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埃希杆菌性胃腸炎預防
1.管理傳染源
(1)早期發現:
通過自報、互報、門診、巡診等辦法,早期發現病人。已有疫情發生的場所,對炊管人員、給水人員、食品加工銷售人員和保育人員應特別加強醫學觀察,經常了解大便情況,必要時作糞便檢查,及時發現病人和病原攜帶者。對出院患者要定期隨訪,了解大便情況,有無症狀與體征,及時檢出複發者及慢性病人。
(2)隔離與治療:
由病人或攜帶者作為傳染源的腹瀉病,病人應立即送醫院實施腸道隔離、治療。治療要及時、徹底,確已痊愈後,方可出院。隔離期間要對病人加強衛生宣教和管理,病人應遵守各項規定,自覺注意不與健康人接觸,不隨便傾倒排泄物,以防汙染環境。
2.切斷傳播途徑
(1)搞好給水衛生:
衛生部門要定期對水源水質和消毒效果進行檢查。分散式給水要選好水源,飲用水(包括夥房用水、洗漱用水)必須消毒處理。用含氯消毒劑時,要注意有效氯含量和消毒時餘氯應保持0.2~0.3mg/L。
(2)管好飲食衛生:
①經常對炊事人員進行詢問與體格檢查,發現可疑病人立即送醫院檢查處理。炊管人員工作前和飯前(包括做飯前)便後要堅持洗手,工作時穿工作服,保持整潔。炊管人員、飲食業服務人員及保育員患病後應立即離開工作崗位,待完全恢複後,方可恢複工作。
②實行分餐製,流水洗碗,碗筷各自保管,公用餐具要餐餐消毒。剩飯菜食用前要充分加熱,不吃涼拌菜與生或半生的各類食品,不購、不做、不吃黴變食物,生熟刀、板及盛放容器要分開。
(3)抓好糞便管理:
糞便、垃圾、汙水要進行無害化處理。廁所、畜圈、垃圾場等,應有專人管理,每天清掃衝刷,保持清潔衛生,無蠅無蛆。
(4)搞好環境衛生:
要經常打掃衛生、清除垃圾。門窗(包括廁所門窗)要有完好的防蠅設備。在蒼蠅活動季節,應定期噴灑藥物消滅蒼蠅。
(5)講究個人衛生:
通過衛生宣教,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做到不喝生水,不吃不潔瓜果及生冷食物,堅持飯前和便後用流水洗手。
(6)做好醫學防護:
處理病人排泄物與嘔吐物必須戴手套,接觸病人後及飯前應用肥皂、流水徹底洗手。對密切接觸者要迅速采取相應預防措施。
3.保護易感人群
加強體育鍛煉,注意勞逸結合,注意飲食、飲水衛生和個人衛生。根據當時疫情狀況,選用適當疫苗,對重點人群進行疫苗預防。戰時、搶險救災、應付突發事件可以考慮服用適當藥物預防。
4.做好衛生流行病學調查
(1)疫源地流行病學調查:
做好個案調查,查清傳染來源及可能的傳播條件,采取預防措施,防止本病擴散。腹瀉流行時,及時組織人員進行流行病學調查,查明流行原因及流行因素,采取有效措施,控製流行。
(2)接觸者管理:
生活上密切接觸者,要進行檢疫,了解健康情況,特別要注意防止汙染水源。
(3)驗便及預防服藥:
疫點所有人員自開始處理之日起每天驗便1次,連續兩天。第1次采便應在服藥前進行。預防可服以下藥物:
A.複方磺胺甲噁唑:每人2次/d,每次2片,連服3天。
B.多西環素:成人首次劑量0.2g,以後每次0.1g,1次/d,連服3天。
C.四環素:成人0.5g,每6小時1次,連服3天。
D.呋喃唑酮:2次/d,1次0.2g,連服3天。
兒童每天量按體重計算:複方磺胺甲噁唑25mg,呋喃唑酮10mg,多西環素6mg。
(4)疫點的解除:
疫區內上述措施均已落實,所有人員驗便連續兩次陰性,無續發病例或者帶菌者出現時可以解除。如無糞檢條件,自疫點處理後5天內再無新病例出現時亦可解除。在特殊情況下,如新疫區、新菌型的出現,在流行早期、港口、旅遊地、對外開放點及人口稠密地區等,可實行疫點封鎖並嚴格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