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並病毒性肝炎一般治療
妊娠合並病毒性肝炎治療
原則上與非孕期病毒性肝炎相同。但應警惕妊娠晚期肝功能惡化,轉為重症肝炎。
(一)一般處理肝炎急性期應臥床休息
飲食宜清淡,對有膽汁鬱積或肝昏迷患者,應限製脂肪及蛋白質的攝入,必要時靜脈輸液,以保證液體和熱卡的補充;注意糾正水和電解質的紊亂,維持酸鹼平衡;禁用對肝功能有損害的藥物,如氯丙嗪、巴比妥類等。
(二)保肝治療給予大量維生素和葡萄糖,
如維生素B1、B6、B12、C、K等。維生素C能促進肝細胞增生,改善肝功能,每日補充600mg。維生素K有促進凝血酶原、纖維蛋白原及一些凝血因子的合成作用,對重症患者,每日肌注維生素K110mg。三磷酸腺苷(ATP)、輔酶A和細胞色素C等,有促進肝細胞代謝的作用。血製品如新鮮血、血漿和人體白蛋白等,可以糾正血內低蛋白,改善凝血功能,起到保肝作用。對於慢性肝炎患者,亦可選用具有去脂作用的藥物,如膽鹼、肌醇、肝寧、肝樂和複方磷酸脂酶等。近來有人報道幹擾素和幹擾素誘導劑,能抑製肝炎病毒在體內的複製,對減少或消除體內病毒抗原有一定作用。劑量每次1~2mg,肌注,每周2次,2~3個月為一療程。
(三)重症肝炎的急救處理由內科產科醫生共同處理
首先應適當控製飲食,每日蛋白質攝入量限製在0.5g/kg以下,給予大量葡萄糖,每日200~300g,同時給予多種維生素。為減少肝細胞壞死,促進肝細胞再生,有人主張高血糖素-胰島素聯合療法,將高血糖素1~2mg加胰島素4~8U,溶於5%葡萄糖250ml,靜脈滴注,每日1次。及時防止和治療肝性昏迷非常重要。出現前驅症狀或發生肝昏迷時,每日靜滴穀氨酸鈉或其鉀鹽23~46g、精氨酸25~50g,或Υ-氨酪酸2~6g,以降低血氨,改善大腦與腦幹的功能。多巴胺的前體物左旋多巴,可以通過血腦屏障,進入腦組織內衍化為多巴胺,供給正常的神經傳遞介質,改善神經細胞的功能,促進意識障礙的恢複。一般開始以左旋多巴0.1g, 靜脈滴注,以後每12小時增加0.05g,直至神誌明顯好轉再逐漸減量。肝昏迷時間長或因腎功損害有水、鈉瀦留時,容易發生腦水腫。可用25%山梨醇250ml或20%甘露醇200ml,靜滴,每6~8小時一次,並酌情應用皮質類激素,如地塞米鬆等。重症肝炎時,容易並發彌漫性血管內凝血和急性腎功能衰竭,其防治措施。
(四)中止妊娠問題
妊娠期急性病毒性肝炎是否需要終止妊娠,意見尚不一致。有的作者強調,進行中止妊娠手術可因創傷、出血等,加重肝髒負擔,使病情惡化,因此主張保守觀察。我們同意有些作者的看法,妊娠與病毒性肝炎之間,互有不利的影響,妊娠12周以前,應在積極治療肝炎的同時,施行人工流產術為宜。中、晚期妊娠罹病者,手術引產危害較大,一般不宜終止妊娠。但對個別重症患者,經各種保守治療無效,病情繼續發展時,亦應考慮終止妊娠。
(五)分娩期及產褥期的處理重點
是防治出血與感染。有人主張於妊娠近預產期1周,每日肌注維生素K120mg,臨產後再加用20mg靜脈注射。分娩期要配好新鮮血,做好搶救休克及新生兒窒息的準備。並盡量爭取陰道分娩,必要時行助產手術,縮短第二產程。產時留新生兒臍血作肝功能及抗原測定。產後要防止胎盤剝離麵嚴重出血,及時使用宮縮劑、補液和輸血。有人推薦應用催產素10~20U靜滴,個別病例用至80U,維持12~24小時。如有產科指征需要剖宮產時,應在做好輸血等準備下進行;若患者在肝素治療的過程中臨產而必須剖宮產時,最好停用肝素4小時後施行,以免發生難以控製的傷口滲血,造成不良後果。產後感染是促使病情惡化的一個重要因素,應大劑量靜脈滴注對肝髒影響小的廣譜抗生素,如氨苄青黴素、鄰氯青黴素、先鋒黴素和琥珀酰氯黴素等。
(六)新生兒的處理嬰兒出生後
,應立即隔離護理4周。因產婦母乳內多半含有肝炎病毒,不宜哺乳。產後回奶,不宜服用雌激素,以免損害肝功能。目前有人對產婦HbsAg陽性的新生兒,肌注抗乙型肝炎表麵抗原的免疫丙種球蛋白,對預防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有一定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