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1775年Percivalpott首次報道掃煙囪工人因接觸煤煙發生陰囊鱗癌以來,鱗癌的發病機製為人們所注意。環境因素中的陽光、濕度、煙霧和氣候,種族因素的遺傳、膚色等與鱗癌的發生有密切關係。
鱗狀細胞癌隨著腫瘤的發展,可能並發軟骨、肌肉、骨骼等部位損害。本病的並發症主要有以下兩種。
1、感染:潰瘍是鱗狀細胞癌的主要臨床特征。癌前常有慢性潰瘍並感染,亦可在癌後並發感染。感染時,壞死組織分解產生惡臭。
2、骨髓炎或骨膜炎:鱗狀細胞癌向深部浸潤時,可累及下方深部的骨骼組織,發生骨髓炎或骨膜炎。
原發性鱗癌少見,早期為一小的丘疹、結節狀或呈疣狀突起,淡紅色,表麵粗糙,生長迅速,易破潰並向周圍浸潤。繼發性鱗癌多見,按臨床形態,通常有兩型:
1、菜花型
初為浸潤型小斑塊、小結節或潰瘍,之後呈乳頭狀至菜花樣隆起,淡紅色,基底較寬,質硬。皮損表麵可見毛細血管擴張,伴有鱗屑和結痂,中心區常有釘刺樣角質。若將其剝離則底部易出血,此型以麵部和四肢多見。
2、深在型
初為淡紅色堅硬結節,表麵光滑,逐漸增大,中央出現臍凹陷,周圍有新結節形成。破潰後形成火山樣潰瘍,邊緣隆起外翻,質硬,潰瘍底麵高低不平。創麵有汙垢壞死組織和膿樣分泌物,散發惡臭。病變發展較快並向深層浸潤可達顱骨,可有早期區域性淋巴結轉移。亦有經血道轉移者,但罕見。
鱗癌為高度惡性腫瘤,預後極差預防主要是針對可能的誘發病因進行去除致病因子和誘因是預防本病的關鍵平時注意避免過度日曬和紫外線、X線照射,及頻繁接觸砷、瀝青等化學物質對長期不愈的慢性潰瘍或黏膜白斑等要積極治療並定期檢查,有助於防止鱗狀細胞癌的發生
頭部鱗狀細胞癌的檢查方法主要是腫瘤標誌物檢測、皮膚塗片顯微鏡檢查、皮膚彈性檢查、皮膚顏色檢查。腫瘤標誌物是反映腫瘤存在的化學類物質,可以提示腫瘤的性質,借以了解腫瘤的組織發生、細胞分化、細胞功能,以幫助腫瘤的診斷、分類、預後判斷以及治療指導。
頭部鱗狀細胞癌患者應注意多食富含硒的食物,如海產品、動物肝腎、蛋製品、堅果等。硒能增強細胞抗氧化能力,調節內分泌和新陳代謝,清除體內毒素,對於預防癌症有奇效。
本病應根據病變大小、病期以及病人年齡和全身性情況選擇適當治療方法。
一、手術治療
頭皮鱗癌宜采用一次手術切除。切口應距腫瘤周圍邊1~2cm,深度則應按腫瘤侵犯程度來確定。手術原則是盡可能作廣泛根治。缺損顱骨範圍不大者,一般不作修補。有患側枕部、耳後和頸部淋巴結轉移者,應行清除術,術後應輔以放射治療。
二、放射治療
凡不適宜手術或有手術禁忌者,可選用X線或鐳γ線治療。根據病灶大小、深淺來決定劑量與療程。小於2cm的淺表病灶采用50kV接觸治療2~3周;小於5cm,厚度不超過0.5cm者采用120~140kV中度X線治療2~3周;大於5cm,厚度超過5cm以上者用160~180kV深度X線治療3~5周。
三、激光治療
激光治療適用於小而淺表病灶。
四、藥物治療
1、局部用藥:藥物以皮癌淨為主,並結合中草藥治療。
2、全身用藥:肌內或靜脈注射博來黴素,1次/d,15mg/次,總劑量為600~900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