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一般治療
一、治療
少數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能導致致命性的肺栓塞,因此治療應包括下肢靜脈血栓本身以及如何預防肺栓塞的發生,急性期治療方法主要有手術治療和非手術治療2種,2種方法各有特點,何種方法更優目前尚有爭論。慢性期治療方法有藥物治療、手術治療和壓迫治療。
1、急性治療
(1)一般處理:
下肢深靜脈一旦血栓形成,病人應臥床休息,減少因走動使血栓脫落而發生肺栓塞的機會,切忌按摩擠壓腫脹的下肢。患肢抬高使之超過心髒平麵,有利於血液回流,促使腫脹消退。臥床時間一般在2周左右,2周後,穿階梯壓差性彈力襪或用彈力繃帶包紮患肢,可加快組織消腫,減輕症狀。
(2)抗凝治療:
抗凝治療是下肢靜脈血栓治療中應用最早且最廣泛的方法,抗凝本身並不能使已形成的血栓溶解,但它能抑製血栓的蔓延,配合機體自身的纖溶係統溶解血栓,從而達到治療的目的,同時它能有效地減少肺栓塞的發生,在肺栓塞防治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其他手術或非手術治療方法一般均應同時用抗凝治療作為輔助治療。抗凝治療的時間可貫穿整個病程,一般需1~2個月,部分病人可長達半年~1年,有的甚至需終生抗凝。但下列情況禁用抗凝治療:消化道潰瘍者、肝、腎功能嚴重不全者、近期發生腦出血者、流產後、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者等。
①肝素:
最常用的抗凝藥物,其抗凝作用主要是通過增加抗凝血酶Ⅲ(AT Ⅲ)的活性,抑製血栓形成。肝素起效快,半衰期短,在體內作用穩定。肝素水溶劑主要為12500U/支,相當於100mg。給藥途徑有靜脈注射和皮下深脂肪層注射2種,肌肉注射易發生注射部位血腫,不宜采用。皮下深脂肪層注射方法較簡單,但體內肝素濃度不易精確控製,注射部位一般選擇腹壁皮下。靜脈注射方法利用微量泵持續靜脈給藥,此法肝素作用快,劑量容易控製,體內肝素濃度較穩定,容易調節,是較理想的給藥方法。具體方法是先靜脈一次性注射肝素50mg即6250U,使肝素體內濃度快速達到峰值,然後將肝素稀釋液(肝素200mg即25000U溶於5%葡萄糖鹽水500ml)以30ml/h靜脈持續滴注。但有下列情況時肝素用量應減小至20ml/h: 2周內作過手術者;2周內有腦卒中者;血小板計數<100×109/L;有出血傾向者。
肝素的劑量個體差異很大,因此需根據實驗室監測,隨時調節肝素的用量。目前最常用的肝素監測指標是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用藥期間aPTT控製在正常對照的1.5倍或正常值的上限。APTT首次檢測是在肝素6250U靜脈注射後,以後每4~6小時檢測1次,待穩定後可每12小時檢測1次。
肝素的常見副作用包括:A.出血,用藥期間出現皮下瘀點、瘀斑應引起重視,如出現血尿、消化道出血,則應減少或停止用藥,出血量大時,可用魚精蛋白按1:1的比例靜脈注射,對抗肝素的抗凝作用。B.血小板減少症,可能與肝素引起的體內自身免疫反應有關,發生率在1%~2%,表現為血小板計數減少,嚴重時出現動脈、靜脈內廣泛性血栓形成,致使病人死亡或殘肢,應引起臨床高度重視。用肝素期間應注意檢測血小板計數,如在用藥時出現血栓蔓延或有新的血栓出現,應考慮此並發症,並立即停藥,改用水蛭素或選擇性抗凝血酶藥阿加曲班(argatroban)。C.骨質疏鬆症,當長期使用肝素時,可能會引起骨質疏鬆,甚至導致椎體或長骨骨折。
