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經期尿失禁一般治療
絕經期尿失禁西醫治療
一、藥物治療
(1)α-腎上腺素能激動劑:尿道主要受α-腎上腺素交感神經係統支配。
(2)雌激素替代:對雌激素低下婦女用雌激素替代治療是很重要的,尤其是絕經後婦女。單用雌激素替代治療可以緩解10%~30%的絕經後張力性尿失禁症狀,還可以減輕尿急等其他泌尿道症狀。雌激素治療可以聯合α-腎上腺素能激動劑增加治療效果。陰道內給雌激素比口服給藥見效快,但從保持療效來說,兩者是一樣的。
二、其他治療:
輕、中度壓力性尿失禁患者可考慮非手術治療,非手術治療也可用於手術治療前後的輔助治療。
(1)盆底肌肉鍛煉(PFME):又稱為Kegel運動。Kegel首先發現反複收縮恥骨尾骨肌可以增強盆底肌肉組織的張力,減輕或防止尿失禁。方法為做縮緊提肛肌的動作,每次收緊不少於3s,然後放鬆。連續做15~30min,每天進行2~3次;或每天做Kegel運動150~200次,6周為1個療程。30%~40%的病人會有不同程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病人收縮提肛肌的情況可以通過在收縮時將兩指尖放在陰道中來評價,指尖受到側方壓力說明肌肉收縮。可以將陰道壓力計、陰道重物、球形導管放入陰道的方法提高觸覺敏感性,增強盆底運動的效果。Kegel運動的效果與運動的熟練程度有關。盆底運動可將長收縮與短收縮結合起來,鍛煉慢收縮與快收縮的肌肉纖維。Elser對181例Kegel運動8周後行尿動力學參數評價,發現對最大尿道關閉壓、壓力傳導率、尿道旋轉角度、第一尿感膀胱容量和最大膀胱容量均無影響,認為起盆底肌肉鍛煉臨床有效,但機製不明。
(2)膀胱訓練:膀胱訓練為指導病人記錄每天的飲水和排尿情況,填寫膀胱功能訓練表,有意識地延長排尿間隔,最後達到2.5~3h排尿1次,使病人學會通過抑製尿急,延遲排尿。此法要求病人無精神障礙。對有壓力性尿失禁和逼尿肌不穩定的混合性尿失禁有一定療效。
(3)佩帶止尿器:止尿器是由矽橡膠材料製成,形狀像帽子,直徑3.0cm,高2.5cm,中間乳頭直徑0.5cm以下。將乳頭對準尿道外口,靠乳頭產生的微弱負壓,並用藥膏將外緣密封。其作用是乳頭產生的負壓將尿道外口黏膜和遠端尿道吸入並使之對合,同時對尿道遠端組織起穩定及支托作用。文獻報道主觀治愈率為20%,49%壓力性尿失禁病人的症狀有明顯改善。止尿器也有置於尿道內的,效果優於外置止尿器,但易引發尿路感染。
物理療法-電刺激 盆底電刺激通過增強盆底肌肉力量,提高尿道關閉壓來改善控尿能力。每次20min,一周2次,6周為1個療程。有效率為30%左右。
(1)作用機製:電刺激盆底及尿道周圍橫紋肌收縮,增加尿道功能長度和尿道壁張力,增加膀胱尿道後角度和縮小尿道內徑。並由於盆底肌肉受刺激後的反射作用,能抑製逼尿肌的無抑製性收縮和增加膀胱容量。電刺激作用的過程首先作用於陰部神經,使之興奮,再使肌肉收縮,並不能直接使肌肉收縮,因此,陰部神經已有損害時,行盆底肌肉電刺激對尿失禁並無治療作用。
