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檢查
1、血液D-二聚體(D-dimer)濃度測定
在臨床上有一定的實用價值,D-二聚體是纖維蛋白複合物溶解時產生的降解產物。下肢靜脈血栓形成同時纖溶係統也被激活,血液中D-二聚體濃度上升,但手術後或重症病人D-二聚體濃度也有升高,故其陽性意義並不大。如果D-二聚體濃度正常時,其陰性價值更可靠,基本可排除急性血栓形成的可能,準確率達97%~99%。
2.血常規
急性欺期常有白細胞總數和中性粒細胞輕度增加。
3.血液生化
可有乳酸脫氫本科等的增高。
4.血液黏稠度
血液凝固性、血液流變學和微循環檢查。
1)、容積描記法
一種間接的血循環生理學檢查方法,包括電阻抗容積描記法(IPG)、應變容積描記法(SGP)、靜脈血流描記法(PRG)和光電容積描記法(PPG)等,其中以電阻抗體積描記法應用最廣泛。血流是體內良好的電導體,電阻抗體積描記法的原理是通過測量電阻抗的改變來了解血容量的變化。檢測方法是在大腿上綁充氣壓脈帶,小腿上綁電極帶。先將充氣帶內壓力升至6.67kPa(50mmHg),持續1~2min,使下肢靜脈充分擴張,靜脈容量達到最大限度。再將充氣帶快速放氣,測定電阻的下降速率。此法適用於髂、股、膕靜脈急性血栓形成的病人,準確率達96%。優點是無損傷檢查方法,能相當準確地檢測出主幹靜脈阻塞性病變。缺點是:
①對小腿靜脈叢靜脈血栓的檢出率較低;
②對靜脈未完全阻塞的無症狀下肢靜脈血栓者檢出率低;
③對已再通或側支循環已形成的陳舊性血栓檢出率低;
④不能區別阻塞是來自外來壓迫還是靜脈內血栓形成。
2).彩超檢查
超聲檢查目前在臨床上應用最廣,有相當高的檢出率。其優點是:
①無損傷;
②能反複檢查;
③對有症狀或無症狀的病人都有很高的準確率;
④能區別靜脈阻塞是來自外來壓迫或靜脈內血栓形成;
⑤對小腿靜脈叢及靜脈血栓再通的病人也有滿意的檢出率。
(1)二維聲像圖:
①靜脈管腔內充滿實性回聲管腔內回聲以低回聲多見,具體表現與血栓形成的不同時期有關。僅根據管腔內實性回聲診斷靜脈血栓形成的準確性為75%。
A.新近形成的急性血栓(幾小時~數天)的回聲低弱、均勻,幾近無回聲,新近血栓的近側段常不與血管壁附著,聲像圖上可見其在血管腔內漂動(圖2A)。由於這種血栓有脫落引起肺梗死的危險,檢查時動作要輕柔、簡捷,避免加壓。
B.亞急性血栓(數周以後)的回聲強度稍高、不均勻,附著於靜脈壁上。再通者可見狹窄、彎曲的無回聲誦道(圖2B)。
C.慢性血栓(數月~數年)的回聲可呈中高回聲,靜脈內壁毛糙增厚,與血栓混成一體。需要指出的是,管腔內血栓回聲與血栓形成的時間有關,但此回聲強度的變化是逐漸的,不可能根據回聲強度精確推斷血栓形成的時間。
②靜脈內徑血栓形成後靜脈內徑將不隨呼吸時相而變化,探頭加壓也不易將管腔壓癟。這是診斷靜脈血栓形成中的可靠依據。在無彩色多普勒的情況下,僅根據探頭加壓靜脈管腔無變化而診斷下肢靜脈內血栓形成具有較高的敏感性和特異性。Vogel等報道的特異性可達100%;國內學者報道的特異性為92.8%。但髂靜脈位置深在且有腸管覆蓋,小腿靜脈細小,此二者均難以進行探頭加壓試驗。
急性血栓形成時靜脈內徑明顯增寬。亞急性血栓因血栓逐漸溶解和收縮,管徑逐漸變小接近正常,但也有報道認為急性期和亞急性期血栓形成的管徑變化無顯著性差異。慢性血栓時靜脈壁形態不規則,內徑比正常小,部分患者由於靜脈壁結構紊亂,聲像圖無法分辨靜脈及周圍組織。
③靜脈瓣靜脈內血栓形成後,靜脈瓣常活動受限。慢性血栓時靜脈瓣膜增厚、纖曲變形,活動僵硬、固定。其中大隱靜脈瓣活動受限、固定的顯示率較高,其他瓣膜病變的顯示率不高,這可能與瓣膜回聲和血栓回聲相近有關,也與儀器的分辨力有關。
(2)彩色多普勒血流顯像:
①急性期:靜脈內血栓形成出現完全阻塞時,彩色多普勒顯示靜脈內無彩色血流信號;擠壓遠端肢體仍不能顯示內部的血流信號(圖4A)。血栓近段和遠端的靜脈內血流信號均見減弱。無側支循環形成。