②低分子量肝素:
如前所述,低分子量肝素較肝素有很多優越性,由於它主要針對Ⅹa因子,因此它在抗凝的同時,出血的危險性大大降低。其良好的組織吸收性、長半衰期,使用藥方法變得簡單,用藥次數也較肝素減少。市場上銷售的低分子量肝素有幾種,各種產品的成分和用法各不相同,不能一概而論。其共同點都是皮下注射為主,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時,每12小時注射1次。
使用低分子量肝素一般無需實驗室監測,但與肝素一樣,低分子量肝素也能引起血小板減少症,雖然其發生率較肝素低,但檢測血小板計數有助於早期發現此並發症。
由於低分子量肝素使用較肝素安全,因此目前其在臨床上應用越來越多,並有逐漸替代肝素的趨勢。
③華法林:
華法林作為口服抗凝藥在臨床上已得到長期應用,作為口服製劑,華法林成為門診抗凝治療的首選藥物。華法林在體內起效慢,一般在服藥2~3天後開始起效,因此臨床上常同時將它與肝素或低分子量肝素一起使用,待華法林達到治療作用時,停用肝素或低分子量肝素。
使用方法:首日7.5mg口服1次,第2天改為5mg口服1次,第3天2.5mg/d,口服,此劑量根據凝血酶原時間(PT)調整。一般開始每周檢測PT 2次,將INR值控製在2~3,後改為每周檢測1次,逐步過渡到每月檢測1次。下肢深靜脈血栓病人華法林的用藥時間一般至少2個月,如有過肺栓塞史,華法林用藥時間可延長至1年。
(3)溶栓治療:
溶栓治療是利用溶栓藥物激活體內纖溶酶原,使之變成有活性的纖溶酶,促進血栓的溶解,達到清除新鮮血栓的目的。
溶栓治療主要有2種,即全身治療及局部治療。全身治療是將溶栓藥物注入靜脈後隨血液流遍全身,溶解血栓。而局部治療是通過插管將溶栓藥物注入血管後在某一區域內溶栓。由於下肢靜脈血栓形成後側支循環很容易建立,溶栓藥物不容易在局部濃聚,因此在靜脈阻塞的遠端灌注溶栓藥物不如插管至血栓內溶栓效果好。靜脈內有瓣膜阻擋,從健側插管有時很難到達血栓,一般從患側膽靜脈穿刺順行插.管至血栓內持續灌注溶栓藥物。目前臨床大多采用全身治療。
溶栓治療主要針對新鮮血栓,發病後越早使用效果越好。對於病程3天以上的病人,溶栓效果將有所降低。臨床上觀察到一些病程超過3天的病人,接受尿激酶治療以後,肢體腫脹也迅速消退,可能的機製是尿激酶溶解了近端和遠端繼發的新鮮血栓,從而促使側支循環產生,使肢體腫脹消退,但原發血栓往往不能被全部溶解。即使是3天以內的病人,由於血栓的範圍較大,且就診時距血栓形成大部分已超過24h,因此應用溶栓療法,也隻能溶解繼發的新鮮血栓部分,一般較難全部溶解原發血栓。隻有極少數非常早期的病例,血栓可能全部溶解。
溶栓治療最常見的副作用是出血,發生率達12%~45%,出血與用藥劑量、用藥方式和用藥時間有關。劑量越大、用藥時間越長,出血的危險性越大,全身用藥比局部用藥出血的危險性大。皮膚淺表出血較容易控製,但機體深部出血尤其是顱內出血危險性很大,因此當有出血表現時應停用溶栓治療,必要時輸注新鮮血漿以補充凝血因子。溶栓治療中肺栓塞的發生機會有所增加,放置腔靜脈濾網可能是此較好的預防方法。
溶栓治療期間應避免任何對血管有損傷的操作,對有下列情況的病人應禁用溶栓治療:
①體內有活動性出血者;
②2個月內有過腦卒中或顱內有病灶者;
③2周內有過大手術、器官活檢術或較大創傷者;
