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道蛔蟲

  蛔蟲病是最常見的腸道寄生蟲病。傳染源是蛔蟲病患者和感染者。大量的蟲卵隨患者糞便排出,汙染蔬菜及泥土,在適宜的溫濕度下,約經2周,發育為成熟蟲卵。成熟蟲卵經口到胃,大部分被胃酸殺死,少數進入小腸孵化發育為幼蟲。幼蟲鑽入腸粘膜,經淋巴管或微血管入門脈、肝髒、下腔靜脈而達肺;在肺內脫皮後形成1毫米左右的幼蟲。幼蟲穿過微血管經肺泡、支氣管、氣管上升至咽,然後再被吞入胃,此即構成蛔蚴移行症。蛔蚴到達小腸後發育為成蟲。自吞食蟲卵至成蟲成熟約需75天,在小腸內生存期約為1-2年。

目錄
1.腸道蛔蟲的發病原因有哪些 2.腸道蛔蟲容易導致什麼並發症 3.腸道蛔蟲有哪些典型症狀 4.腸道蛔蟲應該如何預防 5.腸道蛔蟲需要做哪些化驗檢查 6.腸道蛔蟲病人的飲食宜忌 7.西醫治療腸道蛔蟲的常規方法

1腸道蛔蟲的發病原因有哪些

  傳染源是蛔蟲病患者和感染者。大量的蟲卵隨患者糞便排出,汙染蔬菜及泥土,在適宜的溫濕度下,約經2周,發育為成熟蟲卵。成熟蟲卵經口到胃,大部分被胃酸殺死,少數進入小腸孵化發育為幼蟲。蛔蟲進入膽囊管或肝內膽管時,可繼發細菌感染而引起急性化膿性膽囊炎、膽管炎或急性出血壞死型胰腺炎。

2腸道蛔蟲容易導致什麼並發症

  一、膽道蛔蟲病

  1、阿托品氯丙嗪或杜冷丁解痙鎮痛;

  2、腹痛緩解後再進行驅蟲治療;

  3、及時采用青黴素,鏈黴素等抗生素控製膽道感染。

  二、蛔蟲性腸梗阻

不完全性腸梗阻者先用內科治療包括鎮靜,解痙,止痛及胃腸減壓,待腹痛緩解後再進行驅蟲,服用豆油或花生油80-150ml(兒童60ml)可使蛔蟲團鬆解,緩解症狀,症狀消失後1-2天再驅蟲,氧氣療法也可使蛔蟲鬆解,出現完全性梗阻時,應手術治療。

3腸道蛔蟲有哪些典型症狀

  小腸中有少數蛔蟲感染時可無症狀。

  大量感染而引起疾病稱蛔蟲玻腸道蛔蟲常引起反複發作的上腹部或臍周腹痛。由於蟲體的機械性刺激及其分泌的毒物和代謝產物可引起消化道功能紊亂和異性蛋白反應,如納差、惡心、嘔吐、腹瀉和蕁麻疹。兒童嚴重感染者,可引起營養不良、精神不安、失眠、磨牙、夜驚等。腸內蛔蟲一般處於安靜狀態,但受到各種刺激(如高熱、消化不良、驅蟲不當等)後易使蛔蟲騷動及鑽孔,可引起嚴重的並發症。

4腸道蛔蟲應該如何預防

  1、蛔蟲症是兒童時期最常見的腸道寄生蟲病之一。該病常可影響孩子的食欲和腸道的消化、吸收功能,妨礙孩子的生長發育,並且可產生較多的並發症,嚴重時還可危及生命。所以,不可將蛔蟲症僅僅視為兒童的小毛病,而應采取積極的防治措施。

  2、蛔蟲的成蟲多寄生在人體的腸道內,其蟲卵通過大便排出。食物或手被蟲卵汙染後,即可經口感染麵恿蛔蟲症。蟲卵在腸道內發育成成蟲,便會引起孩子出現一係列的症狀,如腹痛、食欲不佳、惡心、嘔吐、輕度腹瀉或便秘等等。

