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急性小管間質性腎炎一般治療
感染性急性小管間質性腎炎西醫治療
一、藥物治療
本病治療目的在於盡快控製炎症反應,防止纖維化的發生。治療原則包括:尋找並除去病因,切斷致病因素的來源;積極控製感染,阻止致病因素對腎髒的進一步損害;維持足夠的尿量和水、電解質、酸堿平衡,防治腎功能惡化;如有腎功能不全,應早期進行血液淨化治療。根據病因製定相應的治療方案,感染所致的急性間質性腎炎,宜用敏感抗生素積極控製感染;值得注意的是,要嚴密觀測藥物的副作用,以防發生新的過敏和腎毒性。多數病例在全身或局部感染控製以後腎髒病變得到緩解。以急性腎盂腎炎為病因的ATIN,治療應選用血濃度較高的抗生素。在病變進展為慢性間質性腎炎、間質纖維化、小管萎縮和殘餘腎時,病情已進入慢性腎功能衰竭期,此時以對症治療為主,並應積極預防和治療反複發作的感染。
1.病因治療
各種感染性疾病所致的急性間質性腎炎,均宜積極治療原發病。間質性腎炎常因原發病的好轉而好轉、加重而加重。積極抗感染和對症治療,能有效緩解病情。大多數急性間質性腎炎去除病因後,腎髒可以完全恢複正常。有人認為,急性間質性腎炎發病後2周內即行有效治療,血肌酐水平最終常可降至88.4μmol/L;而3周後方明確診斷再進行治療,則血肌酐有的隻能降至265.2μmol/L。急性間質性腎炎延誤診治可導致不可逆的慢性間質纖維化,最終發生尿毒症。因此,早期正確的診斷並進行及時有效的治療,是非常重要的。而治療的關鍵就是去除病因。有的甚至隻需去除病因,病情就可自然緩解。
2.抗感染
針對感染所致的急性間質性腎炎,尤其是急性化膿性間質性腎炎,應積極抗感染治療。其原則是合理選擇抗菌藥物,即以最少的不良反應、最低的治療費用、取得最好的治療效果。具體選擇包括:
(1)對致病菌敏感的藥物:培養結果未出來之前,宜選用對革蘭陰性杆菌有效的抗生素,因急性化膿性間質性腎炎大多由大腸埃希杆菌引起,宜選擇有效殺菌劑。
(2)在尿和腎內藥物濃度較高的抗生素:腎盂腎炎是腎實質的深部感染,抗菌藥在尿內和血中要有較高的濃度,才能使腎內達到有效濃度。
(3)對腎髒毒副作用少的抗菌藥物:盡可能避免使用腎毒性抗生素,特別是對腎功能不全者,尤應注意。使用β-內酰胺類抗生素前,必須做皮膚藥敏試驗。有藥物過敏史的患者,用藥要謹慎,以免發生藥物性急性間質腎炎。
(4)嚴格掌握聯合用藥指征:避免用相互有拮抗作用或毒性疊加作用的藥物。聯合用藥隻適應於單一藥物治療失敗、嚴重感染、混合感染以及有耐藥菌株出現的情況。
(5)確定治療療程:如急性化膿性間質性腎炎,多采用14天療程。中等度的急性化膿性間質性腎炎,可口服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複方新諾明)2片/次,2次/d以及碳酸氫鈉1g/次,2次/d;或口服氧氟沙星(氟嗪酸)0.2g/次,2次/d。嚴重感染者宜靜脈給予抗生素,可用氨苄西林(氨苄青黴素)3g/次,每8~12小時1次;或頭孢噻肟(Cefotaxime)2g/次,每8小時1次;或頭孢呱酮(Cefoperazone)2g/次,每8~12小時1次;或頭孢曲鬆(頭孢三嗪)(Ceftriaxone)1g/次,每12~24小時1次。
3.注意休息和補充營養
急性間質性腎炎,無論是否並發急性腎衰竭,均要注意休息。同時既要加強營養,又要避免可能致敏的蝦、蟹等動物蛋白的攝入。多給予低蛋白高熱卡飲食,低蛋白飲食可減輕腎單位的負荷,高熱卡可減少體內蛋白質的分解。
4.注意維持水、電解質、酸堿平衡
急性間質性腎炎並發的急性腎衰竭,相當一部分是非少尿型的,注意攝入適量的水、鈉、鉀,避免脫水對腎髒的進一步損害,維持水、電解質、酸堿平衡,是非常重要的。可根據血容量及血生化指標,調整每天輸液的質和量,量出為入,保持足夠的尿量。
5.其他支持治療
包括口服雙嘧達莫、維生素E;靜脈點滴三磷腺苷、肌苷等;合並尿少水腫而又不能進行透析治療時,可用呋塞米或布美他尼(丁尿胺)等利尿藥以及血管活性藥。維生素E可促進依前列醇的合成,抗血小板凝聚和擴張血管,改善腎血流量;雙嘧達莫及丹參均能抑製凝血,丹參還能調節腎髒的血流動力學,改善微循環;三磷腺苷能刺激腎髒合成前列腺素,提高細胞內三磷腺苷含量,保證細胞的正常功能和存活;呋塞米與多巴胺合用,可加強利尿和利鈉效應,使腎小管阻塞緩解,降低管內壓,增加腎小球濾過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