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發病原因
常見於腹壁鬆弛的孕婦和經產婦。引起胎位異常的原因有子宮發育不良、子宮畸形、骨盆狹小、盆腔腫瘤、胎兒畸形、羊水過多等因素。
1、腹壁過於鬆弛
經產婦腹壁過度鬆弛易導致胎兒橫位。
2、羊水過多
常並發胎兒畸形。羊水過多孕婦中,約20%~50%合並胎兒畸形,其中以中樞神經係統和上消化道畸形最常見。無腦兒、腦膨出與脊柱裂胎兒,腦脊膜裸露,脈絡膜組織增殖,滲出液增加,導致羊水過多。
3、早產兒
未足月胎兒,尚未轉為頭先露。
4、腫瘤
子宮腫瘤、盆腔腫瘤等阻礙胎體縱軸與母體平行和胎頭銜接。
5、子宮畸形
胎頭圓而不能固定,入盆受阻,子宮非橢圓形者,如雙子宮、馬鞍形子宮等,易導致胎兒橫位。
6、骨盆狹小
產前骨盆測量入口徑線小,或初產婦接近預產期而胎兒頭部不進入骨盆。
7、其他如多胎妊娠
前置胎盤或子宮下段後壁胎盤等因素皆可以導致胎兒橫位。
二、發病機製
橫產式分娩,因先露部高浮於盆口,致胎膜早破,宮縮微弱,有時伴有臍帶脫出,致使胎兒死亡。有時羊水流出後,宮縮逐漸減弱到停止,經過一段時間後,子宮收縮又變為強烈,在強烈的子宮收縮時能使胎肩擠入骨盆內,或胎臂脫垂,胎體合褶成U形,肩與背下降,或胎頸拉長,但胎頭與胎體被阻滯於骨盆入口的上方。此時即成為忽略性橫位或嵌頓性橫位。
若胎兒小已浸軟,骨盆大而宮縮強,可將胎兒娩出。在1811年Douglas描述橫位自然娩出法時說:胎兒小而軟,且易變形,骨盆大而宮縮強,偶爾可以先有手臂脫出。胎頭被阻滯在骨盆上口,在強的宮縮下,胎頸伸長而貼附於骨盆前上邊緣,胸腹和臂相繼沿骨盆後部下降而娩出,胎兒下肢也隨之娩出,上肢與頭最後自然娩出。這種橫產式的分娩機轉,稱之為Douglas自然排出分娩法。其結果胎兒必死,產婦遭受致命的產道損傷。
忽略性橫產式,子宮收縮由弱到停止,經過一段時間仍未加處理之後,子宮收縮則發生強烈,成為馬鞍式重複收縮。產婦有極大恐懼感,下腹異常疼痛,子宮下段有壓痛,脈快,體溫上升,子宮緊壓胎體,子宮上段變厚,下段變薄伸長。檢查者可在此處摸到胎體,也可摸到病理縮窄環,多形成深凹,下段部有明顯壓痛,有子宮破裂先兆征,此時如果仍得不到解決,則宮縮強烈,可發生子宮破裂。此時,若行內倒轉時更可引發子宮破裂,並加上損傷,胎兒死亡。如橫產式忽略過久,有時子宮雖未發生破裂,亦可使產婦死於休克衰竭;或者宮腔內發生感染,腐爛分解產生氣體,使子宮麻痹膨脹,繼而引起全身性感染,發生中毒性休克而死亡,如已發展到危急情況時,邊搶救治療,邊準備剖宮產,待病人稍有好轉即刻手術,不可盲目操之過急,致產婦已衰竭的情況下更加重產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