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依靠心電圖檢查。
1.室性逸搏的心電圖特點
(1)室性逸搏典型的心電圖特點:
①在較長的間歇後出現一個畸形的QRS波:時限≥0.12s。常呈類似束支傳導阻滯圖形。T波與QRS主波方向相反。
②QRS波前無竇性P波:偶爾室性逸搏衝動可逆傳心房,產生逆行P-波,稱為心房奪獲。
③室性逸搏與竇性激動可形成室性融合波。
④室性期前收縮的結束周期短於主導節律,而室性逸搏結束周期長於主導節律。
(2)對室性逸搏典型心電圖的詳細描述:
①心室異位起搏點的自律性很低,所以表現為在較長的心室間歇後才出現心室激動。其逸搏周期一般為1.5~2.4s。逸搏周期互相之間基本相同。
②室性逸搏均為延遲出現:其QRS波的形態與時間,取決於逸搏點起源的位置。如起搏點位於束支、分支近端,則圖形類似束支阻滯或分支阻滯圖形。如起搏點位於希氏束分叉處,則QRS波群形態類似正常QRS波群,與房室交接區逸搏類似。起搏點位置越低,則QRS波群畸形寬大得越明顯,因為它是通過心室肌內傳導所致。
如心室內有2個或2個以上的逸搏起搏點,則可出現2種或2種以上形態不同的QRS波,此為多源性室性逸搏。應與多源性室性期前收縮相鑒別,前者是延遲出現,後者是提前出現。
③出現繼發性ST-T改變:在R波為主的導聯上ST段下降、T波倒置;在QS波或S波為主的導聯上,ST段抬高、T波直立。
④融合波:當竇性衝動與室性逸搏的起搏點同時到達心室,各自激動心室的一部分,即產生室性融合波。室性逸搏在很少的情況下可逆傳至心房,即出現P-波。由於交接區逆傳導的速度較前傳慢,所以逆行P-波總是在QRS波之後。如有竇性P波,P-R′間期常<0.12s,說明竇性P波與室性逸搏的QRS無關,在房室交接區兩者互相幹擾形成了房室分離。
2.室性逸搏心律的心電圖特點
(1)室性逸搏心律的典型心電圖特點:
①連續3個或3個以上的室性逸搏。
②心室率多為30~40次/min:逸搏間期多數是規則的,但也有少數呈輕微不規則。
③QRS波寬大畸形:時限0.12s。
(2)對室性逸搏心律典型心電圖的詳細描述:
①室性逸搏心律的頻率:大多為30~40次/min,也可超過40次/min,也可在20次/min以下,這與起搏點部位有關。如起搏點在房室束分叉以上,心室率較快,達40~50次/min,當起搏點在房室束分叉以下時,心室率常在40次/ min以下,多為30~40次/min。在瀕死期心室率可極不穩定,常有逐漸減慢的傾向,可為10~20次/min,或小於10次/min。
②QRS波寬大畸形的程度:與起搏點的部位有關,與室性逸搏延遲出現的QRS波特點相同。
③室性逸搏心律時:逸搏周期多數是規則的,但也有少數不規則。不規則的逸搏間期可見於多源性室性逸搏心律,也可見於單源性室性逸搏心律。在臨終前,逸搏間期常呈進行性延長。可見到室性逸搏心律開始發作時頻率較慢,以後逐漸加快直至變為規則而止。有人稱此現象為“Treppe現象”。
④室性逸搏心律時:心房與心室呈各自獨立激動,形成完全性房室分離。
⑤室性逸搏心律偶爾可見到室性逸搏激動逆傳至心房形成心房奪獲。
⑥室性逸搏心律時室上性衝動(竇性或房性)可下傳與室性逸搏衝動同時激動部分心肌,形成室性融合波。
⑦在嚴重心髒病時:室性逸搏心律有可能轉變為室性心動過速、心室撲動或心室顫動、心髒停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