(2)適應證:壓力性尿失禁,膀胱頸或尿道修複手術後尿失禁,上運動神經性膀胱的尿失禁。
(3)禁忌證:
①絕對禁忌證:上尿路功能不良,嚴重輸尿管反流,膀胱容量小於150ml,殘餘尿量大於100ml。
②相對禁忌證:電刺激時尿道壓力改變及尿路感染。
(4)類型及使用:通過感應電流,使盆底肌肉收縮,電刺激器的電壓9V,脈衝20~200min/s,電流強度以病人耐受為度。分為肛門電極、陰道電極、植入電極,對於難治性衝動型尿失禁,神經調節可以產生明顯緩解,通過刺激下位骶神經根,刺激電極置於第三骶孔處皮膚,可產生膀胱逼尿肌抑製。這是目前條件下治療尿失禁相對較新的技術。對於沒有明顯盆底脫垂、衝動型尿失禁、功能性排空障礙及神經源性膀胱、尿道功能失調的輕、中度SUI患者,物理療法能達到一定的治療效果。
①陰道、肛門電極:啟動電源刺激至病人感到肌肉收縮或疼痛為止,有尿意或排便感時關閉。
②植入電極:適用於陰道、肛門刺激雖有效,但發生以下情況時應用:腹部痙攣、腹瀉;病人無法耐受長期使用;未能完全控製尿失禁。
(5)療效:使用6~12周症狀改善,6個月達最佳治療效果,70%~80%患者病情改善;40%~50%患者對治療結果十分滿意,20%患者完全治愈,以壓力性尿失禁效果最佳。
(6)並發症:局部異物反應、潰瘍、穿孔等。
手術治療: 根據尿失禁的不同類型選擇不同的手術治療方法。
(1)經恥骨後膀胱尿道懸吊術:
①作用機製:通過恢複膀胱頸及尿道在恥骨後的正常位置,增大尿道後角,伸長尿道,增強尿道阻力,以糾正尿道運動過強所致的尿失禁,這類手術能夠糾正中度膀胱膨出,對於重度膀胱膨出的患者,手術後可能導致排尿障礙。
②手術指征:膀胱頸抬高試驗陽性者或膀胱尿道造影在腹壓增加時膀胱頸位置低於正常者。
膀胱尿道造影僅尿道後角消失的第一型壓力性尿失禁或除尿道後角消失外,尿道斜傾角也大於45°的第二型壓力性尿失禁者,需伸長尿道者。
複發問題:無論采取何種手術方式,複發率都隨術後時間的推移而增加,這是由於年齡和影響發病機製的新病理情況的出現所引起的。Demirci對65例的5年前瞻性研究和155例的5年回顧性研究發現,壓力性尿失禁患者術後複發除與有前次有糾正尿失禁的手術史有關外,還與不適當的抬高膀胱頸和膀胱穩定性有關(Demirci,1999)。Moore對33例壓力性尿失禁手術失敗(17例為開腹恥骨後懸吊術、11例為縫針法懸吊術、5例為懸吊帶術)行腹腔鏡下Burch手術,32例(97%)完全在腹腔鏡下完成。3例發生並發症:2例為膀胱損傷,1例腸管漿膜損傷。術後平均隨訪18.6個月,治愈率為90%。Azam等報道對壓力性尿失禁手術失敗的67名患者行TVT手術,術後1年治愈率為81%,6%為明顯改善,另13%為無效。並未發現嚴重的並發症和術後病率,認為TVT手術對複發的張力性尿失禁治療有效。
一次手術失敗增加了再次手術失敗及術後並發症發生的可能性。術者一定要摒棄可以先做簡單易行的手術,待失敗或複發時再行複雜手術的觀點。應在首次手術時即選擇可達最優效果的術式。
