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發病原因
副溶血性弧菌係弧菌科弧菌屬,革蘭染色陰性的莢膜杆菌,為多形態的球杆菌及稍彎曲弧菌,大小不一,一般長度為0.7~1.0μm。菌體一端有單根鞭毛,運動活潑。嗜鹽生長,最適宜的培養基為含鹽2%~4%。最適宜的溫度為37℃,pH7.4~8.5,在食醋中1~3分鍾即死亡,加熱56℃5~10分鍾滅活,在1%鹽酸中5分鍾死亡。。菌落形態常因培養條件而異。在SS培養基或血瓊脂培養基上大多呈卵圓形,在食鹽蛋白腖瓊脂上則為球杆菌。其致病因子為該菌產生的耐熱溶血素(TDH)和不耐熱溶血素(TRH)。TDH的分子量為42×103,100℃ 10min不能滅活。人、猴、狗、鼠的紅細胞對TDH敏感。曾經從腹瀉患者分離的副溶血性弧菌在Wagatsuma瓊脂上出現“神奈川現象”陽性,故認為發病可能與耐熱的溶血素有關。此外對實驗性小鼠的心髒有毒性作用,靜脈注入小劑量TDH數秒鍾即可使小鼠死亡。TRH分子量為48×103,為兩個分子量24×103的亞單位組成。TRH與TDH有68.6%的基因呈同源性,但TRH不耐熱,60℃ 10min即被滅活。兩種溶血素均可引起腸黏膜充血、水腫、輕度糜爛,並可通過cAMP和cGMP途徑導致分泌性腸液瀦留及腹瀉。副溶血性弧菌對酸較敏感,當pH6以下,即不能生長,在普通食醋中1~3min即死亡。在3%~6%氯化鈉溶液中繁殖迅速,每8~9min分鍾為一周期,本菌嗜鹽性機製與K -H 反向轉運係統有關。對高溫抵抗力小,65℃時5~10min即可死亡;室溫下自來水中,1天內死亡;河水、塘水、井水中不超過2天死亡;但在海水中47天後仍可存活。在-20℃蛋白腖水中,經11周,仍能繼續存活,本菌對常用消毒劑抵抗力很弱,可被低濃度的酚和煤酚皂溶液殺滅。副溶血性弧菌有鞭毛(H)、莢膜多糖(K)和菌體(O)抗塬,鞭毛(H)抗塬為所有菌株共有,無助於分型。故O和K抗塬為血清型分型基礎。已知有12種O抗塬,至少59種K抗塬。根據其菌體O及鞭毛抗塬H的不同可分為25個血清型,B,E,H是引起食物中毒的主要血清型。按噬菌體分型,我國至少已獲九個型。
二、發病機製
副溶血性弧菌對人的致病性已經清楚,但本病發病機製尚未完全明確。有資料表明,攝入一定數量活菌(105~107),可使人致病,細菌能侵入腸黏膜上皮細胞,屍體解剖中發現腸道內有病理性損害,說明細菌直接侵襲具重要的作用。現證實TDH和TRH除均有溶血活性外,還含有腸毒素作用,均可致腸襻腫脹,充血和腸液瀦留,而引起腹瀉。副溶血性弧菌的致腹瀉機製認為與弧菌脂多糖腸毒素成分有密切關係,類似霍亂弧菌的不耐熱毒素(CT),可通過cAMP和cGMP的介導而引起分泌性腹瀉。此外耐熱溶血素有特異性心髒毒作用,可引起鼠、豚鼠心肌細胞發生病變,可引起人體心房顫動,期前收縮。病理變化為急性小腸炎,以十二指腸、空腸及回腸上部較明顯,可見腸黏膜彌漫性充血、水腫,可深達肌層及漿膜層,有輕度糜爛,但無潰瘍。組織學上中性粒細胞浸潤,內髒(胃、肝、脾、肺)淤血。最近有人發現脲酶與本病腹瀉有關。患者體質、免疫力不同,臨床表現輕重不一,呈多型性。山區、內陸居民去沿海地區而感染者病情較重,臨床表現典型;沿海地區發病者病情一般較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