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地圖 網友投稿

疾病大全

當前位置: 首頁> 疾病大全> 眼科> 動脈阻塞或狹窄視網膜病變

動脈阻塞或狹窄視網膜病變簡介

相關問答

  頸動脈阻塞或狹窄可導致腦和眼的供血不足而產生一係列腦和眼的症狀。現在研究證明這種眼底改變並不是由於靜脈淤滯而是由於頸動脈阻塞或狹窄導致眼動脈長期灌注不足而引起的視網膜病變稱為低灌注視網膜病變。頸動脈阻塞也可引起眼前部缺血,與眼底改變一起稱為眼缺血綜合征。如果頸動脈壁粥樣斑塊脫落下來的各種栓子進入視網膜循環,則可引起急性栓塞而產生視網膜中央動脈阻塞或分支阻塞,也可進入睫狀後動脈而引起缺血性視神經病變和脈絡膜病變。

【詳情】

01動脈阻塞或狹窄視網膜病變的發病原因有哪些

  動脈阻塞或狹窄視網膜病變是因頸動脈的阻塞或狹窄導致眼動脈長期灌注不足而引起眼底的病變。其發病的機製尚有爭論,有以下幾種看法:

  1、微栓子移動

  從頸內動脈粥樣潰瘍斑塊脫落的微栓子進入視網膜較大的動脈內,並可見其流動,當移動至末梢時視力和視野恢複。

  2、血管痙攣

  血管痙攣不容易發現,檢查眼底視網膜和血管常為正常。

  3、血流動力不足

  由於頸動脈狹窄或阻塞,血流動力不夠,致使視網膜動脈壓降低,輕壓眼球視網膜動脈即無血流,如低於眼壓則動脈塌陷而無血柱,血流停止,用視網膜血管血壓計測不出視網膜動脈壓。血流動力不足的原因除全身血壓改變外,可由於血栓遠端動脈痙攣,或粥樣斑塊上又形成臨時的血栓,或粥樣斑下出血使粥樣斑隆起,造成血管進一步狹窄,以致血流不足。患者可伴有腦部症狀,有報告占2/3,其中伴有暫時腦缺血者占26%,同時伴有卒中者占37%。

02動脈阻塞或狹窄視網膜病變容易導致什麼並發症

  動脈阻塞或狹窄視網膜病變可並發視神經萎縮、角膜大泡和糜爛以及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可導致眼球萎縮。對於並發視神經萎縮的患者,視力可呈進行性下降。角膜大泡和糜爛並發症患者,可有咽部的異物感、疼痛,合並細菌感染的可見膿性分泌物流出。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常有頭疼、嘔吐等表現。

03動脈阻塞或狹窄視網膜病變有哪些典型症狀

  動脈阻塞或狹窄視網膜病變根據頸動脈阻塞或狹窄,為單側或雙側以及阻塞的嚴重程度而有不同的臨床表現。

  1、一過性黑矇

  許多眼病均可產生一過性黑矇,但這是頸動脈阻塞或狹窄最常見的症狀,Hollenhorst報告124例中有50人次發作,報道其發病率占頸動脈阻塞的30%~40%,甚至有報告一過性黑矇患者經檢查全部有頸動脈阻塞和狹窄,其臨床特點是突然無痛性單眼視力喪失,開始如一黑色紗幕遮住眼前,從上而下或從下而上突然全盲,持續數秒或1min左右,也有長達數分鍾者,通常發作後視力恢複正常,發作的頻率,開始每月1~2次,以後發作頻繁,可每天10~20次。

 2、低灌注視網膜病變

  低灌注視網膜病變又稱低壓性視網膜病變,為眼動脈長期慢性灌注不足,致視網膜動脈壓長期降低產生的視網膜病變,其發病率占頸動脈阻塞或狹窄的5%~12%。視力初期輕度下降,晚期或有並發症者視力明顯下降,視野可出現同側偏盲。ERG檢查b波降低,眼底檢查初期視盤正常,晚期由於供血不足,視神經萎縮、視盤色蒼白、黃斑正常或中心光反射消失。

  3、眼缺血綜合征

  任何原因影響了眼的血液循環,均可引起眼缺血綜合征,包括眼前節缺血和眼後節缺血。眼後節缺血產生低灌注視網膜病變缺血性視神經病變和脈絡膜病變等。眼前部缺血稱為前節缺血綜合征。

