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高征鑒別診斷
應與下列疾病相鑒別:妊娠合並慢性高血壓、妊娠合並腎病綜合症、妊娠合並嗜鉻細胞瘤、妊娠合並膽石症和膽囊炎、妊娠合並腦血管病、妊娠合並癲癇發作、妊娠合並手足抽搐症、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圍產期心肌病、免疫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等。
妊娠合並慢性高血壓:慢性高血壓定義為在妊娠前或妊娠20周前就出現的高血壓孕婦。在妊娠前出現高血壓,並已予以降壓治療者的診斷並不困難。對於在妊娠前和妊娠早期均未進行檢查,在妊娠晚期首次發現高血壓的患者,與子癇前期的鑒別比較困難,需要隨訪到產後12周才能確診。
妊娠合並腎病綜合症:它不是一獨立性疾病,而是腎小球疾病中的一組臨床症候群。發生於妊娠晚期的腎病綜合征的最常見的原因是重度妊娠期高血壓疾病。
妊娠合並嗜鉻細胞瘤:嗜鉻細胞瘤是腎上腺髓質來源的一種產生兒茶酚胺引起高血壓的少見內分泌性腫瘤。嗜鉻細胞瘤合並妊娠的症狀複雜,容易誤診或漏診,因而對母親和胎兒均有嚴重威脅。
妊娠合並膽石症和膽囊炎:妊娠的任何階段都可以發生膽囊炎和膽石症,但多見於妊娠晚期和產褥期。主要表現為發熱或消化不良、白血球升高、膽囊部位有壓痛,還可以有放射性疼痛,甚至出現黃疸。
妊娠期腦血管意外(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complicating pregnancy)主要有腦血栓形成、腦栓塞、腦出血和蛛網膜下腔出血等。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又稱產科急性假性黃色肝萎縮,是妊娠晚期特有的致命性少見疾病。該病起病急驟,病情變化迅速,臨床表現與暴發性肝炎相似。
妊娠合並癲癇發作:癲癇發作可為腦部疾病或全身性疾病的臨床表現,即所謂症狀性癲癇。急性全身性代謝紊亂或急性中樞神經係統損害任何孕婦都可因急性全身性代謝紊亂或急性中樞神經係統損害而發生癲癇如低鈣血症、高鈣血症、低鈉血症、高鈉血症、低血糖、高血糖、尿毒症、肝性腦病等。
圍產期心肌病是指發生在婦女分娩前、後,病因不明,以心肌病變為基本特征和以充血性心力衰竭為主要表現的心髒病變。本病國內發病率約占產婦的0.023%。高齡、多產、多胎及有妊娠中毒史的產婦中發病率較高。本病預後較原發性心肌病為好。
免疫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紫癜是臨床上比較常見的體征,常因血小板數量減少引起,故泛稱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其中以免疫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最為常見,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雖發病率較低,但死亡率卻較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