④圍產期婦女;
⑤有消化道潰瘍或有消化道出血史者(不包括痔瘡);
⑥嚴重肝、腎功能不全者;
⑦未得到控製的高血壓病人;
⑧左心有附壁血栓的病人;
⑨亞急性心內膜炎病人等。對懷孕期婦女、房顫病人、近期施行心肺複蘇者、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病人、近期接受過小手術以及有輕度肝腎功能不全病人應慎用溶栓治療。
溶栓治療期間應注意實驗室檢測,常用的檢測包括血細胞比容、血小板計數、凝血酶時間(TT)、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纖維蛋白原、纖維蛋白降解產物測定等。在準備溶栓治療時,停止抗凝治療,並測定上述實驗室指標,溶栓治療開始後每隔3~4h重複檢測。TT或APTT控製在正常對照2倍左右,纖維蛋白原濃度不應<1g/L(100mg/dl)。血細胞比容如下降,應考慮有隱匿的消化道出血。另外還應注意觀察病人的神誌變化,及早發現顱內出血。在溶栓治療結束後不宜馬上進行抗凝治療,一般需等2~3h後進行,如用肝素則不用首劑衝擊劑量。
常用的溶栓藥物有下列幾種。
①鏈激酶(SK):鏈激酶是由β-溶血性鏈球菌產生,最早於1933年由Tillett和Garner發現具有溶栓作用。它在體內先與纖溶酶原按1:1化學計量比組成鏈激酶-纖溶酶原複合物,然後激活纖溶酶原使之成為具有溶栓活性的纖溶酶,鏈激酶-纖溶酶原複合物逐漸轉化為鏈激酶-纖溶酶複合物,該複合物同樣具有激活纖溶酶原的作用。由於鏈激酶對血栓中的纖溶酶原與循環血液中的纖溶酶原無選擇性,因此當輸入體內後有相當一部分與循環中的纖溶酶原形成複合物,從而增加了出血的危險性。
鏈激酶具有抗原性,進入體內後,容易被鏈激酶抗體中和,在近期有過溶血性鏈球菌感染者以及半年內用過鏈激酶者,血液中鏈激酶抗體含量較高。也正因為鏈激酶有抗原性,部分病人可能發生過敏反應,發生率在1.7%~18%。因此在使用鏈激酶前應作過敏試驗。鏈激酶進入機體後,首先被鏈激酶抗體中和,剩餘部分與循環中的纖溶酶原結合成有活性的複合物,將纖溶酶原激活成纖溶酶。纖溶酶再和多餘的遊離鏈激酶組成複合物,被循環中的抗纖維蛋白溶酶中和一部分,餘下的和血栓中的纖維蛋白結合,並將其分解,這一部分才真正起溶栓作用。鏈激酶-纖溶酶原複合物和鏈激酶-纖溶酶複合物的半衰期分別是16min和83min。
鏈激酶的使用方法如下:先將25萬U鏈激酶用30min緩慢靜脈注射,然後再以10萬U/h的速度維持。在用鏈激酶前除應作過敏試驗外,靜脈滴注100mg氫化可的鬆有助於預防或減小過敏反應。對近期有過溶血性鏈球菌感染或半年內用過鏈激酶的病人,不應使用鏈激酶。
②尿激酶(UK):尿激酶可從尿中提取,或從培養的人胚胎腎細胞中提取。與鏈激酶不同,尿激酶無需形成複合物,可直接激活纖溶酶原,溶解血栓。它對循環中的纖溶酶原及和纖維蛋白結合的纖溶酶原同樣有效,因此也無選擇性。尿激酶無抗原性,無需作過敏試驗。其半衰期為14min。
近年尿激酶的使用方法是先用10min將每千克體重4400U的尿激酶靜脈注射,隨後以4400U/(kg·h)的速度維持。如果插管介入溶栓,則在超聲定位下穿刺患側膕靜脈,順行將直端多側孔灌注導管插入血栓,以15萬~20萬U/h的速度灌注尿激酶,每12小時行X光造影,了解血栓溶解情況,並調整灌注導管的位置,直至血栓溶解。如用藥12h後檢查血栓無溶解跡象,則應停藥。各地作者報道尿激酶的實用劑量差異很大。
