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指腸外瘺檢查
1.胃腸造影
對早期腸外瘺患者可口服或經胃管注入60%的泛影葡胺60~100ml,多能清楚顯示腸瘺情況。無論是腸腔內還是漏入腹腔的泛影葡胺均可很快吸收。造影時應動態觀察胃腸蠕動與造影劑分布情況,注意造影劑漏出的部位、漏出的量與速度,有無分支叉道和膿腔。由於60%的泛影葡胺亦屬高滲液體,個別腸道功能好的患者檢查後會有短暫的腹脹與大便次數增多。腸道無運動功能的也可很快將造影劑吸收,腹脹症狀很快緩解。
由於腸外瘺往往伴有炎性腸梗阻或腸粘連所致的不全梗阻,故臨床上不宜使用鋇劑進行消化道造影,鋇劑造影會加重消化道梗阻程度,使不全梗阻發展為完全性腸梗阻。
2.瘺管造影
當瘺管已經形成,可先行瘺管造影。有時消化道造影不能滿足診斷要求,需補充經瘺口或引流管口的造影檢查,仍以60%的泛影葡胺作造影劑,直接經皮膚瘺口注入造影劑,而不宜用導管插入瘺管後再造影,以免造影劑直接進入腸腔而不能顯示瘺管的情況及瘺管周圍的情況,如叉道、膿腔等。瘺管直接造影較消化道造影更能了解瘺管的情況,瘺管所在腸段的情況。若不需了解其他腸襻的情況,如有無梗阻和器質性病變,則不再需要作全消化道造影。一次瘺管造影即能明確診斷,製定治療方案。
3.腹腔穿刺
抽出膽汁樣腸液,有時含有食物殘渣。
4.口服骨炭或亞甲藍溶液試驗
從創口流出染色的液體,可以證明腸瘺的存在,從流出的時間、液體顏色和量,也可以粗略估計瘺口大小、位置。口服的量應稍大些,以便觀察。
5.腹部平片檢查
有助於十二指腸外瘺的診斷,平片如顯示有腹腔大量積氣或液平多提示有腸瘺存在。通過腹平片還可提示有無合並的腸梗阻。但此檢查無法明確診斷。
6.CT檢查
是臨床診斷腸瘺尤其是腸瘺合並腹腔和盆腔膿腫的理想方法。應盡可能在患者口服造影後再進行CT檢查。在胃腸道充盈造影劑後,有助於與腹腔外積聚的液體區別,偶可發現膿腔與和腸瘺口交通的瘺管。無腹壁外開口的“腔內瘺”往往不易通過傳統的胃腸造影和瘺管造影確診,通過CT的連續掃描多可發現此類型的腸外瘺。
7.B超檢查
雖可幫助診斷腹腔內有無積液或膿腫,但因有腸脹氣而欠準確,更無助於診斷腸瘺是否存在或明確腸瘺所在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