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係膜腫瘤症狀診斷
一、症狀:
臨床表現依腫瘤的病理類型、生長部位、大小和與鄰近組織器官的關係而有不同的表現。症狀複雜多樣且無特征性,腫瘤較小時無症狀,多在因其他疾病開腹時偶爾發現。腸係膜囊腫多見於兒童,而腫瘤不論良性或惡性多見於成人。腫瘤發展到相當程度時才出現症狀,常見的症狀有:
1.腹塊:是最早也是最常見的症狀,腫塊可為囊性,也可為實質性,若其質較硬,表麵不光滑呈結節狀並有壓痛,常提示為惡性腫瘤。
2.腹痛:多為脹痛不適,是由於腫塊牽拉腹膜或擠壓腹內髒器所致。若腫瘤出血或自發性破裂可引起急性腹膜炎而引起劇痛。
3.發熱:多見於惡性腫瘤。許多淋巴肉瘤患者的首發症狀就是不明原因的發熱。高度惡性的軟組織肉瘤,部分壞死後繼發感染以及腫瘤毒素反應等均可導致不規則發熱或低熱。
4.便血:表示惡性腫瘤已侵犯腸管引起腸道內出血。
5.其他:如食欲不振、消瘦、貧血、乏力等一些惡性腫瘤全身反應的表現。
另外,腫瘤還可壓迫膀胱輸尿管而致腎盂積水,表現為腰酸、脹痛不適或尿頻,也可壓迫下腔靜脈或髂靜脈致腹水、腹壁靜脈曲張、下肢水腫等。少數原發性腸係膜惡性腫瘤以轉移灶的表現為其首發症狀,如轉移到肺則有胸悶、胸痛;轉移到腦則有頭痛、頭暈等。體檢時應注意腫塊的位置、質地、結節及活動度,以便確定腫塊是否位於腸係膜及其性質。一般腸係膜腫瘤活動度較大,且左右活動度大於上下活動度,有研究將腫塊的橫向活動性作為腸係膜腫瘤的一大特點。但觸診腫塊活動與否並無助於鑒別腫瘤的良惡性。生長於腸係膜邊緣的惡性腫瘤,如未發生粘連浸潤,其活動度較大,反之位於腸係膜根部的良性腫瘤,如體積較大或繼發感染引起粘連,觸診時可較固定。所以腫塊活動性大小主要取決於腫瘤的生長部位。
二、診斷:
1.腸係膜腫瘤有一部分表現為急腹症症狀和體征,有人主張將腸係膜腫瘤分為潛在型、腹塊型和急腹症型。由於腸係膜腫瘤瘤體牽拉可引起急性腸扭轉,繼發感染,破潰的瘤體可致腹膜炎,浸潤腸管可致腸穿孔、出血等,文獻報道有並發腸梗阻、腸扭轉、腸套疊、腸穿孔、破潰致腹膜炎、繼發感染和消化道出血者等。另外,乙狀結腸係膜囊腫、回腸係膜囊腫、腸係膜根部巨大囊腫同解剖部位相近或因腫瘤自身重量下墜粘連固定於盆腔或因巨大腫瘤向下延伸,易使腸係膜囊腫誤診為卵巢囊腫,當囊腫繼發感染時易使人聯想到卵巢囊腫蒂扭轉,文獻報道腸係膜囊腫誤診為卵巢囊腫者達19%。同時,也有文獻報道腸係膜腫瘤誤診為急性闌尾炎或闌尾周圍膿腫者。
2.臨床上遇到無症狀的或伴腹部出現橫向活動性腫塊伴有局部隱痛或脹痛或腸梗阻,影像學檢查顯示為與腸管關係密切的外在性腫物應考慮有腸係膜腫瘤的可能。可以選擇小腸造影、B超及穿刺細胞學等檢查來確定診斷。但由於本病少見,起病隱匿,且缺乏特異性的症狀及體征,給本病的診治帶來了一定困難,盡管影像學的發展為其診斷提供了客觀依據,但診斷符合率仍低於30%。近年來腹腔鏡較多地應用於臨床,進一步提高腸係膜腫瘤的確診率。對於成人患者,如病程較短且伴有食欲減退、消瘦、乏力等病史,腫塊較硬,表麵不平並有明顯壓痛,且移動性較差者,應多考慮為惡性腫瘤。須及時果斷的剖腹探查並取活檢以明確診斷,以免貽誤治療時機,影響預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