③組織型纖溶酶原活化劑(t-PA):人體很多組織均能產生t-PA,t-PA在無纖維蛋白存在的情況下,其酶活性很低;但當有纖維蛋白時,其活性明顯增強,分解纖溶酶原使之成為纖溶酶,因此t-PA能選擇性地作用於血栓內的纖溶酶原,其出血的危險性較上述兩種溶栓藥物小。而正因為這種選擇性,當與纖維蛋白結合的纖溶酶原迅速減少後,t-PA的溶栓作用明顯減弱,因此與無選擇性的溶栓藥物相比,其溶栓能力相對較低。目前t-PA主要是用基因工程從黑色素瘤細胞中提取,稱為重組t-PA(rt-PA),在人體內的半衰期為4~7min。t-PA的使用方法是每2小時靜脈注射40~50mg,直至症狀緩解。
④其他:目前臨床上使用的主要是上述3種溶栓藥物,另有一些藥物尚處於實驗之中。如酰化鏈激酶-纖溶酶原複合物、B鏈纖溶酶-鏈激酶複合物、前尿激酶等,這些藥物在半衰期及選擇性方麵均有改善。
(4)手術治療:
靜脈手術取栓在20世紀50,60年代曾風行一時,但自70年代起,取栓後血栓再複發的報道越來越多,使人們對取栓術的價值重新認識,而溶栓治療的安全性逐步增高,也使取栓手術受到一定的限製。然而仍有部分學者認為取栓手術見效快、安全且簡單,隻要適應證掌握好,方法改進,並配合抗凝,其成功率還是相當高的。另有學者認為取栓術與藥物治療的效果相接近。
①適應證:A.發病時間不超過5天,最好控製在72h內;B.下肢髂、股靜脈血栓形成。
手術前應行彩超或下肢靜脈造影檢查,以明確血栓的部位,應注意血栓是否衍生至下腔靜脈。
②手術方法:手術最好在有X光透視機的手術室中進行。如血栓局限在一側髂、股靜脈,則於患側腹股溝沿股靜脈行徑作一切口,先顯露大隱靜脈,沿大隱靜脈找到隱、股靜脈交界處,顯露股靜脈。小心分離股總靜脈、股淺靜脈及股深靜脈,操作力求輕柔,避免人為的將血栓擠壓脫落。在股總靜脈上沿靜脈長軸作一切口,將Fogarty取栓導管插入股靜脈近心端,至下腔靜脈後將球囊擴張,拉出血栓,反複幾次直至無血栓拉出為止。在X光透視下或血管鏡直視下,將吸引導管選擇性插入髂內靜脈,將髂內靜脈內血栓吸除幹淨,靜脈造影證實髂靜脈內無血栓殘留。如造影發現左髂靜脈局部狹窄,可在X光透視下行狹窄處球囊擴張,必要時於狹窄處放置支架。用驅血帶或手法擠壓小腿及大腿,將遠端的靜脈血栓擠出,如發現股靜脈內血栓較難清除幹淨,可結紮股淺靜脈,以防遠端的靜脈血栓向近端衍生。股深靜脈內插入取栓導管,取栓後恢複靜脈血流。選取一根大隱靜脈屬支,將它切斷後,近心端與股淺動脈端側吻合。建動靜脈瘺目的是加快髂靜脈內血流速度,減少血栓再形成的危險。動靜脈瘺可在6周後通過介入的方法將瘺口栓塞關閉,或行手術結紮瘺口。
血栓已衍生至下腔靜脈,如直接行股靜脈切開取栓,手術時可能增加肺栓塞的風險。應在直視下先將下腔靜脈內血栓取出,再行下肢靜脈取栓手術。具體方法是於患側中下腹行弧形切口,經腹膜後途徑顯露下腔靜脈及兩側腎靜脈。縱行切開下腔靜脈,將下腔靜脈內血栓清除幹淨後,縫合靜脈切口。再用上述方法行髂、股靜脈取栓術並建臨時性動靜脈瘺。
一般手術後患肢腫脹很快消退,手術後當天起開始抗凝治療,同時用華法林和肝素或低分子量肝素,待凝血酶原時間INR值至2~3時,停用肝素或低分子量肝素,繼續用華法林抗凝治療半年左右。
據上海仁濟醫院統計,該院118例下肢急性DVT病人,其中手術取栓59條肢體,術後順行性靜脈造影證實主幹靜脈通暢的僅6例。再血栓率如此高的原因可能有:血栓廣泛而無法取淨,特別是小靜脈內血栓;血栓過於陳舊與靜脈內膜粘連,取栓時導致內膜損傷,膠原組織暴露,血小板黏聚造成再血栓。左髂靜脈因受壓致靜脈血栓多見,Forgarty導管較難取盡靜脈內血栓,而且取栓術不能去除血栓形成的原因。盡管術後靜脈再血栓的發生率很高,但它能一次性取出大量血栓,迅速降低靜脈內壓力,從而迅速緩解肢體腫脹,促進靜脈側支的建立,積極配合合適的藥物治療,可望提高取栓術的療效。
