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簡 介
- 脊索瘤是顱內較少見的一種破壞性腫瘤,深在於顱底部位,臨床診斷主要根據神經症狀和典型的影像學的改變兩方麵。1857年由Virchow首先記載脊索瘤,1858年Muller指出脊索瘤與胚胎脊索殘留組織有關。 顱內脊索瘤多起自斜坡中線部位,位於硬膜外,呈緩慢浸潤性生長。向前可生長到鞍旁或鞍上,甚至伸入顱內,或向下突入鼻腔,或咽後壁。也可向後顱窩生長,累及一側橋小腦角,或沿中線向後發展而壓迫腦幹。脊索瘤位於蝶枕部占35%,脊柱部占15%,骶尾部最多占50%。
- 是否屬於醫保
- 是
- 別 名
- 腦內脊索瘤
- 發病部位
- 顱腦
- 傳染性
- 無傳染性
- 多發人群
- 可發生在任何年齡,其範圍可...
- 並發疾病
- 眩暈
- 就診科室
- 腦外科 腫瘤科
- 治療費用
- 市三甲醫院約(10000-50000元)
- 治愈率
- 65%-75%
- 治療周期
- 3-6個月
- 治療方法
- 手術治療
- 相關檢查
- 頭顱平片,顱腦CT,顱腦MRI
- 常用藥品
- 注射用鹽酸尼莫司汀,顱內覆膜支架係統
- 最佳就診時間
- 就診時長
- 複診頻率/治療周期
- 3-6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