  3、其中腹部疼痛的程度多不太嚴重,常為陣發性的臍周或臍稍上方部位隱痛,可反複發作,但持續時間不定。有時在饑餓狀態下,孩子腹痛可較為明顯。

  4、部分患有腸道蛔蟲症的孩子,可出現精神、神經症狀。如精神萎靡或興奮不安、頭痛、易怒、睡眠不佳、磨牙、易驚等等。這是由於蟲體的代謝產物或崩解物被吸收至血液中所造成的。嚴重的腸道蛔蟲症患兒還可繼發營養不良、貧血、發育遲緩以及智力發育欠佳等情況。

  5、蛔蟲有遊走鑽孔的習性。當腸道內蛔蟲過多或在孩子發生高熱、消化不良、以及驅蟲不當等情況時,可使蛔蟲產生騷動,從而可引起蛔蟲性腸梗阻、膽道蛔蟲症、蛔蟲性闌尾炎、腹膜炎以及蛔蟲性肝膿腫等嚴重情況。

  6、蛔蟲從孩子的鼻中鑽出的情況亦並非少見;對特異性過敏體質的孩子來說,如患有蛔蟲症,則可反複出現蕁麻疹、皮膚瘙癢、顏麵浮腫等全身過敏症狀。

  7、診斷蛔蟲症的最可靠依據,是孩子有吐蟲或排蟲史。如孩子常有不定時的輕微臍周腹痛,伴有消瘦、食欲欠佳;或有喜歡吃土塊、爐渣等不良習慣,則應高度懷疑蛔蟲症。糞便中如能查到蟲卵,則蛔蟲症的診斷可確立,但未發現蟲卵亦不能排除本病。因為如體內僅有雄蟲或不成熟的雌蟲,糞便中均可沒有蟲卵。

  8、須注意的是,民間認為蛔蟲病患兒在麵部可見白斑(通俗稱蟲斑)、指甲有白色小點及鞏膜處有藍色或紫褐色小點等等,經科學調查和研究,證明這些並非是蛔蟲症所特有的表現,所以不可引以為診斷根據。

5腸道蛔蟲需要做哪些化驗檢查

  糞便直接塗片檢查:本實驗是利用肉眼觀察糞便的顏色和性狀,以及利用糞便生理鹽水塗片在顯微鏡下觀察塗片中是否有蟲卵、幼蟲、各種細胞、包囊、結晶等。腸道內蛔蟲、蟯蟲、絛蟲節片等較大蟲體,肉眼即可分辯。

6腸道蛔蟲病人的飲食宜忌

一、保健:飲食注意

  1、宜給予易消化,高熱量、高蛋白質飲食,如主食米飯、麵條、麵餅。

  2、可食用含糖分高的糕點、糖果等食物。

  3、多吃些雞蛋,動物瘦肉、乳品、黃豆及其製品;