(5)腔內介入法下腔靜脈濾網置放術:
目的是通過在下腔靜脈內放置濾網,使下肢靜脈血栓脫落後不致引起肺栓塞。本手術來源於下腔靜脈結紮術,自19世紀中葉起在長達一個世紀的時間裏,為預防肺栓塞,各種方法的下腔靜脈隔斷手術被用於臨床,然而通過手術結紮或阻斷下腔靜脈本身有一定風險,其病死率可達17%~30%。1969年Mobbin-Uddin首先報道將傘狀濾網放置於下腔靜脈內並有效地降低了肺栓塞的發生率。1973年Kimray-Greenfield發明了Greenfield濾網,將濾網技術推向成熟,迅速在臨床上得到推廣應用。濾網不同於傳統手術的最大區別在於濾網不影響下腔靜脈回流,同時濾網均是通過特有的釋放導管經外周靜脈放置,因此創傷較傳統手術小,病死率明顯下降。濾網的材料大多是不鏽鋼或鈦合金,在體內無排異反應,且鈦合金材料不影響磁共振檢查。目前臨床上常用的濾網包括Greenfield不鏽鋼濾網、Greenfield鈦合金濾網、鳥巢式濾網、Simon鎳鈦合金濾網及Vena Tech濾網。Greenfield濾網在臨床上應用最廣,工藝及材料的不斷改進,使Greenfield濾網能通過14F甚至12F導鞘釋放,適用於下腔靜脈直徑<2.8cm的病例。鳥巢式濾網於1984年起被用於臨床,它是由2根V型支架和一團不鏽鋼絲組成,可放置於大到4cm的下腔靜脈內,但它對磁共振檢查會產生一定的影響。Simon鎳鈦合金濾網由於利用記憶合金的特性,使之可以通過9F導鞘經上肢肘靜脈或頸外靜脈釋放,它對磁共振的影響不大,但釋放過程中導鞘內需不斷灌注冰鹽水,有報道Simon濾網發生位移的可能性較其他幾種高。Vena Tech濾網由兩部分組成,其下方起固定的作用,而圓蓋狀濾網起濾過作用,它由8種金屬組成合金。 鐵磁性小,因此對磁共振的影響不大。導鞘一般選用12或9F。
①適應證:
A.有抗凝治療禁忌的下肢深靜脈血栓病人; B.抗凝治療過程中出現較嚴重 出血的下肢深靜脈血栓病人; C.正規抗凝治療過程中仍發生肺栓塞的下肢靜脈血栓病人; D.多次發生肺栓塞的病人; E.需行肺動脈切開取栓的下肢靜脈血栓病人; F.檢查發現血栓近心 端有飄浮的大的血栓團塊的病人。
②並發症:
A.血栓形成:靜脈穿刺部位可以繼發血栓,由於各種器械不同,其發生率在5%~27%,釋放導管越粗,穿刺部位靜脈血栓形成的機會越大。另外濾網本身也可形成血栓,造成下腔靜脈阻塞,相比之下Greenfield濾網發生率最低,為4%左右,而Simon濾網及Vena Tech濾網引起下腔靜脈阻塞的概率較高,達到16%~30%。部分下腔靜脈阻塞的病人並無任何臨床表現,有少數病人可發生股青腫。
B.穿破血管:濾網固定鉤穿破血管,損傷周圍組織。為防止濾網移位,大多數濾網均有倒鉤固定在下腔靜脈壁上,如固定鉤穿破血管壁,並進而損傷相鄰器官,可產生相應的症狀,發生率在9%左右。可能受損的器官包括十二指腸、小腸、腹主動脈、胰腺等,並可引起後腹膜血腫。
C.濾網移位:濾網一般放置於腎靜脈下方,如濾網未能很好地固定,可隨血流發生移位,大多數移位的距離在7cm以下,極個別可移位至右心房、右心室,甚至移至肺動脈內。濾網移至心髒內可使心搏驟停。濾網如移至腎靜脈下方,一般不會影響腎功能。理論上講如腎靜脈形成血栓可能導致腎功能衰竭,但臨床上並無相應的報道。濾網的定位錯誤也可能是因技術操作失誤引起。
