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血管性癡呆檢查
血液、血和尿常規、腦脊液常規檢查均正常。
1.電生理檢查
目前臨床常用EEG、視覺和聽覺誘發電位(VEP、BAEP)、運動誘發電位(MEP)、體感誘發電位(SEP)和事件相關電位(ERP)等對血管性癡呆患者進行常規檢查。
(1)正常老年人的EEG:主要表現為α節律減慢,從青壯年期α節律10~11Hz減慢為老年期的9.5Hz,同時在顳區出現3~8Hz的慢波,雙側額區和中央區出現彌漫性的θ或δ活動,特別是在困倦狀態下更顯著,提示為腦老化的表現。
(2)缺血性腦血管病患者的EEG和誘發電位:在大麵積腦梗死的急性期,由於腦組織缺血、壞死和周圍水腫,可表現為病灶區基本節律減慢,波幅減低,出現彌漫性不規則性θ或δ波。MEP和SEP均出現潛伏期延長和波幅下降,其中大麵積腦梗死的陽性率在80%~90%以上,小灶梗死的陽性率30%~50%。枕葉梗死所致皮質盲患者的VEP檢查,異常的波形和潛伏期時限延長改變占40%,臨床視覺功能恢複後,VEP波形亦有明顯改善。缺血性腦血管病患者的BAEP異常檢出率波動在20%~70%,表現為波Ⅰ~Ⅴ的峰間潛伏期(IPL)延遲,其中腦幹梗死患者出現雙側BAEP異常,波N~V的波形消失,絕對潛伏期(PL)延長。
(3)血管性癡呆患者的EEG和ERP:在多發性腦梗死病灶導致的EEG改變基礎上,α節律進一步減慢至8~9Hz以下,雙側額區、顳區和中央區出現彌漫性θ波,伴有局灶的陣發性出現的高波幅δ節律。ERP檢查血管性癡呆患者時,無論是應用視覺誘發試驗,還是應用聽覺誘發試驗,P300潛伏期均比同齡對照組明顯延長,其中40%患者無法誘發出明顯的P300波形,提示認知功能嚴重損害。
2.影像學檢查
(1)顱腦CT檢查:對腦血管性癡呆的診斷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腦血管性癡呆在CT上多顯示為單個或多個大小不等,新舊不等的低密度病灶,新鮮病灶邊緣模糊,陳舊病灶邊緣整齊,多位於側腦室旁、底節(尾狀核、殼核)、丘腦等處,左側多於右側,或雙側分布。常伴有側腦室或第三腦室擴大,Loeb等對40例多梗死性癡呆(MID)與30例對照者進行了臨床與CT觀察,發現多梗死癡呆組比有梗死但無癡呆的對照組,其梗死的總體積癡呆組大於非癡呆組,前者多見雙側梗死,皮質萎縮明顯。吳氏等對Binswanger病的CT所見進行了研究,認為本病在CT上表現為腦室周圍白質及半卵圓中心有大致對稱的低密度影。邊緣模糊,呈月暈狀,多數伴有多發性腔隙性腦梗死及腦室不同程度擴大。CT對Binswanger病的診斷無疑有重要意義,但一個時期以來,不少醫師單憑CT影像學上所見來診斷本病,失之過寬,誤診者不少。後來Hachinski曾針對這種影像學上的特點定名為“白質疏鬆(Leukoaraeosis)”,並認為白質疏鬆並非Binswanger病所特有,其他許多情況,特別是腦水腫、腦缺氧、高血壓等都可在影像學上顯示這種特點。黃氏更從病理上證實這種改變原因多種多樣,作者進一步對所謂Binswanger病抱懷疑態度。因此,必須結合臨床綜合考慮,不能單憑CT所見診斷本病。
(2)顱腦MRI檢查:與CT相同,可以顯示腦內病灶,其優點是能顯示CT難以分辨的微小病灶,以及位於腦幹的病灶,無疑對病因的鑒別有一定的意義。
3.核醫學檢查
(1)SPECT檢查:單光子發射計算機掃描(SPECT)可以探測局部腦血流量。Hachinski曾注意到多發性腦梗死性癡呆的全腦平均局部腦血流量低於每100g腦組織36ml/min。徐東等通過SPECT評價多發性腦梗死癡呆組與無癡呆的多發性腦梗死組腦血流量的變化,以灌注缺血容積指數為指標,發現多發性腦梗死癡呆組的指數明顯大於無癡呆的對照組,提示皮質局部腦血流有明顯降低。有作者發現多梗死癡呆所致的局部腦血流降低,至少在有關的症狀與體征出現2年後才顯示出來。
(2)PET檢查:正電子發射斷層掃描(PET)可進一步提供腦組織含氧與葡萄糖代謝的情況。在癡呆早期,腦組織在出現可見的病理改變前,可能已有某些代謝異常,特別在額葉、顳葉、megnert基底神經核、丘腦等處,氧代謝與葡萄糖代謝可能已表現低下。因此,PET不僅對癡呆的早期診斷有一定意義,對療效的判斷也比較客觀。隻是PET裝置昂貴,一般不作為臨床常規檢查。
4.其他
如數字減影全腦血管造影,可清楚顯示腦血管主幹及主要分支的走行,是否有狹窄、閉塞,有無畸形,側支循環的代償情況等,無疑對腦血管病變有明確的了解。此外,某些特殊病因需要有針對性的血清學、免疫學、生化或組化檢查。在此不一一贅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