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發病原因
各種急、慢性感染都是引起這類精神障礙的原因。可見於肺炎、流行性感冒、流行性出血熱、傷寒、瘧疾、艾滋病或其他軀體感染的過程中。病原體以細菌、病毒引起的多見。
感染性精神障礙的發病機製尚未闡明。一般認為精神障礙的發生與很多因素有關。病原體的性質及毒素的強度、作用速度、時間、數量,以及因感染引起機體代謝的異常,或伴有腦組織暫時的水腫、出血、缺氧等,而體溫升高和機體的消耗衰竭等,均可成為精神障礙的致病因素。此外,同樣的感染在有的病人中可產生精神症狀,有的則不產生,這種情況與個體差異如年齡、健康狀態、神經係統的類型、反應性、免疫性、應激性特點有關。如兒童患各種感染疾病時,多傾向於產生意識障礙。而在老年前期則易產生抑鬱焦慮狀態。這說明以上諸條件因素也影響臨床表現。
巴甫洛夫學派認為,在感染作用下,大腦皮質產生保護性抑製與位相狀態,以致影響皮質和皮質下部的正常協調功能。如果感染較輕,機體的抵抗力強,一般來說這類精神障礙的預後較好,反之,中毒加深則導致中樞神經細胞的破壞、衰竭,產生深度抑製,病人呈現嚴重意識障礙以致昏迷,預後多欠佳。
(二)發病機製
Bonlioeffer(1908)提出了“外因反應型”精神病這個概念,他認為,感染可引起大同小異的、由先天人格結構所決定的精神反應,即感染伴發的精神障礙不取決於感染疾病的性質而取決於人的“素質”。按這一理論,感染原雖不同,但引起的精神障礙是相類似的。這個見解有其一定的事實根據,但是感染原的特點對精神障礙也有一定的影響。
對各種感染性精神病在臨床表現上的共同表現,Cyxapeba認為一是由於某些感染中毒的作用是急性開始的,因而在一定時期病原體的特異性不易顯露出來,而此時在大腦皮質內保護性抑製的防禦反應占主要地位,故臨床表現上多是各種意識障礙;二是因為精神障礙發生在傳染病的同一階段,如譫妄狀態多見於疾病的早期或嚴重期,精神錯亂多在疾病末期衰弱現象明顯時;三是還由於它們具有相同的病理生理機製。有專家證明,中樞神經係統除對某一毒性因素有特異性反應外,還有一般的反應。
值得一提的是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又稱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或艾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一種由反轉錄病毒引起的傳染病,主要通過性接觸或血及血製品等傳染,導致人體免疫功能障礙。其特點為以細胞介導免疫功能降低為主,引起機會性感染和機會性腫瘤,近年來發病率呈上升趨勢。由於本病神經精神並發症頗為突出,呈多樣性,已引起精神醫學界的高度重視。其病因及發病機製為:①HIV不僅親淋巴,引起免疫缺陷,也親神經。HIV直接作用於中樞神經係統是導致神經精神障礙發生的主要元凶。②多數微生物引起機會性感染均會引起中樞神經係統損害,其中比較常見的是弓形體病、隱球菌性腦膜炎和多發性腦白質病等。③機會性腦瘤也是引起艾滋病患者中樞神經係統損害,導致神經精神障礙的原因之一。如發生於疾病後期的原發性中樞神經係統淋巴瘤等。④藥物不良反應很多治療HIV感染和治療機會性感染的藥物多可引起神經精神方麵的不良反應。⑤在艾滋病的中後期,由於機體出現低氧、脫水、敗血症、肝腎功能衰竭、低鈉血症、高血鈣症、低血糖等影響中樞神經係統代謝的因素,均可引起神經精神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