  由頸動脈阻塞或狹窄所引起的眼缺血綜合征,通常伴有雙側頸動脈病。缺血綜合征可為單側或雙側發病,但常一輕一重。根據缺血的程度,症狀可為逐漸的或驟發的。這一綜合征除有眼底改變外尚有眼前節缺血的體征,如球結膜充血水腫角膜上皮和實質水腫,可形成大皰和角膜糜爛虹膜睫狀體產生缺血性葡萄膜炎,前房有細胞浮遊,閃光陽性。虹膜局限性壞死致瞳孔變形。由於分泌的房水成分受影響可導致晶狀體混濁。長期慢性缺血可引起眼底、虹膜和房角新生血管形成從而發生周邊前粘連,使房角關閉,形成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最後常導致眼球萎縮。

  頸動脈阻塞或狹窄的患者除有上述眼底和眼前節的症狀外,尚可有其他眼部症狀,如眼和眼眶疼痛眼球前突,或產生Horner綜合征時的上瞼下垂和瞳孔縮小等。全身症狀可有頸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在72%的患者可聽到頸動脈雜音並可出現腦部症狀,如陣發性頭暈反複發作性對側偏癱,感覺功能降低,暫時語言障礙,腦血管異外或產生類似阿爾茨海默病的精神症狀。這些患者常同時有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或血黏度增高和血脂增高等。

04動脈阻塞或狹窄視網膜病變應該如何預防

  臨床上相當一部分動脈阻塞或狹窄視網膜病變患者,當有眼部自覺症狀時,視網膜病變已比較嚴重,往往喪失了最佳治療時機因此,糖尿病患者應定期檢查眼底,及時發發現情況及時治療一般認為,病人半年到一年應檢查一次,平時若有變化,則應及時檢查處理

05動脈阻塞或狹窄視網膜病變需要做哪些化驗檢查

  動脈阻塞或狹窄視網膜病變應該做熒光血管造影、ERG檢查及B超檢查。

  1、熒光血管造影:臂-視網膜循環時間和視網膜循環時間均延長,視盤正常或呈現強熒光,黃斑有點狀熒光素滲漏,後極部和赤道部可見微血管瘤,視網膜動脈,靜脈和小血管,毛細血管均可有熒光素滲漏,靜脈呈串珠狀,某些病例可有毛細血管無灌注區和動靜脈交通。

  2、視覺電生理檢查(ERG檢查):提示b波降低。

 3、周邊視野檢查:可提示同側偏盲。

  4、B超及CDI:可以了解雙側頸動脈的管徑及血流狀況,必要時作頸動脈血管造影有助於診斷,但有一定危險性。

06動脈阻塞或狹窄視網膜病變病人的飲食宜忌

  動脈阻塞或狹窄視網膜病變患者應補充蛋白和纖維,在膳食中降低脂肪含量的同時,可適當增加蛋白質營養,如適量食用蛤蜊等小海鮮、瘦肉、去皮禽類和富含植物蛋白的豆腐、豆幹等。多吃綠葉蔬菜、新鮮水果和粗糧,增加纖維的攝入量,減少腸道吸收脂肪和膽固醇量。

  患者應少食動物油,可用豆油、花生油、玉米油等植物油炒菜,成年人每人每天攝入脂肪所產生的熱能,應占全天總熱能來源的20-25%,每人每天食油量隻要達到25克即可滿足人體需求。少吃蛋黃及肝、腎等動物內髒。

  患者應少吃精製糖、含糖甜食和飲料。糖可在人體內轉化成脂肪積蓄,既能增加體重,又會增加血糖、血脂及血液粘滯度,對動脈硬化的恢複極為不利。

07西醫治療動脈阻塞或狹窄視網膜病變的常規方法

  根據頸內動脈阻塞程度和不同階段進行治療早期如一過性黑蒙或症狀較輕,可試用抗凝劑和抗血小板聚集劑如阿司匹林等有一定幫助。較重病例僅有頸動脈狹窄,或血栓形成時間不長尚無粘連或未進展至顱內段時,可作頸內動脈內膜切除術,切除有病的一段動脈並進行吻合,有一定效果。如已產生新生血管及青光眼可做視網膜全光凝或試行睫狀體冷凍或周邊視網膜冷凍等治療。

相關文章

微信掃一掃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