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低鉀血症發病原因
1.鉀攝入減少
一般飲食含鉀都比較豐富。故隻要能正常進食,機體就不致缺鉀。消化道梗阻、昏迷、手術後較長時間禁食的患者,不能進食。如果給這些患者靜脈內輸入營養時沒有同時補鉀或補鉀不夠,就可導致缺鉀和低鉀血症。然而,如果攝入不足是唯一原因,則在一定時間內缺鉀程度可以因為腎的保鉀功能而不十分嚴重。當鉀攝入不足時,在4~7天內可將尿鉀排泄量減少到20mmol/L以下,在7~10天內則可降至5~10mmol/L(正常時尿鉀排泄量為38~150mmol/L)。
2.鉀排出過多
(1)經胃腸道失鉀:
這是小兒失鉀最重要的原因,常見於嚴重腹瀉嘔吐等伴有大量消化液喪失的患者。腹瀉時糞便中K 的濃度可達30~50mmol/L。此時隨糞丟失的鉀可比正常時多10~20倍。糞鉀含量之所以增多,一方麵是因為腹瀉而使鉀在小腸的吸收減少,另一方麵是由於腹瀉所致的血容量減少可使醛固酮分泌增多,而醛固酮不僅可使尿鉀排出增多,也可使結腸分泌鉀的作用加強。由於胃液含鉀量隻有5~10mmol/L,故劇烈嘔吐時,胃液的喪失並非失鉀的主要原因,而大量的鉀是經腎隨尿喪失的,因為嘔吐所引起的代謝性堿中毒可使腎排鉀增多(詳後文),嘔吐引起的血容量減少也可通過繼發性醛固酮增多而促進腎排鉀。
(2)經腎失鉀:
這是成人失鉀最重要的原因。引起腎排鉀增多的常見因素有:
①利尿藥的長期連續使用或用量過多:
例如,抑製近曲小管鈉、水重吸收的利尿藥(碳酸酐酶抑製藥乙酰唑胺),抑製髓袢升支粗段Cl-和Na 重吸收的利尿藥(速尿、利尿酸、噻嗪類等)都能使到達遠側腎小管的原尿流量增加,而此處的流量增加是促進腎小管鉀分泌增多的重要原因。上述利尿藥還能使到達遠曲小管的Na 量增多,從而通過Na -K 交換加強而導致失鉀。許多利尿藥還有一個引起腎排鉀增多的共同機製:通過血容量的減少而導致醛固酮分泌增多。速尿、利尿酸、噻嗪類的作用在於抑製髓袢升支粗段對Cl-的重吸收從而也抑製了Na 的重吸收。所以,這些藥物的長期使用既可導致低鈉血症,又可導致低氯血症。已經證明,任何原因引起的低氯血症均可使腎排鉀增多。其可能機製之一是低氯血症似能直接剌激遠側腎小管的泌鉀功能。
②某些腎髒疾病:
如遠側腎小管性酸中毒時,由於遠曲小管泌氫功能障礙,因而H -Na 交換減少而K -Na 交換增多而導致失鉀。近側腎小管性酸中毒時,近曲小管HCO3-的重吸收減少,到達遠曲小管的HCO3-增多是促進遠曲小管排鉀增多的重要原因(詳後文)。急性腎小管壞死的多尿期,由於腎小管液中尿素增多所致的滲透性利尿,以及新生腎小管上皮對水、電解質重吸收的功能不足,故可發生排鉀增多。
③腎上腺皮質激素過多:
原性和繼發懷醛固酮增多時,腎遠曲小管和集合管Na -K 交換增加,因而起排鉀保鈉的作用。Cushing綜合征時,糖皮質激素皮質醇的分泌大量增多。皮質醇也有一定的鹽皮質激素樣的作用。大量、長期的皮質醇增多也能促進遠曲小管和集合管的Na -K 交換而導致腎排鉀增多。
④遠曲小管中不易重吸收的陰離子增多:
HCO3-、SO42-、HPO42-、NO3-、β-羥丁酸、乙酰乙酸、青黴素等均屬此。它們在遠曲小管液中增多時,由於不能被重吸收而增大原尿的負電荷,因而K 易從腎小管上皮細胞進入管腔液而隨尿喪失。