(2)經陰道修補術:
①作用機製:是治療壓力性尿失禁較早采用的一種手術治療方法,主要通過尿道折疊增強膀胱頸及尿道後壁的力量,以治療壓力性尿失禁合並膀胱膨出。
②手術指征:膀胱頸位置正常,尿道長度正常,尿道後角消失的第一型壓力性尿失禁或尿道後角消失的尿道傾斜角大於45°的第二型壓力性尿失禁並伴陰道前壁膨出者。
③並發症:與所有的手術治療一樣,懸吊術可產生一些並發症,如出血、感染、深靜脈血栓、肺栓塞、膀胱損傷、輸尿管與尿道損傷、膀胱不穩定性增加以及輸出道不暢導致尿瀦留、過度糾正或膀胱頸懸吊過高是常見排尿不暢的原因,恥骨陰道肌懸吊可導致5~10%病例發生長期尿瀦留,因此患者術後需作好間歇留置導尿管的準備。人工合成吊索材料的運用,也與較高的感染率及尿道糜爛有關。
(3)人工尿道括約肌及尿道周圍膠原注射:
①作用機製:在尿道周圍注射膨脹劑以增強尿道厚度,並保持尿道閉合及增加流出道阻力。
②手術指征:患者具有較低的漏尿腹內壓,最好<65cmH2O,並具有正常的膀胱功能及足夠的盆底支持。尤其適合於不能耐受或不願接受手術治療的老年患者。
絕經期尿失禁辨證論治
絕經期尿失禁中醫治療
一、中醫偏方
腎氣虛寒
證候:小便不禁,隨時自遺,小便頻而清長,畏寒背冷,四肢不溫,麵色[白光]白,倦怠
乏力,膝腰酸軟,兩足無力,或滑精早泄,陽痿,舌淡胖有齒痕,苔薄白、脈象沉細無力。
治法:溫腎固澀。
主方:鞏提丸合濟生菟絲子丸
用法:
加減:氣虛明顯加人參;若下焦虛冷好轉,應減少溫補腎陽之品,可在縮泉丸的基礎上加菟
絲子、補骨脂、肉蓯蓉。
肺脾氣虛
證候:小便不禁,次數較頻,咳嗽氣喘,神脾氣怯,四肢乏力,納減便溏,小腹時有墜脹,
舌質淡紅,苔薄白,脈細軟無力。
治法:健脾補肺。
主方:不中益氣湯加味
用法:
加減:若困睡不醒,加菖蒲、遠誌清心醒神,兼以化痰濕;若大便溏泄者,加炮薑以溫脾祛
寒止瀉;咳喘有痰者,加法夏、陳皮、枇葉、白果、款冬。
肝腎陰虛
證候:小便不禁,尿少短澀黃,頭暈耳鳴,腰酸腿軟,形體瘦弱,或兩顴潮紅,五心煩熱,
夜寐欠佳,大便幹結,舌紅少苔,脈弦細數。
治法:滋補肝腎,佐以固澀。
主方:大補陰丸加減
用法:
加減:尿短澀不暢,可加土茯苓、半枝蓮、魚腥草清熱濕;低熱寐差加地骨皮、丹皮、酸棗
仁、遠誌清虛熱、安神。
證候:小便不禁,尿短黃澀,滴瀝不暢,尿道灼熱,刺痛,少腹重墜,腰酸低熱,口苦口幹
,舌紅苔黃膩,脈細滑數。
治法:滋補肝腎,佐以固澀。
主方:大補陰丸加減
用法:
加減:尿短澀不暢,可加土茯苓、半枝蓮、魚腥草清熱濕;低熱寐差加地骨皮、丹皮、酸棗
仁、遠誌清虛熱、安神。
下焦蓄血
證候:小便不禁,滴瀝不暢,小腹脹滿隱痛,或觸及塊物。苔薄,舌質淡黯,或有紫斑、脈
澀或細數。
治法:活血化瘀。
主方:少腹逐瘀湯
用法:
加減:夾瘀熱者,加山梔、黃連清熱;氣滯腹痛加柴胡、枳殼、白芍、元胡行氣止痛;氣虛
者加黨參、黃芪、淮山藥、茯苓健脾益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