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症狀
患兒在新生兒期和嬰兒早期多無任何異常,症狀隨生長發育逐漸出現,並且多為不可逆轉的腦損傷。通常在3-6個月時始初現症狀。1歲時症狀明顯。
患兒主要表現為智力障礙、毛發變黃、皮膚色白及四肢短小,同時身上有一種特殊的黴臭氣,尿有一種鼠臭味,有時有癲癇發作。
(1)出現喂養困難、嘔吐、表情呆滯、煩躁不安和易激惹等症狀,
(2)頭圍較小,在出生時頭發尚黑,生後數月因黑色素合成不足,頭發由黑色逐漸變為棕色或黃色,虹膜顏色變淺;
(3)皮膚逐漸變白,多數患兒麵部長出濕疹樣皮疹;
(4)尿及汗液有特殊的黴味或鼠尿樣臭味;
(5)生後3個月表現生長發育落後和智力低下,逐漸加重,半數以上病例IQ<35,僅5%患兒IQ>68。年長兒約60%有嚴重的智能障礙。
(6)2/3患兒有輕微的神經係統體征,如肌張力增高、腱反射亢進、小頭畸形等,嚴重者可有腦性癱瘓。約1/4患兒有癲癇發作,常在18個月以前出現,可表現為嬰兒痙攣性發作、點頭樣發作或其他形式。
(7)大多數有煩躁,抑鬱等精神症狀,情緒不安、精神緊張、興奮、易激惹、呈癡呆樣麵容。可出現一些行為、性格的異常,如憂鬱、多動、自卑、孤僻等。
根據不同的臨床類型,PKU可分為
1.經典型PKU(classical PKU)
95%患兒為此型。典型的臨床表現,有程度不等的智能低下,60%屬重度低下(IQ低於50)。約1/4病兒有癲癇發作。患者頭發、皮膚顏色淺淡,尿液、汗液中散發出鼠臭味,伴有精神行為異常。血Phe濃度>1200μmol/L(20mg/dl),尿FeCl3和DNPH試驗強陽性。
2.中度型PKU(moderate PKU)
臨床表現相對較輕,實驗室檢查結果同經典型PKU,但是血苯丙氨酸在360~1200μmol/L,患兒對治療反應較好,血苯丙氨酸濃度較經典型患者易控製。
3.輕型PKU(mild PKU)
臨床表現較輕或者無症狀,血苯丙氨酸小於120~360μmol/L,見於極少數新生兒或早產兒,或者苯丙氨酸羥化酶殘餘酶活性較高者。不造成明顯的神經係統傷害。
4.四氫生物蝶呤(BH4)缺乏症
又稱非經典型PKU或惡性PKU,由於PAH輔助因子BH4缺乏所致。患兒除了有典型PKU表現外,神經係統表現較為突出,如軀幹肌張力下降,四肢肌張力增高,不自主運動,震顫,陣發性角弓反張,頑固性驚厥發作等。1%~3%患兒於1歲時發生嚴重的腦損害。
二、診斷
本病為少數可治性遺傳代謝病之一,應力求早期診斷與治療,以避免神經係統的不可逆損傷。由於患兒在早期不出現症狀,因此,必須借助實驗室檢測。化驗患兒血苯丙氨酸濃度增高,因為體內苯丙氨酸不能正常地轉化成酪氨酸,尿中出現苯丙酮酸。
BH4缺乏症者單獨用低苯丙氨酸飲食治療可使血苯丙氨酸濃度下降,但神經係統的症狀仍呈持續性進展。該病的發生率占PKU的10%左右,因此對所有高苯丙氨酸血症都應進行常規鑒別診斷。CT和MRI檢查可見進行性腦萎縮。診斷主要依靠HPLC測定尿中新蝶呤(N)和生物蝶呤(B)。如因6-丙酮酰四氫蝶呤合成酶(PTPS)缺乏時所致的BH4缺乏症,尿中新蝶呤明顯增加,N/B增高,B%<10%。如為二氫蝶呤還原酶(DHPR)缺乏時,N正常,B明顯增加,N/B降低,B%可增高。三磷酸鳥苷環化水解酶(GTPCH)缺乏者,尿中N和B均非常低,N/B正常。因特異性酶的測定較為複雜困難,可進一步作BH4負荷試驗以助診斷。
在PKU的典型症狀出現以後,診斷並不困難,但已為時過晚,因已失去預防腦損傷的時機。必須強調症狀前診斷,即在宮內或新生兒早期確診。我國有些城市正在開展對全部新生兒作PKU普遍篩查,以及時發現所有PKU嬰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