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房棘球蚴病一般治療
治療主要靠手術,故應爭取早期診斷,應爭取在壓迫症狀或並發症發生前施行。許多病人直到出現明顯症狀如肝硬化、黃疸和門脈高壓才就診時往往已錯過手術根治時機。
(1)術時應先用細針將囊液抽去 ,慎防囊液外溢,然後將內囊摘除。內囊與外囊僅有輕度粘連,極易剝離,常可完整取出。在手術摘除包蟲內囊之前,向囊內注入2%甲醛(福馬林)、0.01%過氧化氫、1%碘劑、0.05%次氯酸或25%甘油等可起到殺死原頭蚴的作用,後4者的療效較甲醛為佳,過氧化氫及甘油的毒性也較低微。
(2)用甲苯達唑(甲苯咪唑)每日40—200mg/kg,共16—48周治療包蟲病,患者均能耐受;但有人在應用藥物3個月後,取囊液作動物接種,仍獲陽性結果,故認為本品口服後血濃度低,療效尚難定論,目前隻作為手術療法的輔助治療。
(3)阿苯達唑(丙硫咪唑)在組織中與包蟲囊內的濃度高,每日10—40g/kg,分2次口服,30d為一療程,其療效尚滿意。
多房棘球蚴病辨證論治
一、中醫偏方
1.包蟲受累於肝
症狀體現:右上腹緩起無痛性腫塊,按之堅韌、光滑,有囊樣感,伴脘腹痞脹,右脅下悶痛,舌邊可有瘀點,苔白,脈弦澀。
功能主治:殺蟲疏肝、軟堅散結。
方劑:柴胡疏肝散。加雷丸、檳榔、土鱉蟲、炒山甲等。
2.包蟲受累於肺
症狀體現:幹咳陣作,久而不止,胸滿胸悶,或時時咯血,短氣息促,咽幹口燥,胸部x線檢查發現肺部圓形或多環形、邊緣清晰而光滑的腫塊,舌紅少苔,脈細數。
功能主治:殺蟲肅肺、潤燥止咳。
方劑:蔞貝養營湯加雷丸、檳榔、露蜂房等。
3.包蟲受累於肺
症狀體現:頭痛較劇,固定不移,顱骨隆凸,嘔吐不止,或癇病發作,突然昏仆,四肢抽搐,口吐白沫,或為截癱等,舌淡苔白滑,脈弦滑。
功能主治:殺蟲降逆、熄風化痰。
方劑:半夏白術天麻湯加懷牛膝、代赭石、雷丸、檳榔等。
4.殺蟲止癢法
蟯蟲散:使君子、大黃,二者8∶1劑量,研為細麵,每次1~1.5g,每日 3次,每次飯前服,5~6天一個療程,可連用1~2療程。若下焦濕熱,可用蒼術、黃柏、苦參、百部、地膚子等藥內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