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便秘症狀診斷
一、症狀
1、糞便幹結:
患兒排便次數減少,糞便幹燥、堅硬,有排便困難和肛門疼痛。有時糞便擦傷腸黏膜或肛門引起出血,而大便表麵可帶有少量血或黏液。
因糞便停留於腸道內過久還可反射性地引起全身症狀,如精神食欲不振、乏力、頭暈、頭痛、食欲不振。
長期攝食不足,可發生營養不良,進一步加重便秘,形成惡性循環。
若糞便在直腸停留過久可使局部發生炎症,有下墜感。有時便秘患兒常有便意卻不能排淨,使便次增多。嚴重便秘,大便在局部嵌塞,可在幹糞的周圍不自覺地流出腸分泌液,酷似大便失禁。便秘是引起腸絞痛的常見原因。
2、腹脹、腹痛:
自覺腹脹及下腹部隱痛、腸鳴及排氣多。偶見嚴重便秘患兒常突然腹痛,開始排出硬便,繼之有惡臭稀糞排出,中醫稱之為“熱結旁流”。
3、直腸垂脫:
4、病史:
(1)喂養史:
注意食物的成分、食物的量是否適宜。
(2)排便訓練:
應詳細詢問小兒是否經過排便訓練,從多大年齡起即能有意控製排便,家長是否定時予以督促檢查、還是放任自流。
(3)是否經常使用潤滑劑或灌腸:
家長處於焦慮心情,對患兒便秘進行過多幹預,經常使用潤滑劑、導瀉劑、手指擴肛或灌腸,這些均可造成直腸反射敏感性減弱,以致雖有糞塊充脹,但不足以引起有效的神經衝動而致便秘。
(4)藥物因素:
近期有無藥物因素,如服用鈣劑、阿片製劑、抗心律失常藥物、抗膽堿劑和抗痙攣的藥物等,皆可引起便秘。
(5)精神因素:
如強迫廁所訓練的曆史,環境和生活習慣的突然改變,精神過度緊張或抑鬱,均可抑製自然排便反射。
有些患兒經常出現保留大便的行為,過度控製大便可致腸功能異常。
二、診斷:
應詳細詢問病史及排便規律,有否胃腸道伴發症狀,如腹疼、腹脹、嘔吐、生長障礙、服用藥物史等,體檢時應注意檢查會陰部,肛門周圍,進行肛門指檢、注意有否肛門裂、皮膚感染、尿布疹等。
如指檢觸及大量硬糞塊或指檢後隨之排出大量糞便,症狀隨之緩解,診斷可明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