D.導引鋼絲被卡、濾網折斷等臨床上較少見。
③手術方法:
A.通常選擇右股靜脈作為穿刺點,也可選擇右頸靜脈或左股靜脈,但頸靜脈徑路有發生空氣栓塞的危險,而左髂靜脈解剖的特殊性使左股靜脈徑路較右側困難。
B.穿刺成功後,送入直徑0.035in(英寸)的導引鋼絲至下腔靜脈,拔出穿刺針,換入擴張導鞘,導鞘直送入下腔靜脈,拔出擴張管。
C.在導鞘內插入濾網釋放器,在X線透視定位下將釋放器頂端放於第2腰椎水平。
D.抽出釋放器中的導管及外鞘,釋放濾網,一旦濾網釋放完畢,不能再試圖移動濾網。E.將導鞘連同釋放器一起拔出,穿刺點壓迫止血。
2.慢性下肢靜脈阻塞的治療
下肢靜脈血栓形成如靜脈管腔未再通或再通不完全即形成慢性下肢靜脈阻塞,如果側支靜脈代償不足,患肢腫脹不易消退,給病人的生活和工作造成很大影響。慢性下肢靜脈阻塞的治療應根據病人的情況選擇非手術治療或手術治療。
(1)機械物理治療:
由於下肢靜脈血回流受阻,導致靜脈淤滯、組織腫脹,利用彈力繃帶或彈力襪,能明顯改善病人的症狀,減輕患肢脹痛感,加速腫脹消退,並能有效地預防深靜脈血栓形成的晚期並發症。彈力襪應選有階梯壓差的醫用彈力襪,從踝部向上壓力逐漸降低,日間應堅持穿戴,臨睡前去除。此方法簡單,易於接受,但在下肢靜脈血栓急性期時應禁用,以防血栓脫落造成肺栓塞。
(2)藥物治療:
慢性下肢靜脈阻塞的病人仍應給予抗凝治療,因為有血栓史的病人再次血栓形成的機會很大,抗凝治療能有效地預防血栓再次形成。一般選用口服抗凝治療,如華法林,也可用抗血小板聚集的藥物如阿司匹林、噻氯匹定(抵克力得)等。中藥活血藥物如丹參等有助於側支循環的建立。
(3)腔內介入治療:
主要針對大血管,如髂靜脈和下腔靜脈等。當靜脈血栓形成後再通不完全時局部容易形成狹窄,利用靜脈造影明確狹窄的部位後,從對側股靜脈插管至狹窄處,用球囊導管擴張,並放置支架,恢複管腔內徑。腔內介入方法簡單,但隻適合大靜脈短段狹窄,且支架放入靜脈管腔內,本身也是誘發血栓形成的一個因素,遠期效果尚不肯定。
(4)手術治療:
慢性下肢靜脈阻塞一般無需手術治療,手術治療方法主要是再建靜脈旁路,由於靜脈血流的特殊性,使得旁路血管長期通暢率不如動脈血管,因此手術治療應嚴格控製適應證。手術前彩超、磁共振靜脈造影或常規靜脈造影有助於明確靜脈病變的部位、範圍,盆腔CT檢查能排除腫瘤壓迫的可能。
①手術適應證:
經保守治療無效、有明顯症狀的下肢靜脈阻塞者。
②影響靜脈旁路血管長期通暢的因素:
A.旁路血管材料:與動脈旁路手術相同,旁路血管首選自體靜脈,自體靜脈較人工血管有更好的長期通暢率。最常用是大隱靜脈,如將其縱行剖開,再螺旋狀排列縫合,可製成較大管徑的血管,用於髂靜脈甚至下腔靜脈旁路手術。對側的股淺靜脈有時也被用作旁路血管,但由此可能造成對側下肢腫脹或其他並發症。上肢靜脈及頸靜脈偶爾也被應用。冷凍保存的人異體靜脈也開始用於臨床,但其遠期效果尚待證實。人工血管材料中,聚四氟乙烯膨體(ePTFE)用得最多,因為ePTFE人工血管可做成任何口徑及長度,使用時無需預凝,帶支撐環的人工血管受壓後不容易塌陷、成角,同時ePTFE人工血管較其他材料有更好的抗血栓形成特性。
