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地圖 網友投稿

疾病大全

當前位置: 首頁> 疾病大全> 普通外科> 黑熱病

黑熱病簡介

相關問答

  黑熱病又稱內髒利什曼病,是杜氏利什曼原蟲(黑熱病原蟲)所引起的慢性地方性傳染病。過去流行於長江以北地區。傳染源是患者和病犬(癩皮狗),通過白蛉傳播。每年5~8月為白蛉活動季節,白蛉吸吮患者的血液時,原蟲便進入白蛉體內,發育繁殖成鞭毛體,7天後白蛉再次叮蛟人體時,將鞭毛體注入,即可引起感染。原蟲主要寄生在患者的血液、肝、脾、骨髓和淋巴結中。

【詳情】

01黑熱病的發病原因有哪些

  黑熱病的發生是由於人體感染黑熱病原蟲所致。當受染白蛉叮咬人時,將前鞭毛體注入皮下組織,少部分被中性粒細胞坡壞,大部被網狀內皮係統的巨噬細胞所吞噬並在其中繁殖、增生,隨血流至全身,破壞巨噬細胞,又被其他單核-巨噬細胞所吞噬,如此反複,導致機體單核巨噬細胞大量增生,以肝、脾、骨髓、淋巴結的損害為主。細胞增生和繼發的阻塞性充血是肝、脾、淋巴結腫大的基本原因。由於粒細胞及免疫活性細胞的減少,致使機體免疫功能低下,易引起繼發感染。因網狀內皮係統不斷增生,漿細胞大量增加,所致血漿球蛋白增高,加之肝髒受損合成白蛋白減少,致使血漿白球蛋比值倒置。

02黑熱病容易導致什麼並發症

  黑熱病可並發走馬疳、急性粒細胞缺乏症及肺炎等,其具體並發症狀如下所述。

 1、走馬疳或稱壞死性口腔炎患者口腔粘膜及其附近組織呈快速壞死,常由齒齦與頰粘膜開始,迅速波及鼻、上齶、下頜、眼眶及咽部,甚至可能穿孔。

 2、急性粒細胞缺乏症急性顆粒性白細胞缺乏症的出現,與黑熱病病程長短、嚴重程度、肝脾腫大程度,或已經存在的貧血和白細胞減少程度均不呈平行關係。

 3、肺炎多見於兒童患者。臨床表現雖如一般肺炎,但起病多凶猛,發熱可達4l℃。呼吸困難、紫紺、循環衰竭、昏迷、驚厥皆不少見。

03黑熱病有哪些典型症狀

  黑熱病的潛伏期—般為3~6個月,最短僅10天左右,最長的達9年之久。其具體臨床表現如下所述。

一、典型臨床表現

  1、發病多緩慢,不規則發熱,呈雙峰熱,中毒症狀輕,初起可有胃腸道症狀如食欲減退、腹痛、腹瀉等。可有類似感冒樣症狀。病程較長,可達數月,全身中毒症狀不明顯,有些患者發熱數月仍能勞動。

 2、脾、肝及淋巴結腫大脾明顯腫大,起病後半個月即可觸及且質軟,以後逐漸增大,半年後可達臍部甚至盆腔,質地硬。肝為輕至中度腫大,質地軟,偶有黃疸、腹水。淋巴結為輕至中度腫大。

3、貧血及營養不良在病程晚期可出現,有精神萎靡、頭發稀疏、心悸、氣短、麵色蒼白、浮腫及皮膚粗糙,皮膚顏色可加深故稱之為黑熱病(kala-azar即印度語發熱、皮膚黑之意)。可因血小板減少而有鼻出血、牙齦出血及皮膚出血點等。

  在病程中症狀緩解與加重可交替出現,一般病後1個月進入緩解期,體溫下降、症狀減輕、脾縮小及血象好轉,持續數周,以後又可反複複發,病程遷延數月。

 二、特殊臨床類型

  1、皮膚型黑熱病多數患者有黑熱病史,可發生在黑熱病病程中,少數為無黑熱病病史的原發患者。皮損主要是結節、丘疹和紅斑,偶見褪色斑,表麵光滑,不破潰很少自愈,結節可連成片類似瘤型麻風。發生在身體任何部位,但麵頰部多見。患者一般情況良好,大多數能照常工作及勞動,病程可長達10年之久。

