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地圖 網友投稿

疾病大全

當前位置: 首頁> 疾病大全> 兒科> 克拉伯病

克拉伯病簡介

相關問答

  克拉伯病(Krabbedisease)於1916年由丹麥兒科醫師Krabbe首先報道,因此稱為Krabbe病,依據其臨床特點,亦稱為嬰兒家族性彌漫性硬化,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代謝性疾病。

【詳情】

01克拉伯病的發病原因有哪些

  克拉伯病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突變基因位於14p。患兒基因缺陷,體內半乳糖腦苷-β-半乳糖苷酶缺乏,導致腦白質內有許多半乳糖腦苷的沉積而發病。

02克拉伯病容易導致什麼並發症

  克拉伯病也有專家主張歸類於神經係統細胞器疾病,為一種溶酶體病。是嬰兒一種致死性疾患,特征是進行性智力障礙、癱瘓、失明、耳聾及假延髓癱瘓,家族中有缺乏半乳糜神經酰胺酶的病史。克拉伯病的基因缺陷引起半乳糖腦苷-β-半乳糖苷酶缺乏,是導致主要累及腦白質的遺傳代謝性疾病。本病預後極差‘嬰,型者常於1歲之內病故。

03克拉伯病有哪些典型症狀

  臨床上依據克拉伯病發病年齡可分為兩個類型:嬰兒型及晚發型,嬰兒型Krabbe病為主要類型,典型的臨床表現分為三個階段:

  一、嬰兒出生時正常,出生後數周至數個月內(多在3個月內,10%在1歲後)發病,其共同特點為:患兒極易興奮、受驚、無誘因頻繁哭叫、全身僵硬、無故發熱、嘔吐、進行性智能及活動減退、發育緩慢。

  二、此後逐步出現肌張力增高、交叉腿、身體側扭、踝陣攣、對聽、視、觸覺等刺激反應過度,伴有抽搐和進行性精神運動惡化。

  三、晚期患兒進一步發展成盲、聾和惡病質狀態,有痙攣性發作和去皮質強直,但對周圍無任何反應,少數患兒可伴腦積水、高熱和多汗、多毛等體征,預後極差,常於1歲之內死亡,存活2年以上者少見。

  晚發型病者少見,可於5~6歲之後出現抽搐,進行性小腦性共濟失調、視神經萎縮、早期癡呆和錐體束征陽性,晚發者可生存至10歲左右。

04克拉伯病應該如何預防

  遺傳代謝性疾病治療困難,療效不滿意,預防顯得更為重要,預防措施包括避免近親結婚,推行遺傳谘詢,攜帶者基因檢測及產前診斷和選擇性人工流產等,防止患兒出生

05克拉伯病需要做哪些化驗檢查

  克拉伯病的臨床檢查方法有以下幾種:

  一、腦脊液檢查蛋白定量升高明顯。

  二、血清培養的成纖維細胞中測定半乳糖腦苷β半乳糖苷酶活性缺乏。

  三、腦電圖呈非特異性慢波或局灶性慢波。

  四、腦CT、MRI掃描可見雙側內囊和基底核對稱性密度增高。

  五、肌電圖檢查表現為去神經支配和運動感覺神經傳導速度減慢。

06克拉伯病病人的飲食宜忌

  克拉伯病患者幾乎沒有年長的,在嬰兒時期的早期,主要是乳母增加飲食的蛋白質和維生素的含量,在中晚期,可以適當的配合牛奶、雞蛋羹、肉末肉鬆等來改善孩子的營養情況。平時需要注意避免受涼,大人避免熬夜,避免情緒變化太大,避免近親結婚的情況。

07西醫治療克拉伯病的常規方法

  克拉伯病迄今仍無滿意的治療方法,目前骨髓移植在Krabbe病鼠模型中已取得成功。本病確診是根據白細胞或皮膚成纖維細胞的酶活性測定。雜合子的酶活性在正常與患者之間。產前診斷已有可能。遺傳谘詢很重要。治療無特異方法,主要是支持療法和對症。溶酶體酶代替療法和骨髓移植仍在動物實驗階段。

相關文章

微信掃一掃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