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結核疾病病因
一、發病原因
許多臨床資料表明痰菌陽性的空洞型肺結核病人中,很少並發食管結核,即使大量結核菌經食管吞入到消化道,但食管的直接被接種卻罕見。其原因可能與食管黏膜對於結核杆菌有較強的抵禦能力有關,且食管呈垂直位走向,結核菌通過迅速,又有食物、唾液的不斷衝刷,不易滯留於食管。此外,食管的黏膜由垂直走向的複層鱗狀上皮細胞組成,有利於對結核菌侵襲的防禦。
結核病是人體與結核杆菌相互作用的結果,隻有在侵入人體的細菌多、細菌毒力大及機體免疫功能低下致局部抵抗力下降時,才發生結核。食管結核多是在病人原有疾病的基礎上感染結核杆菌所致。易感因素包括:
1.機體抵抗力減低 如肺結核、糖尿病、惡性腫瘤等放、代療及處於病程晚期等。
2.免疫功能低下 如器官移植、長期服用免疫抑製劑、AIDS等。
3.原有食管疾病 如反流性食管炎、食管潰瘍、食管狹窄等。
二、發病機製
食管結核幾乎均發生於晚期肺結核、喉結核、縱隔或骨結核的病人,原發性食管結核極為罕見。食管受累有以下途徑:
①因吞咽帶菌痰液而感染,特別是當有營養不良,食物長期停滯在食管形成停滯性食管炎或有黴菌感染(念珠菌性食管炎)、癌瘤存在時。
②咽喉結核向下擴展侵入食管。
③食管鄰近淋巴結結核破潰、脊椎結核直接蔓延。
④來自遠離器官結核的血源性播散。
⑤逆行淋巴蔓延,正常食管的淋巴引流至氣管周圍和支氣管周圍的淋巴結,這些淋巴結發生結核時,結核杆菌可通過淋巴管逆流至食管。
本病好發於食管中、上段,且多在氣管分叉水平以上,病變範圍多在距切齒2~13cm處,發生於下段者僅占12%。這可能與氣管分叉處淋巴結密集且同食管相鄰密切有關。
1.病理分型
食管結核的病理類型可分為3種:
(1)潰瘍型:最常見,可單發或多發,大小不一。食管在結核菌感染初期出現食管黏膜下層和淺肌層結核性肉芽腫(tuberculous granuloma),形成結核結節(tubercle)。隨著病程進展,結節內出現幹酪樣壞死(caseous necrosis)、破潰,形成潰瘍。通常潰瘍表淺。呈淡灰色的膿性基底(greyish purulent base),邊緣粗糙、不規則,僅累及黏膜和黏膜下層。較嚴重的潰瘍很少發生,一旦發生,常可穿透肌層,突破食管外膜後形成食管穿孔,引起食管縱隔瘺或食管胸膜瘺。如侵及氣管,可形成食管氣管瘺;若累及主動脈弓,病人可因大出血而死亡。食管結核性潰瘍常有自愈的傾向,在愈合過程中,由於纖維組織增生和瘢痕形成,導致局部食管腔狹窄及管壁彈性降低,甚至因瘢痕牽拉形成食管中段牽引性憩室。
(2)增殖型:又可分為狹窄型和肉芽腫型2種。病變累及食管壁並使其成團塊狀增厚,主要以大量結核性肉芽組織和纖維組織增生為主,呈大小不等的結節,位於黏膜深層及肌層內,黏膜完整。增生組織有時可呈假瘤樣腫塊(pseudotumor masses)突入食管腔,導致管腔狹窄。
(3)顆粒型:此型最少見,常發生於重症及全身性係統性疾病。表現為食管黏膜及黏膜下層可見許多灰白色小結節,即大量的粟粒性肉芽腫(numerous miliary granulomas),有時也可形成潰瘍。
2.病理過程
食管結核的病理進程大體分為4個步驟:
(1)當縱隔及食管旁淋巴結結核腫大壓迫食管時,病人開始出現吞咽困難、吞咽痛及胸骨後胸痛等症狀。食管X線檢查見食管有外壓性改變,並可看到局部食管有腫塊影。
(2)腫大的食管周圍淋巴結浸潤滲出,與食管和周圍組織發生粘連或嵌入食管壁內。食管X線檢查有可能發現食管有良性病變的征象。
(3)腫大的淋巴結發生幹酪樣壞死、液化、潰破後,可以在食管壁內形成膿腫;也可以穿破食管的肌層和黏膜層,形成瘺管,向食管腔內引流;還可以同時侵犯食管和氣管,出現食管氣管瘺。
(4)食管肌層或黏膜下層結核幹酪液化的壞死組織侵及食管黏膜,逐漸引起食管痙攣、滲出、潰瘍、增殖及瘢痕形成。食管X線檢查可見食管腔充盈不規則、狹窄、管壁僵硬、擴張度差等X線征象,酷似髓質型食管癌的X線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