 2、淋巴結型黑熱病較少見,嬰幼兒發病為主。多無黑熱病病史,可與黑熱病同時發生。表現為淺表淋巴結腫大,尤以腹股溝部多見,花生米大小,也可融合成大塊狀,較淺可移動,局部無紅腫熱痛。全身情況良好,肝脾多不腫大或輕度腫大。

04黑熱病應該如何預防

  黑熱病的預防主要是從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人群入手,其具體預防措施如下所述

  1、在流行區進行黑熱病及防治的宣傳,提高居民自我保護意識與能力

  2、應用寄生蟲學和血清免疫學方法查出感染內髒利什曼原蟲的犬應及時殺滅每年5~9月白蛉活動季節用有機磷殺劑噴灑住宅等處殺滅白蛉

  3、保護易感人群,加強防蛉措施,避免白蛉叮咬

05黑熱病需要做哪些化驗檢查

  黑熱病的檢查包括活檢和血液檢查等,其具體檢查方法如下所述。

 一、血象白細胞下降,血小板減少,完全可有貧血。

二、病原學檢查為確診本病的最可靠方法,主要是通過骨髓、淋巴結穿刺,進行塗片染色,在顯微鏡下檢LD小體。

1、穿刺檢查

  (1)塗片法以骨髓穿刺物作塗片、染色,鏡檢。此法最為常用,原蟲檢出率為80%~90%。淋巴結穿刺應選取表淺、腫大者,檢出率為46%~87%。也可做淋巴結活檢。脾穿刺檢出率較高,可達90.6%~99.3%,但不安全,少用。

(2)培養法將上述穿刺物接種於NNN培養基,置22~25℃溫箱內。經一周,若培養物中查見活動活潑的前鞭毛體,則判為陽性結果。操作及培養過程應嚴格注意無菌。

(3)動物接種法穿刺物接種於易感動物(如地鼠、BALB/c小鼠等),1~2個月後取肝、脾作印片或塗片,瑞氏染液染色,鏡檢。

 2、皮膚活組織檢查

  在皮膚結節處用消毒針頭刺破皮膚,取少許組織液,或用手術刀亂取少許組織作塗片,染色,鏡檢。

 三、免疫診斷法

  1、檢測血清抗體如酶聯免疫吸附試驗、間接血凝試驗、對流免疫電泳、間接熒光試驗、直接凝集試驗等,陽性率高,假陽性率也較高。近年來,用分子生物學方法獲得純抗原,降低了假陽性率。

2、檢測血清循環抗原單克隆抗體抗原斑點試驗用於診斷黑熱病,陽性率高,敏感性、特異性、重複性均較好,僅需微量血清即可,還可用於療效評價。

四、分子生物學方法

  近年來,用聚合酶鏈反應及DNA探針技術檢測黑熱病取得較好的效果,敏感性、特異性高,但操作較複雜,目前未能普遍推廣。

06黑熱病病人的飲食宜忌

  黑熱病除了常規的治療外,飲食還要注意:患者宜吃高熱量、高蛋白的食物;宜吃富含鐵、維生素B12的食物。注意低脂、低膽固醇飲食。

07西醫治療黑熱病的常規方法

  黑熱病的治療包括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其具體檢查方法如下所述。

 一、一般治療

  病人應臥床休息,進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飲食。應加強口腔衛生及護理。嚴重病人特別是合並急性粒細胞或走馬疳者,最好住單人房間,居室紫外線消毒以防交叉感染。一般情況差者可予輸血。

二、化學治療

1、葡萄糖酸銻鈉一般采用6日療法,總劑量按體重計算。成人總量為120~150mg/kg,兒童總劑量為200~240mg/kg,均分6次給藥,每日1次肌肉或靜脈注射。

 2、兩性黴素B(AmB)0.5mg(/kg.d)×14d;AmB 毒性較大,常引起發熱、貧血、腎損害、低血鉀及心肌損害等。大劑量可致永久性腎損害,小劑量毒性低。目前認為

三、手術治療

  多種治療無效、病原體仍可查到、脾明顯腫大並伴脾功能亢進者,應行脾切除術,術後再用銻劑治療,以期根治。

 四、並發症的治療

  凡有走馬疳、顆粒性白細胞缺乏症、肺炎的患者,應及時給予足夠的抗生素治療,需要時可多次少量輸新鮮血並注射丙種球蛋白。

相關文章

微信掃一掃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