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索:
營養飲食 食物相克 食物熱量

小兒脊髓性肌萎縮(小兒脊髓性肌萎縮 )

別名:
進行性脊髓性肌萎縮症、脊肌萎縮症
傳染性:
無傳染性
治愈率:
10--15%
多發人群:
兒童
發病部位:
脊髓 肌肉
典型症狀:
四肢無力 肌肉萎縮 步態異常 對稱性肌無力 關節攣縮
並發症:
營養不良
是否醫保:
掛號科室:
兒科 神經內科
治療方法:
中藥治療、西藥治療

小兒脊髓性肌萎縮是怎麼回事?

  小兒脊髓性肌萎縮疾病病因

一、發病原因

  病因尚未明確。根據家係分析,大多數學者認為是常染色體隱性遺傳,小部分為基因突變引起,是否有生化的缺陷尚不清楚。本病3型都是常染色體5q12-14等位置基因異常。男女均可患病,一般男性多於女性,患兒的同胞中常見此病。由於存在基因缺陷,胚胎早期脊髓前角細胞正常,凋亡過程病理性延續,使患者生後運動神經元不斷變性壞死。

  二、發病機製

1.發病機製

1990年Gillian等報道SMA基因位點在染色體5q11.2-11.3。1994年Meli等發現嚴重型SMA(Werdnig-Hoffmann型)患者在5q11.2-11.3發生較大的基因突變,而輕型患者(Kugelberg-Welander型)則無基因突變或突變較輕。

  目前發現的與SMA相關的基因有2種,即神經元凋亡抑製蛋白基因(neuronal apoptosis inhibitory protein,NAIP)和運動神經元存活基因(survival motoneuron,SMN)。NAIP基因定位於5q13區,67%的SMA患者發生此基因突變,相比之下正常人群中突變率僅2%。SMN基因也定位於5q13區,約98%以上的SMA患者發生此基因突變。5q13區存在2個SMN等位基因:SMN1和SMN2,隻有SMN1基因的純合缺失才會導致SMA,而SMN2基因的純合缺失則出現在5%的正常人群中。96%的SMA患者提示有SMN1基因突變,而4%並非與5q13連鎖。5q13連鎖的SMA患者中,96.4%顯示SMN1外顯子7和8或者外顯子7出現純合缺失。SMN基因有多種拷貝[SMNt(telomeric)、SMNc(centromeric)],以及不同外顯子缺失的遺傳異質性,給SMA的研究帶來了巨大的挑戰。有關SMN基因拷貝數與臨床症狀的嚴重程度的相關性尚在觀察中。正常人的每個SMNt和SMNc都有2個等位基因,SMNt的2個等位基因的突變可能與疾病有關,而SMNc的突變與疾病很少或沒有關聯。目前研究表明在部分SMA-Ⅱ型和SMA-Ⅲ型患者中SMNt轉化為SMNc,意味著隨著SMNc拷貝數增加臨床症狀的嚴重程度降低。

  已知SMN基因的產物能與RNA結合蛋白相互作用,但其確切功能尚未闡明。與正常人群相比反應產物在SMA-I型患者的神經元中缺失,而在SMA-Ⅱ型和SMA-Ⅲ型中減少。如果這些研究被進一步證實將為了解SMA的發病機製邁出重要一步。正是由於基因的突變、轉化引起脊髓前角運動神經元和腦幹運動神經核變性,最終導致肌無力、肌萎縮。

  2.病理改變

各型SMA有不同的病理特點:

  (1)SMA-Ⅰ型:肌肉病理特征是存在著大組分布的圓形萎縮肌纖維,常累及整個肌束;亦見肥大纖維散在分布於萎縮纖維之中。兩型纖維均可受累,並呈不完全同型肌群化。萎縮肌纖維與那些未成熟纖維以及發育障礙呈胚胎期肌纖維的外觀相似,有作者稱此為胚胎型或嬰兒型肌纖維。

  (2)SMA-Ⅱ型:肌肉病理形態改變類似SMA-Ⅰ型,但大組萎縮肌纖維不常見,而同型肌群化現象則更為突出。一些年齡稍大,進入相對穩定期的患兒,可出現繼發性肌性損害改變,包括中央核增多、肌纖維撕裂等現象。

  (3)SMA-Ⅲ型:本型在肌肉病理上可有多種表現。某些病例僅顯示輕微變化,如小組同型肌群化,少量萎縮肌纖維等;其形態大致正常。多數嚴重病例,肌肉活體組織檢查表現與病期相關。兒童早期,以萎縮小纖維為主,可見同型肌群化。病程後期,以同型肌群化為主要特征,合並成組或成束小點狀萎縮肌纖維。本型肌纖維肥大改變十分突出,直徑可達100~150µm,常合並繼發性肌原損害,包括纖維撕裂、中央核改變、NADH染色見蛾噬樣及指紋狀纖維、少量壞死和再生纖維、巨噬細胞浸潤以及間質脂肪結締組織增生等。

小兒脊髓性肌萎縮相關醫生

更多>

  • 李秀蓮,主任醫師
    李秀蓮 主任醫師
    未開通
    青海省婦女兒童醫院 兒科

    擅長疾病:新生兒疾病的診斷、治療與護理。

  • 彭玉,主任醫師
    彭玉 主任醫師
    未開通
    貴陽中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 兒科

