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假囊腫並發症
胰腺假囊腫的並發症更多見於急性胰腺假囊腫。
1.囊內出血
胰周與上腹部許多較粗的血管,常構成囊壁的一部分,如胃左動靜脈,胃右動靜脈,脾動靜脈等,血管壁被激活的胰酶和感染侵蝕,可突然發生破裂出血。病人可突然出現劇烈的持續性腹痛,腹部包塊急劇增大,且有刺激征,常表現內出血症狀,很快進入休克狀態,B超可發現囊內呈強回聲血凝塊,出血後囊內壓驟增,可造成囊腫胃腸道瘺,發生消化道大出血。若病人一般情況允許,可經皮選擇性動脈造影,找到出血部位並進行堵塞或行急症手術,吸淨囊內出血後結紮出血血管,並在遠離病變部位再結紮2~3道。如病人情況極差,為挽救生命,亦可用長紗布條填塞,待出血停止3~4天後逐漸抽出紗條。
2.囊腫破裂
囊腫破裂後腹部包塊突然消失,囊液如進入腹腔可發生全腹持續性劇痛,引起急性彌漫性腹膜炎,應急診行囊腫外引流術。如穿破胃腸道,常伴腹瀉,少數可發生消化道出血,如果出血量不大,可先行非手術治療,待6周後再決定進一步治療方案。
3.囊內感染
囊腫並發感染時,通常出現腹痛,發熱,白細胞增高等征象。急性胰腺假囊腫繼發感染與急性重症胰腺炎壞死合並感染較難區別,特別在2周以內,治療應立即引流。對可疑病人,B超或CT引導下的穿刺塗片檢查和細菌培養,有助於診斷。感染一旦確定,如囊腫為單腔且囊液不稠時可選擇穿刺置管引流,如手術則應選擇外引流術。
4.囊腫對周圍的壓迫
巨大囊腫壓迫胃及十二指腸或結腸,可發生胃腸道梗阻,壓迫膽總管可出現阻塞性黃疸,壓迫靜脈或形成靜脈血栓,最常見的是脾靜脈,其次是門靜脈和腸係膜上靜脈,可形成胃脾區高壓,肝外型門靜脈高壓或十二指腸黏膜下靜脈曲張而發生上消化道大出血;壓迫下腔靜脈導致兩下肢水腫,極少數可伸向食管或主動脈裂孔,上升至縱隔和胸腔壓迫心肺,影響循環和呼吸功能。出現上述情況應立即做引流減壓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