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癌鑒別
大腸癌須與其他一些具有腹部腫塊、腹部絞痛,直腸出血或大便習性改變等症狀的腸道病變相鑒別,包括大腸的良性腫瘤或息肉要產病變如腺瘤、炎性息肉、幼年性息肉、腸壁脂肪瘤、血管瘤、平滑肌瘤等;大腸各類炎症性疾病如潰瘍性結腸炎、Crobn氏病、阿米巴腸炎、日本血吸蟲病、腸結核、結腸憩室炎、闌尾炎周圍炎症性包塊、放射性腸炎、性病性淋巴肉芽腫等,良性直腸、肛管疾患如痔、肛裂、肛瘺等。其他如腸套疊、乙狀結腸糞塊積貯及罕見的腸道子宮內膜異位症等亦屬於鑒別之列。由於大腸癌症狀並不特異,與腸道多種疾病臨床表現相重疊,故在臨床診斷中多采取主動性診斷方式,排除診斷法少用,對於可疑患者,詳細詢問病史後仔細檢查,配合纖維結腸鏡或X線鋇餐灌腸及病理活檢往往能作出明確診斷。結腸癌主要應與結腸炎症性疾病鑒別,包括腸結核、Crohn病、潰瘍性結腸炎、血吸蟲病肉芽腫、阿米巴病肉芽腫等。此外,還應與原發性肝癌、膽道疾病、闌尾膿腫相鑒別。直腸癌應與菌痢、阿米巴痢疾、痔、血吸蟲病、慢性結腸炎等相鑒別。
1.細菌性痢疾
主要與慢性細菌性痢疾鑒別。病人有腹痛、腹瀉、裏急後重、黏液膿血便、大便次數增多、左下腹壓痛等為特征。如為慢性細菌性痢疾,可有急性發作,除上述症狀加劇外尚有發熱、頭痛、食欲不振。本病有流行病學特征,大便培養痢疾杆菌陽性。乙狀結腸鏡檢查腸黏膜除充血、水腫、潰瘍外,黏膜呈顆粒狀,可有瘢痕和息肉,取腸壁黏液膿性分泌物作細菌培養陽性率高,應用痢特靈、氟呱酸、氧氟沙星等抗菌藥物治療有效。
2.阿米巴痢疾
病人表現腹脹、腹痛、腹瀉或有裏急後重,大便呈黏液帶膿血、排便次數增多。慢性型者可有消瘦、貧血,結腸常粗厚可觸,左右兩下腹及上腹部常有壓痛,易和直腸癌或結腸癌相混淆。但阿米巴痢疾時大便有腥臭,糞中可找到阿米巴包囊或滋養體。乙狀結腸鏡檢查見到正常黏膜上有典型的散在潰瘍,從潰瘍底刮取材料作鏡檢可找到原蟲。
3.痔瘡
臨床上將直腸癌誤診為痔者實不少見。據上海腫瘤醫院統計590例直腸癌被誤診為痔者156例,誤診率高達26.4%。誤診的主要原因係對病史了解不夠,又未能作指檢。一般內痔多為無痛性出血,呈鮮紅色,不與大便相混,隨出血量的多寡而表現為大便表麵帶血、滴血、線狀流血甚至噴射狀出血。而直腸癌患者之糞便常伴有黏液和直腸刺激症狀,直腸指檢或乙狀結腸鏡檢查可將痔與直腸癌鑒別。
4.腸結核
腸結核以右下腹痛、腹瀉、糊樣便、腹部包塊和全身結核中毒症狀為特征。增生型腸結核,多以便秘為主要表現。X線胃腸鋇餐造影可與大腸癌鑒別。潰瘍型腸結核,鋇劑在病變腸段可見激惹征象,充盈不佳,而在病變上下腸段的鋇劑則充盈良好,稱為X線鋇影跳躍征象。黏膜皺襞粗亂,腸壁邊緣不規則,有時呈鋸齒狀。增生型腸結核見腸段增生性狹窄、收縮與變形,可見充盈缺損、黏膜皺襞紊亂,腸壁僵硬與結腸袋消失。如作纖維結腸鏡檢查,從病變部位作活檢可獲進一步確診。
5.血吸蟲病
血吸蟲病的腸道病變多見於直腸、乙狀結腸和降結腸,蟲卵沉積於腸黏膜使局部充血、水腫、壞死,當壞死黏膜脫落後即形成淺表潰瘍,臨床上表現腹痛、腹瀉及便血等症狀,進一步出現結締組織增生,最後使腸壁增厚,嚴重者引起腸腔狹窄和肉芽腫,應與大腸癌相鑒別。但日本血吸蟲病與大腸癌有一定相互關係,因此,在結腸鏡檢查時應在病變部位,尤其對肉芽腫病變進行組織活檢。
6.克羅恩病
克羅恩病為肉芽腫炎性病變,並發纖維性變與潰瘍,好發於青壯年。腹瀉一般輕,每天排便3~6次,腹痛多在右下腹,排便後腹痛可減輕,約1/3病例在右下腹可捫及包塊,並可出現肛瘺、肛門周圍膿腫。鋇灌腸有特征改變,可見腸壁增厚、僵硬、腸腔狹窄,黏膜皺襞消失、變粗、變平、變直,多呈一細條狀陰影;縱形潰瘍或橫行裂隙狀潰瘍;正常黏膜呈充血、水腫、纖維化,呈假息肉樣病變稱卵石征。纖維結腸鏡可見黏膜水腫、稍充血、卵石樣隆起,伴有圓形、線狀或溝漕樣潰瘍。病人常並發發熱、貧血、關節炎及肝病。
7.潰瘍性結腸炎
UC是一種原因不明的直腸和結腸慢性炎性疾病,95%以上病例有直腸受累。以20~50歲多見。臨床上以腹瀉、黏液膿血便、腹痛和裏急後重為主要表現,故與直腸癌易混淆。纖維結腸鏡檢查可見病變黏膜呈彌漫性充血、水腫,黏膜表麵呈顆粒狀,常有糜爛或淺小潰瘍,附有黏液和膿性分泌物,重者潰瘍較大。後期可見假性息肉,結腸袋消失。氣鋇雙重對比造影可見黏膜皺襞粗大紊亂,有潰瘍和分泌物複蓋時,腸壁邊緣可呈毛刺狀或鋸齒狀,後期腸壁僵硬,腸腔狹窄,結腸袋消失,假性息肉形成後可呈圓形或卵石形充盈缺損。
8.腸易激綜合征
IBS是一種腸功能紊亂性疾病,其發生與精神心理因素有關。腹痛、腹瀉、便秘、腹瀉與便秘交替、消化不良為其主要表現。但一般情況良好,多次糞常規及培養均陰性,X線鋇灌和纖維結腸鏡檢查均無陽性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