⑤鎂缺失:
鎂缺失常常引起低鉀血症。髓袢升支的鉀重吸收有賴於腎小管上皮細胞中的Na -K -ATR酶,而這種酶又需Mg2 的激活。缺鎂時,可能因為細胞內Mg2 缺失而使此酶失活,因而該處鉀重吸收發生障礙而致失鉀。動物實驗還證明,鎂缺失還可引起醛固酮增多,這也可能是導致失鉀的原因。
⑥堿中毒:
堿中毒時,腎小管上皮細胞排H 減少,故H -Na 交換加強,故隨尿排鉀增多。
(3)經皮膚失鉀:
汗液含鉀隻有9mmol/L。在一般情況下,出汗不致引起低鉀血症。但在高溫環境中進行重體力勞動時,大量出汗亦可導致鉀的喪失。
3.細胞外鉀向細胞內轉移
細胞外鉀向細胞內轉移時,可發生低鉀血症,但在機體的含鉀總量並不因而減少。
(1)低鉀性周期性麻痹:
發作時細胞外鉀向細胞內轉移,是一種家族性疾病。
(2)堿中毒:
細胞內H 移至細胞外以起代償作用,同時細胞外K 進入細胞。
(3)過量胰島素:
用大劑量胰島素治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時,發生低鉀血症的機製有二:
①胰島素促進細胞糖原合成,糖原合成需要鉀,血漿鉀乃隨葡萄糖進入細胞以合成糖原。
②胰島素有可能直接剌激骨骼肌細胞膜上的Na -K -ATP酶,從而使肌細胞內Na 排出增多而細胞外K 進入肌細胞增多。
(4)鋇中毒:
抗日戰爭時期四川某地發生大批“趴病”病例,臨床表現主要是肌肉軟弱無力和癱瘓,嚴重者常因呼吸肌麻痹而死亡。經我國學者杜公振等研究,確定該病的原因是鋇中毒。但當時鋇中毒引起癱瘓的機製尚未闡明。現已確證,鋇中毒引起癱瘓的機製在於鋇中毒引起了低鉀血症。鋇中毒時,細胞膜上的Na -K -ATP酶繼續活動。故細胞外液中的鉀不斷進入細胞。但鉀從細胞內流出的孔道卻被特異地阻斷,因而發生低鉀血症。引起鋇中毒的是一些溶於酸的鋇鹽如醋酸鋇、碳酸鋇、氯化鋇、氫氧化鋇、硝酸鋇和硫化鋇等。
4.粗製生棉油中毒
近二三十年來,在我國某些棉產區出現一種低血鉀麻痹症,在一些省內又被稱為“軟病”。其臨床主要特征是四肢肌肉極度軟弱或發生弛緩性麻痹,嚴重者常因呼吸肌麻痹而死亡,血清鉀濃度明顯降低。往往在同一地區有許多人發病。病因與食用粗製生棉籽油有密切關係。粗製生棉油是農村一些小型油廠和榨坊生產的。這些廠的生產工藝不合規格。棉籽未經充分蒸炒甚至未曾脫殼就用來榨油,榨出的油又未按規定進行加堿精煉。因此棉籽中的許多毒性物質存於油中。與“軟病”的發生和隨後的一係列研究,都是棉酚(gossypol)。“軟病”時低鉀血症的發生機製尚未闡明。“軟病”的發現和隨後的一係列研究,都是我國學者進行的。迄今為止,國外的書刊中,尚無該病的記載。
二、發病機製
K 的生理功能已如前述。細胞內鉀在細胞外鉀缺乏同時有酸中毒時,如果細胞內K 減少,則與細胞外H 交換的K 減少,故缺鉀時常伴有代謝性酸中毒。慢性缺鉀可見於缺鉀性腎病,主要表現腎小管功能不全。血鉀降低還可使心肌細胞靜息電位增大,動作電位時間延長,反映在心電圖上有ST段降低、T波振幅降低、平坦或倒置、u波出現並可與T波融合。由於心肌細胞內K 降低,心肌起搏細胞自律性增加,加上心肌傳導受抑,故易產生新的異位興奮灶而引起各種心律不齊,嚴重者出現心室顫動而導致死亡。也可出現房室傳導阻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