    擅長疾病:小兒常見疾病的診斷與治療。

  • 王珩,主任醫師
    王珩 主任醫師
    未開通
    昆明市延安醫院 兒科

    擅長疾病:對小兒佝僂病心肌炎、肺炎、貧血、腹瀉、心理因素性疾病的診治

  • 蘇詒英,主任醫師
    蘇詒英 主任醫師
    未開通
    大連大學附屬中山醫院 兒科

    擅長疾病:新生兒窒息、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重症肺炎、呼吸衰竭、缺氧缺血性腦病、早產兒營養等

小兒脊髓性肌萎縮相關醫院

更多>

相關醫院

專家推薦

  • 李秀蓮

    李秀蓮 新生兒疾病的診斷、治療與護理。

    擅長:主任醫師

    著名中醫腫瘤學家及中西醫結合臨床腫瘤學家,現為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副院長,醫學博士、教授、博

  • 盧秀英

    盧秀英 危重病的救治。

    擅長:主任醫師

    從事兒內、急救專業近四十年,具有豐富的危重症及疑難雜症搶救治療經驗。特別擅長各種休克、中毒、抽搐等

  • 席時華

    席時華 青光眼的早期診斷及難治性青光眼的治療,眼底疾病及小兒弱視診治

    擅長:主任醫師

    從事眼科臨床工作40餘年,具有極豐富的臨床經驗及診治疑難眼病的能力,尤其擅長青光眼的早期診斷及難治

  • 李晶

    李晶 眼科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斷、治療,特別是對準分子激光治療近視、青光眼、淚道疾病及眼外傷的治療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

    擅長:主任醫師

    李晶,女,1962年12月生,漢族,陝西人。1985年畢業於新疆醫學院醫療係,學士學位。畢業後分配

  • 熱西提

    熱西提 內科心血管疾病的診斷與治療

    擅長:主任醫師

    1965年畢業於新疆醫學院臨床醫療學,擅長內科心血管疾病的診斷與治療,曾獲自治區優秀專家稱號。全國

推薦問答

腦梗患者能否去飲酒

腦梗患者不宜飲酒。飲酒會刺激血管收縮,增加心髒負擔,導致血壓升高,從而增加腦梗複發的風險。酒精還會影響肝髒功能,降低肝髒對藥物的代謝能力,影響腦梗患者的藥物治療效果。此外,酒精對神經係統有抑製作用,可能加重腦梗患者的神經功能障礙。因此,腦梗患者應嚴格戒酒,以降低疾病複發風險,促進康複。

肋軟骨炎有哪些典型的症狀

肋軟骨炎,也稱為Tietze綜合征,是一種影響肋骨與胸骨連接處軟骨的炎症性疾病。其典型症狀包括局部胸壁疼痛,尤其是在肋骨與胸骨連接處,疼痛可能隨呼吸、咳嗽或活動而加劇。患者可能會在受影響的肋軟骨區域觸及到腫脹或硬化的軟骨。此外,患者可能伴有局部壓痛,但通常無全身症狀,如發熱或體重減輕。肋軟骨炎的診斷主要依據病史和體格檢查,有時需要影像學檢查以排除其他可能的病因。

髕韌帶的損傷能自愈嗎

髕韌帶損傷是否能自愈取決於損傷的嚴重程度和個體差異。輕度損傷在適當的休息和保護下,可能通過身體自身的修複機製逐漸恢複。然而,中度或重度損傷可能需要物理治療、運動康複甚至手術治療來促進愈合。在任何情況下,都應避免過度使用受傷部位,以免加重損傷。建議在專業醫療人員的指導下進行治療和康複,以確保最佳的恢複結果。

腰閃了怎麼快速的恢複

腰部扭傷後,應立即停止活動,避免進一步損傷。可以采取冷敷處理,以減輕局部腫脹和疼痛,通常在受傷後的24-48小時內進行。之後,可以轉為熱敷,以促進血液循環和肌肉放鬆。同時,保持適當的休息,避免重體力勞動和劇烈運動。在醫生指導下,可以進行適度的腰部拉伸和加強鍛煉,以增強腰部肌肉的力量和靈活性。此外,保持良好的姿勢和正確的舉重技巧也是預防再次受傷的關鍵。如症狀持續不緩解,應及時就醫,以便獲得專業的治療和指導。

肺癌會遺傳的嗎

肺癌的發生與遺傳因素存在一定關聯,但並非直接遺傳性疾病。部分研究表明,具有家族肺癌史的人群患肺癌的風險相對較高,這可能與遺傳因素、共同的生活環境和生活習慣等因素有關。然而,並非所有肺癌患者都有家族史,環境因素和生活方式在肺癌的發生中也扮演著重要角色。因此,雖然遺傳因素可能增加個體患肺癌的風險,但肺癌的發生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遺傳並非唯一決定因素。

地包天矯正的方法是什麼

地包天,即下頜前突,是一種常見的牙齒錯位問題。矯正方法主要包括正畸治療和外科手術。正畸治療通常適用於青少年患者,通過佩戴牙套、牙箍等矯正裝置,逐步調整牙齒和頜骨的位置,以達到矯正效果。對於成人患者或錯位較為嚴重的患者,可能需要進行外科手術,如頜骨矯正手術,以改變頜骨的位置和形態。在治療過程中,患者需定期複查,以監測矯正進展,並根據醫生指導調整治療方案。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