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索:
營養飲食 食物相克 食物熱量

固定性斜視(固定性斜視 )

別名:
傳染性:
無傳染性
治愈率:
外科手術治愈率約為80%,應在5歲內進行手術
多發人群:
所有人群
發病部位:
典型症狀:
眼肌麻痹 眼部感染 眼瞼震顫 眼底異常 內斜V征
並發症:
共同性斜視
是否醫保:
掛號科室:
眼科
治療方法:
手術矯正

固定性斜視是怎麼回事?

  一、發病原因

  確切病因不明,可能與先天發育或外傷導致神經麻痹繼發眼外肌的改變有關。

  二、發病機製

  1.先天因素 國內文獻(1985~2000)報道固定性斜視中先天性者約占80%。因此,固定性斜視大多為與生俱來的遺傳性疾病,另有一些病例是發生在生後早期,實際上是某一眼外肌麻痹後,拮抗肌高度攣縮的後果,屬於繼發性固定性斜視(consecutive strabismus fixus)。隨著年齡的增大,拮抗肌攣縮越來越顯著,眼球斜度也會越來越大,攣縮的肌肉最後失去彈性而呈纖維化狀態。最終角膜全部或大部分被遮蓋住,正前方隻露白色鞏膜或少許角膜。臨床上以固定性內斜視最多,其次固定性上斜視、固定性外斜視,固定性下斜視最少見。如為雙眼內直肌被條索狀纖維組織所代替,引起固定性內斜視;如雙眼外直肌為條索狀纖維組織所代替,引起固定性外斜視。同理上直肌或下斜肌纖維化引起固定性上斜視,下直肌或上斜肌纖維化引起固定性下斜視。國內有人曾收治2例先天性雙下直肌缺如的患者,表現為雙眼固定性上斜視,術中可見雙上直肌高度攣縮,部分呈纖維化條索。如果多條眼外肌纖維化則稱為眼外肌廣泛纖維化綜合征(general extraocular muscle fibrosis syndrome)。

  2.後天因素 常見原因為頭顱外傷引起的展神經麻痹,日久內直肌攣縮引起條索狀纖維組織改變,形成固定性內斜視。此外還有一種發生在高度近視眼的固定性內斜視,多為單眼。由於患眼不能固視,開始時內斜較輕,以後逐漸加重,最終內直肌高度攣縮,形成固定性內斜視。高度近視合並固定性內斜視的原因至今尚不肯定,因其發病較晚故非先天異常所致,又因其外直肌肌電圖正常,也排除了外直肌麻痹引起內直肌攣縮的可能性。日本一學者認為可能與下列因素有關:①調節輻輳比例失調;②內直肌與周圍組織病變;③眼軸長可能與內直肌病變有關;④肌肉改變是全身肌肉、神經異常的一部分;⑤外直肌走行異常。Demer、Ruttun等認為病因是由於高度近視,後鞏膜葡萄腫與眶壁接觸,限製眼球運動所致。Bagolini則認為病因與外直肌受壓,引起毛細血管內皮變化、肌肉纖維化、結締組織增多有關。

  國內文獻(1985~2000)報道的固定性斜視中,合並高度近視者53例,占44.17%,陳舊性的眼外肌斷離同樣可引起固定性內斜視、外斜視、上斜視或下斜視。Villaseca認為是由於雙眼展神經麻痹引起繼發性內直肌攣縮所致。Wilcox則認為是全身神經筋膜異常的一種,因眼外肌病引起內直肌攣縮所致。稻垣認為是由於內直肌周圍組織黏著、纖維化造成的。丸尾敏夫對患者進行肌電圖檢查發現外直肌EMG正常,且有的病例術後有一定的外轉功能。由此推斷內直肌的異常是主要病因。有人對此所做病理報道為:橫紋肌高度纖維化,變性萎縮,未見到顯示肌炎的炎性細胞浸潤及血管壁肥厚現象。

固定性斜視相關醫生

更多>

固定性斜視相關醫院

更多>

相關醫院

專家推薦

  • 李秀蓮

    李秀蓮 新生兒疾病的診斷、治療與護理。

    擅長:主任醫師

    著名中醫腫瘤學家及中西醫結合臨床腫瘤學家,現為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副院長,醫學博士、教授、博

  • 盧秀英

    盧秀英 危重病的救治。

    擅長:主任醫師

    從事兒內、急救專業近四十年,具有豐富的危重症及疑難雜症搶救治療經驗。特別擅長各種休克、中毒、抽搐等

  • 席時華

    席時華 青光眼的早期診斷及難治性青光眼的治療,眼底疾病及小兒弱視診治

    擅長:主任醫師

    從事眼科臨床工作40餘年,具有極豐富的臨床經驗及診治疑難眼病的能力,尤其擅長青光眼的早期診斷及難治

  • 李晶

    李晶 眼科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斷、治療,特別是對準分子激光治療近視、青光眼、淚道疾病及眼外傷的治療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

    擅長:主任醫師

    李晶,女,1962年12月生,漢族,陝西人。1985年畢業於新疆醫學院醫療係,學士學位。畢業後分配

  • 熱西提

    熱西提 內科心血管疾病的診斷與治療

    擅長:主任醫師

    1965年畢業於新疆醫學院臨床醫療學,擅長內科心血管疾病的診斷與治療,曾獲自治區優秀專家稱號。全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