右側突出。如腫瘤發生於兩側或峽部,縱隔陰影向兩側呈弧狀突出。由於主動脈弓比較固定對腫瘤壓力的抵抗較大,所以縱隔陰影主要向右側突出,同時腫大的甲狀腺可壓迫主動脈弓向左下方移位。

  (2)甲狀腺腫體積較大時,可壓迫氣管使其向對側和後方移位。位於氣管後方者,壓迫氣管向前方和對側移位,氣管兩側受壓時呈劍鞘狀變形。一般氣管的彎度較大,往往一直延伸到頸部,終止於喉頭處,這種現象是甲狀腺腫的有力證據。

  (3)胸骨後甲狀腺腫的陰影常與頸部軟組織相連接,在透視或X線片上,往往可見上縱隔的腫瘤陰影向頸部延伸。根據此點,常常可與其他縱隔腫瘤相鑒別。由於腫塊常與氣管緊密相連,在吞咽動作時有向上運動的現象,但如無這種運動也不能完全排除本症的可能性。

  (4)食管也可被壓向左或右側移位,腫瘤偶爾也可嵌入食管和氣管之間,使兩者間距增寬,如食管黏膜有破壞現象是惡性腫瘤的證據。

  (5)良性甲狀腺腫瘤邊緣可稍呈分葉狀,惡性腫瘤呈波浪狀。腫瘤陰影密度均勻,有時可有鈣化,常呈塊狀或點狀。在邊緣的可呈弧狀,但不能以有無鈣化來鑒別腫瘤的良、惡性,惡性腫瘤可向肺部或骨骼轉移。

  (6)縱隔充氣造影能使甲狀腺腫瘤清晰顯示,應用橫斷體層攝影檢查可見腫塊位於主動脈的前上方。

2、CT檢查

  CT可以更加詳細地了解腫塊的情況,可見腫塊與頸部甲狀腺相連續,位於氣管前間隙內,亦可伸入到氣管與食管之後方。邊界清晰,伴有點狀、環狀鈣化。腫物多為實質性陰影,密度不均勻,伴有不增強的低密度區。CT值高於周圍肌肉組織,常為50~70HU,有時可達110~300HU,囊性區CT值15~35HU。

3、B超、MRI和DSA

  B超可以明確腫塊是囊性或實性。MRI幫助了解腫塊與周圍大血管的關係,排除血管瘤的可能。DSA幫助了解腫塊血供來源及腫塊本身的血液循環情況。

 4、放射性核素131I檢查

  此檢查可幫助確定腫塊是否為甲狀腺組織,也可確定其大小、位置或有無繼發甲亢的熱結節。

06胸內甲狀腺腫病人的飲食宜忌

  患者在飲食方麵應注意不吃陳舊變質或刺激性的東西,少吃薰、烤、醃泡、油炸、過鹹的食品,多喝蘑菇湯、酸奶,多吃高蛋白、多維生素、低動物脂肪、易消化的食物及新鮮水果、蔬菜。患者還要注意要特別多吃一些富含維生素A、胡蘿卜素和維生素C的新鮮蔬菜和水果以及含維生素E的食物。

07西醫治療胸內甲狀腺腫的常規方法

  治療原則為手術切除,無論是胸內甲狀腺或異位迷走的甲狀腺,無論是良性或惡性的結節性腫大,均應手術切除,以免發生嚴重呼吸道梗阻症狀或繼發性炎症引起的粘連。胸內甲狀腺腫多有壓迫症狀,部分有繼發性甲狀腺功能亢進症狀,其惡變的傾向較大,為2%~20%,故胸內甲狀腺腫一旦診斷明確應盡早行胸內甲狀腺腫及甲狀腺腫瘤切除。手術方法因腫塊的部位、深度、形狀、大小及與周圍器官的關係而定。對有繼發性甲亢者,術前應充分行抗甲亢藥物治療,待準備充分後方可行手術。手術應充分考慮以下幾方麵。

 一、麻醉選擇可根據手術切口而不同

 1、頸神經叢麻醉或局麻:主要適用於頸部低位領狀切口、腫物較小的手術。病人術中處於清醒狀態下,可配合吞咽、鼓氣動作,使腫物易上抬便於手術操作,且可與病人行對話防止喉返神經損傷。

2、全身麻醉:適用於腫塊較大,位置較深或完全位於胸內或有呼吸困難,或術前X線片證實有氣管受壓、移位及上腔靜脈壓迫症或伴甲亢的病人。術中可保證充分供氧,保持呼吸道通暢,保證呼吸及循環係統的穩定,使手術順利施行。

二、手術切口

1、頸部低位領狀切口:適用於多數位於胸骨後,前上縱隔的墜入性胸內甲狀腺腫可經此切口取出,便於術中處理來自甲狀腺下動脈的營養分支血管,減少損傷喉返神經的機會,易於辨認並保護甲狀腺旁腺,同時可向上遊離切除頸甲狀腺組織。

 2、頸部低領狀切口加胸骨正中劈開:在低領切口下方垂直延長呈Y形,並縱劈胸骨上半部,擴大胸廓入口取出腫物。

 3、胸部切口:一般采用前外側切口,術野寬闊、暴露良好。適用於不伴有頸部腫物的迷走性胸內甲狀腺腫或診斷不明確者,對於術前已明確甲狀腺腫塊位於後縱隔者可選用後外側切口。

4、頸胸聯合切口:頸部與胸部切口同時施行,胸部大部分采用前外側切口,僅少數後外側切口。術者用手在胸內將甲狀腺腫遊離並推向頸部,然後切除。適應證與開胸法基本相同,但它可以減少對甲狀腺下動脈及喉返神經的損傷。

相關文章

微信掃一掃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