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症狀
由於5種不同類型的大腸埃希杆菌各菌型間的毒力、侵襲情況不同及機體抵抗力的差異,臨床表現亦不一致。
一類是細菌隻附著於腸黏膜上生長繁殖並產生腸毒素,通過活化腸壁細胞的腺苷環化酶,當胞內環磷腺苷(cAMP)水平升高時,可促進小腸腸液分泌亢進(LT),而ST毒素引起的腸液分泌亢進是環化鳥苷(cGMP)介導。同時腸毒素亦能損傷周圍血管的上皮,引起腹瀉,排出大量水樣便(臨床上類似霍亂樣疾病)。另一類型是細菌能侵入腸黏膜上皮細胞,大量繁殖並能產生毒性物質引起一種網狀液體溢出物流進腸腔,最後上皮細胞破裂,導致腸黏膜壞死和產生潰瘍,大便則帶膿血(臨床類似痢疾樣疾病)。主要病變以回腸為主。
1.潛伏期
短者僅數小時,大腸埃希杆菌性食物中毒,可在2小時內出現嘔吐、腹瀉。一般潛伏期為1~3天。
2.臨床表現
(1)輕型:
一般不發熱,以食欲減退、腹瀉為主要表現。每天大便3~6次不等,常呈黃色或綠色消化不良樣稀便,多呈混有少量泡沫的稀湯樣便,並伴有腹脹、腹痛及惡心。
(2)中型:
可有低熱,除具有輕型症狀外並有惡心嘔吐,腹瀉次數較頻,多呈水樣便,可有輕度脫水及酸中毒症狀。
(3)重型:
體溫呈不規則熱型,38~40℃持續數天,每天腹瀉10~20次,常為黃綠色水樣便,混有少量黏液,可有腥臭味,亦見有牛奶色或米湯樣便,與霍亂基本相似,多有惡心嘔吐,嬰幼兒常出現驚厥。由於大量吐瀉呈現明顯脫水和酸中毒症狀,可出現急性腎衰。在孟加拉國,產腸毒素大腸埃希菌(ETEG)腹瀉幼兒中約有30%出現中等或嚴重脫水,成人病例中嚴重脫水者更多,常不能與霍亂區別,若治療不及時,嬰幼兒患者可在數天內死亡。腸侵襲大腸埃希菌(EIEC)腹瀉與急性菌痢相似。腸出血大腸埃希菌(EHEC)感染的主要症狀,是血便和劇烈的腹痛。腸粘附大腸埃希菌(EAEC)引起的腹瀉呈持續性(14天),有血性便,並有發熱(38℃)和嘔吐等症狀。
3.脫水與電解質紊亂
(1)脫水:
根據體內失水程度可分為輕、中、重3度。輕度脫水眼窩稍凹陷,脈搏尚屬正常;中度脫水除眼窩、前囟凹陷外,伴有皮膚缺乏彈性,易抓起,皮膚恢複時間為2~5s,指紋皺癟,脈細數;重度脫水者發紺,皮膚抓起不易恢複,血壓下降,常出現微循環障礙,肌肉痙攣,脈微弱,出現尿少或尿閉。
(2)酸中毒:
呼吸明顯加深,CO2結合力在18mmol/L以下,口唇呈櫻桃紅色,呼吸中常有酮味,重症者出現煩躁、嗜睡、昏迷、驚厥,甚至休克。CO2結合力在11.25mmol/L以下。
(3)低鉀血症:
經補液治療後,血液濃縮現象得到糾正,尿量增加,加速血鉀的排泄,同時輸入的葡萄糖合成糖原時需將鉀移入細胞內,促使血清鉀降低而出現缺鉀症狀。明顯的低血鉀症狀多在腹瀉1周後出現,嚴重者出現軟癱甚至呼吸肌麻痹、心律失常、昏迷,可危及生命。
(4)低鈣血症:
常發生在輸血或糾正酸中毒後。患兒出現哭鬧不安、四肢肌肉緊張、手足抽搐、驚厥和腱反射亢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