B.暫時性動靜脈瘺:1953年由Kunlin首先提出旁路血管遠端建動靜脈瘺,可使旁路血管內血流加速,減少血栓形成的機會。實踐表明暫時性的動靜脈瘺的確能改善旁路血管的遠期通暢率。但對有心功能不全的病人,回心血量的增多,會加重心髒的負擔。Menawat認為瘺口口徑與旁路血管的直徑比不應>0.3。動靜脈瘺口處可繞一根不吸收的2-0線,並鬆鬆地打個結,線頭埋在皮下,以便日後容易辨認結紮、關閉瘺口。瘺口的關閉也可通過介入的方法插管栓塞。瘺口關閉時間一般在術後6個月。
C.血栓預防措施:如前所述抗凝藥物及間歇性腿部充氣壓迫,能有效地預防血栓形成。手術中在旁路血管遠端的靜脈找1根屬支,插入一細導管,另一端引出體外,術後持續滴注肝素稀釋液,通過測定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使之不超過正常對照的2倍。48h後拔除導管,通過體表靜脈繼續給予肝素抗凝治療,並逐步轉為口服抗凝治療。
D.旁路血管的密切觀察:手術中當旁路血管建立後,用彩超或靜脈造影檢查,有助於判斷吻合口的通暢情況,如發現問題及時糾正。測定遠端靜脈壓,比較阻斷旁路血管前後的靜脈壓的變化,了解旁路血管對血流動力學的影響。術後1天,通過靜脈屬支的留置導管行造影檢查,可及時了解旁路血管的通暢情況。出院後定期彩超隨訪,一旦發現問題,盡早予以糾正。
③手術方法:
A.大隱靜脈-膕靜脈旁路術(May-Husni術):1954年由Warren和Thayer首先設計,但未得到推廣。直到20世紀70年代由May和Husni再次介紹並加以推廣。此術適用於單純股淺靜脈或近端膕靜脈閉塞的病例。手術將同側大隱靜脈留作備用,顯露遠端膕靜脈,將該處的大隱靜脈切斷後,與膕靜脈遠端行,端側吻合。吻合時力求精細操作,盡可能不損傷血管內膜,用6-0或7-0不吸收的無損傷縫線連續縫合。暫時性的動靜脈瘺可選擇在踝部,將脛後靜脈的一支或將大隱靜脈與脛後動脈端側吻合。由於單純股淺靜脈血栓的病人較少,且手術後旁路血管遠期通暢率不高,因此本手術目前已很少進行。
B.恥骨上靜脈旁路術(Palma-Dale術):1960年由烏拉圭醫師Palma首先報道,並由Dale加以推廣。此手術適用於一側髂靜脈阻塞、對側髂股靜脈正常且患側腹股溝韌帶下方靜脈無血栓、無下肢靜脈瓣膜功能不全的病例。另外手術隻選擇兩下肢周徑差4cm以上的病例。手術選用健側的大隱靜脈作為旁路血管,大隱靜脈要求周徑在4mm以上,且不宜選用曲張的靜脈。將健側的大隱靜脈遊離一段,切斷並結紮其屬支,留取25~30cm,於其遠端切斷,將大隱靜脈自恥骨上皮下隧道引至患側股靜脈處,用肝素及罌粟堿稀釋液擴張大隱靜脈後,將它與股靜脈用5-0或6-0無損傷不吸收縫線端側吻合。選擇患側大隱靜脈或股靜脈的1根屬支與股動脈建立暫時性動靜脈瘺,另選擇1根屬支插入細導管作為肝素連續灌注及術後造影的通道(圖10)。如自體靜脈條件不理想,也可選擇8mm口徑的ePTFE人工血管作為旁路血管。本手術由於遠期通暢率較滿意,因此目前仍在不少醫療中心得以開展。
C.股-腔靜脈、髂-腔靜脈、腔-房靜脈人工血管旁路術:適用於無法行Palma-Dale術的單側或雙側髂靜脈血栓、下腔靜脈血栓的病例。股-腔靜脈旁路術選用10~12mm PTFE人工血管,且應建立暫時性動靜脈瘺(圖11)。髂-腔靜脈旁路術選用14mm PTFE人工血管,下腔-下腔靜脈旁路術或腔-房旁路術選用16~20mm人工血管,一般無需建暫時性動靜脈瘺,所用人工血管應帶外支撐環。由於手術較大,且遠期通暢率尚不理想,因此應嚴格控製適應證,選擇症狀嚴重、經其他方法治療無效的病例。
二、預後
目前沒有相關內容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