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脈阻塞或狹窄視網膜病變一般治療
1.動脈阻塞或狹窄視網膜病變西醫治療
一、治療
根據頸內動脈阻塞程度和不同階段進行治療早期如一過性黑矇或症狀較輕,可試用抗凝劑和抗血小板聚集劑如阿司匹林等有一定幫助。較重病例僅有頸動脈狹窄,或血栓形成時間不長尚無粘連或未進展至顱內段時,可作頸內動脈內膜切除術,切除有病的一段動脈並進行吻合,有一定效果。Countee作這種手術11例,其中10例症狀消除,另有4例未做手術的患者僅用抗凝劑,症狀也有緩解。如已產生新生血管及青光眼可做視網膜全光凝或試行睫狀體冷凍或周邊視網膜冷凍等治療。
二、預後
解除頸動脈阻塞因素可以使症狀消除,出現嚴重並發症如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則視力預後不良。
動脈阻塞或狹窄視網膜病變辨證論治
2.動脈阻塞或狹窄視網膜病變中醫治療
中醫按視網膜病變分為單純期、增殖前期,增殖期,分別進行辨證論治。
Ⅰ.單純期
主要眼底改變:視網膜毛細血管瘤出現,淺層小出血點,散在的硬性白斑及局部視網膜輕度水腫。
陰虛燥熱型
【證見】 眼症如上。全身有煩渴多飲,小便頻數,或消瘦善饑。舌暗紅少苔,脈細數。
【治法】 養陰清熱。
【方藥】
1.主方二冬湯(張仲景《傷寒論》)加減
處方:麥冬15克,天冬15克,天花粉20克,知母10克,黃芩10克,沙參20克,葛根20克,生地黃20克,山藥15克,甘草6克。水煎服。
若口渴多飲甚,加石膏,石斛。大便秘結者,加大黃。視網膜血管迂曲明顯者,加丹參、茺蔚子。眼底出血者,加白及、旱蓮草。
2.中成藥
(1)番石榴葉片,飯前1~2小時服,每次6—12片,每日3次。
(2)知柏地黃丸、麥味地黃丸,口服,每次6克,每日2次。
3.單方驗方
(1)天花粉15。20克,山藥、葛根各20克,玉竹、楮實子、生地黃、白芍、丹參、山茱萸、蕎麥葉各15克,炒大黃6克。(餘楊桂驗方)
(2)降糖明目膠囊,每次4粒,每日3次,1個月為1個療程,連續2個月。(秦裕輝《中國中醫眼科雜誌》1995.3)
氣陰兩虛型
【證見】 眼症如上。全身見消渴多飲,形體消瘦,疲乏無力,氣短懶言。舌暗紅少苔,脈細數無力。
【治法】 益氣生津,滋陰補腎。
【方藥】
1.主方生脈散(《李杲《內外傷辨惑論》)合六味地黃湯(錢乙《小兒藥證直訣》)加減
處方:太子參20克,麥冬15克,五味子10克,熟地黃20克,山藥15克,牡丹皮10克,澤瀉10克,黃芪20克,天花粉15克,山茱萸15克。水煎服。
若潮熱、盜汗者,加糯稻根、知母、黃柏。失眠者,加女貞子、旱蓮草。網膜水腫、滲出者,加雞內金、炒山楂、浙貝母。四肢不溫,小便清長者,加製附子、桂枝。
2.中成藥參照“白澀症”肝腎陰虛型中成藥。
Ⅱ.增殖前期血絡瘀阻型。
【證見】 單純期因血糖長期控製不良或本身失治,致眼底出血增多,毛細血管瘤增多,軟性白斑增多或反複出現,網膜水腫明顯,靜脈粗細不均。視力障礙。
【治法】 養陰清熱,止血活血。
【方藥】
1.主方十灰散(葛可久《十藥神書》)合二至丸(汪昂《醫方集解》)加減
處方:旱蓮草20克,女貞子15克,大薊10克,小薊10克,荷葉炭10克,側柏葉15克,白茅根15克,炒大黃lO克,牡丹皮15克,山藥15克,黃芪20克。水煎服。
若網膜出血初起,血色鮮紅,加仙鶴草、白及、三七末(衝)。出血日久不吸收者,加紅花、桃仁、丹參。網膜滲出反複出現者,加浙貝母、山楂、雞內金、法半夏、蒼術。網膜水腫明顯者,加澤瀉、薏苡仁。神疲乏力者,加黨參、白術。
2.中成藥參照“視網膜靜脈周圍炎”之中成藥。
Ⅲ.增殖期 氣陰兩虛,痰瘀互結型
【證見】 除具有氣陰兩虛型的全身症外,視網膜出現新生血管,網膜及玻璃體反複出血和滲出。逐漸形成機化增殖,甚至出現視網膜脫離。視力嚴重障礙,甚至失明。
【治法】 養陰扶正,祛瘀散結。
【方藥】
1.主方 四物湯(陳師文等《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加味
處方:生地黃15克,當歸lO克,川芎6克,赤芍15克,丹參15克,茺蔚子15克,黃芪30克,雞內金10克,山藥20克,浙貝母15克,昆布10克,海藻10克。水煎服。
若視網膜機化增殖嚴重者,酌加牡蠣、玄參、海蛤粉。視網膜及玻璃體陳舊瘀血久不消退者,加重活血藥用量。顏麵、下肢浮腫者,加玉米須、茯苓。腰膝酸軟,陽痿早泄者,加杜仲、金櫻子、熟附子。
2.中成藥
(1)血栓通膠囊,口服,每次2粒,每日3次。
(2)川芎嗪片,口服,每次100毫克,每日3次。
(3)以上藥物注射液肌肉注射或靜脈滴注,參見“視網膜中央靜脈阻塞”中成藥(1)、(2)。
(4)選服杞菊地黃丸、石斛夜光丸、補中益氣丸、腎氣丸。
3.單方驗方(餘楊桂驗方)
處方:黃芪、珍珠母、鱉甲、生牡蠣各30克,山藥25克,海蛤粉、昆布、海藻各15克,蒼術、川芎、浙貝母各12克,紅花lO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