②亞急性期:血栓形成段腔內彩色充盈缺損,部分再通者彩色多普勒顯示靜脈管腔周邊或中央有血流信號,呈不連續的細束狀(圖4B);擠壓遠端肢體時,血流信號增強。部分病例不能顯示內部的血流信號,僅在擠壓遠端肢體時可見細束血流通過。周圍淺靜脈擴張,血流信號增強。
③慢性期:血栓進一步形成再通,彩色多普勒可顯示血栓內呈“溪流樣”的細束血流,以血管周邊部處最明顯;遠端靜脈內自發性血流消失,近側段血流速度較對側明顯降低。完全再通者,靜脈腔內基本上可充滿血流信號,Valsalva動作時可見較長時間的反向血流。
(3)多普勒流速曲線:
①急性期:血栓阻塞段脈衝多普勒不能測肢血流信號;阻塞遠端靜脈的流速曲線變為連續性,失去期相性,Valsalva動作時反應減弱或消失。淺靜脈流速加快。
②亞急性期:血栓部分再通時,血栓段靜脈內可測肢連續的靜脈流速曲線,方向向心,流速極低;擠壓遠端肢體可使血流速度加快。遠端靜脈內血流信號無呼吸性期相變化,對Valsalva動作的反應延遲或減弱。
③慢性期:血栓完全阻塞時,脈衝多普勒不能測及血流信號;周圍見較多的側支靜脈,血流方向不一,但以引流遠端靜脈血回心為目的。形成再通後,脈衝多普勒顯示血栓段血流信號呈連續性,Valsalva動作時血液反流明顯,這說明靜脈瓣的生理功能已完全喪失。
超聲檢查結果完全依賴檢查者的診斷水平,要求超聲檢查者對血管的解剖相當熟悉,否則其準確性將受到很大的影響。
3.下肢靜脈造影
順行性下肢靜脈造影一直作為診斷下肢靜脈血栓的黃金標準,具體方法是:
①病人仰臥於X線檢查平台上,頭高足低,傾斜30度~45度
②踝部紮一橡皮止血帶,使其恰能阻斷淺靜脈回流;
③用靜脈留置針穿刺足背淺靜脈;
④病人患肢呈懸垂狀態,並略向外展;
⑤足背靜脈內注入30%~45%的泛影葡胺或非離子型碘造影劑50ml;
⑥在電視屏跟蹤下,對小腿、膝、大腿作連續攝片;
⑦當造影劑至髂靜脈時,將檢查平台傾斜度增至60度,囑病人盡量屏氣(Valsalva法),使造影劑在髂靜脈內濃聚,再行髂靜脈攝片。
下列征象提示有深靜脈血栓形成:
①靜脈主幹有固定的造影劑充盈缺損;
②造影劑在正常靜脈內截斷通過側支,在血栓的近端再顯影;
③小腿靜脈叢一次造影可能無法顯示全部,如反複多次造影,同一靜脈始終不顯影,提示可能有靜脈血栓形成。
靜脈造影的優點是對下肢靜脈主幹血栓形成診斷的準確性高,可以了解血栓的部位、累及的範圍,以及側支建立情況,並被用作評判其他檢查的黃金標準。其缺點包括:
①它是一種創傷性檢查,操作麻煩、費時,給病人帶來一定的痛苦;
②造影劑的過敏反應,以及腎髒毒性作用;
③造影劑本身會損傷靜脈壁,有引發靜脈血栓的危險。目前臨床上逐步用超聲檢查替代靜脈造影。
4.磁共振靜脈顯像(MRV)
由於血管中流動的血液與血管周圍固定的組織在磁場中對射頻脈衝所產生的磁信號不同,使血管影像得以顯示,根據血液流動的方向,選擇顯示動脈或顯示靜脈。另外也可通過靜脈內注射相位增強劑,更好地顯示血管影像。MRV對近端主幹靜脈(如下腔靜脈、髂靜脈、股靜脈等)血栓的診斷有很高的準確率,與下肢靜脈順行造影相比較,MRV為無損傷檢查方法,無造影劑過敏及腎毒性等副作用,圖像甚至更清晰。缺點是檢查費用較昂貴,某些下肢骨骼中有金屬固定物,或裝有心髒起搏器的病人無法行MRV檢查。
5.125I纖維蛋白原攝入檢查
利用放射性核素125I的人體纖維蛋白原能被正在形成的血栓所攝取,每克血栓中的含量要比等量血液多5倍以上,因而形成放射顯像。通過對下肢的固定位置進行掃描,觀察放射量有無驟增現象,來判斷有無血栓形成。缺點是不能診斷陳舊性血栓,不適用於盆腔部位的靜脈血栓(因含有核素的尿液在膀胱內積聚,使血栓無法與之鑒別),另外下肢如有炎症、血腫、創傷等也會造成核素積聚而難以鑒別。目前此種檢查方法已逐漸被彩超或MRV所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