  4、多吃些含維生素食物,如新鮮蔬菜、水果等。

二、家庭護理

  1、充分的睡眠和休息、發作和並發膽道感染時應絕對臥床休息。

  2、精神護理,病人首次發作有恐懼心理,家人應積極關心和體貼病人,並解釋病情,使其解除顧慮。

  3、周圍環境應安靜,以使病人得到更好地休息,以恢複由於發作時大量消耗的體力。

  4、當病人發生嘔吐時,家人應及時清除病人口腔內的嘔吐物,並漱口,以防口腔感染。

  5、病人疼痛加重時,可配合藥物局部應用熱水袋進行熱敷,以減輕疼痛。

 三、注意事項

  1、在發作時,病人因疼痛使用止痛劑如杜冷丁藥物時,一日應不超過2-3次,以防久用成癮。

  2、並發膽道感染應用抗菌素四環素過程中,注意用藥時間不宜過長,尤其小兒患者,因四環素能引起牙釉質發育不全,牙齒發黃,骨生長緩慢等。

  3、在應用中藥苦楝皮糖漿進行治療時,應嚴格控製用量以防中毒,其次對於心髒功能不全的病人及體質較弱者忌用。

  4、經(內科)保守治療7天以上無緩解,甚至反而加重者,或反複發作,出現皮膚粘膜發黃及能觸及腫大的膽囊,可考慮送醫院行外科手術(膽管探查術)。

7西醫治療腸道蛔蟲的常規方法

一、藥治療辯證選方

1、蛔蟲證

  治法:驅蛔殺蟲,調理脾胃。

  方藥:使君子散加減。使君子、檳榔各12g,蕪荑、鶴虱、苦楝根皮、雷丸各10g,甘草3g。大便於者,加大黃、青皮。驅蟲後以異功散加減調理脾胃。

2、蛔厥證

  治法:安蛔定痛,繼之驅蟲。

  方藥:烏梅丸加減。烏梅15g,黃連、黃柏各6g,川椒、幹薑各5g,細辛、附子各3g。出現黃疸及舌苔黃膩者,去附子、幹薑,加茵陳、大黃、檳榔。

 3、蟲瘕證

  治法:安蛔驅蟲,潤下通便。

  方藥:烏梅湯合小承氣湯加減。烏梅12g,枳實、厚樸各10g,黃連、川椒各6g,大黃、芒硝各5g,甘草3g。

二、專方驗方

1、驅蟲散:石榴皮10g,苦楝根皮10g,生貫眾12g,檳榔15g。共研細末。3歲小兒每次0.25g,5歲每次0.5g,日服2次,早晚飯前服。用於驅蛔蟲。

2、驅蟲湯:炒使君子肉6g,花檳榔6g,苦楝根皮9g,貫眾6g,烏梅2枚,甘草3g。水煎服,晚睡前或晨起空腹頓服,連服2天。用於腹痛緩解期驅蟲。

 3、豬膽汁方:豬膽1個,川椒20g,胡椒20g,醋300ml。川椒、胡椒共研細末,以豬膽汁和醋調和,分2次服下。用於膽道蛔蟲病。

4、膽蛔止痛驗方:川椒20g,雞蛋1個,香油50g。川椒研麵,香油燒沸後炒雞蛋,雞蛋炒黃後入川椒麵,頓服。用於膽道蛔蟲病。

5、萊菔大黃粉蜜湯:萊菔子18g,大黃15g,玄明粉9g,川椒6g,蜂蜜60g。萊菔子和川椒先煎,大黃後入,蜂蜜單煎,沸後與藥汁混合,玄明粉用藥汁衝服,1次或分2次服下。用於蛔蟲性腸梗阻。

 6、油椒飲:川椒6g,豆油150ml。豆油燒開後入川椒,川椒以焦為度,去川椒喝油,分1~2次服下。用於蛔蟲性腸梗阻。

三、其他療法

1、貼敷:新鮮苦楝根皮200g,全蔥100g,胡椒20粒,共搗爛如泥,放鍋內炒熱,加醋150ml,拌炒極熱,以紗布包裹,熱熨背脊兩旁,由上而下,反複多次,以痛減為度,治療小兒蟲積腹痛;大黃、芒硝各45g,冰片15g,共研細末,和醋調勻,外敷痛處,治療小兒腸道蛔蟲症。

2、中藥:

(1)驅蟲片:具有殺蟲理氣,導滯瀉熱之功效。適於蛔蟲寄居腸道所致濕熱及食滯之證,身體虛弱者不宜。3~6歲每次1~3片,6~9歲每次3~5片,9歲以上每次5~8片,日服2次,連服1~2天,或隔周再服,不可連續服用。

  (2)化蟲丸:具有殺蟲消積之功效。適於小兒蛔蟲病。3~6歲每次2~3g,6~9歲每次3~5g,9歲以上每次5~8g,日服1~2次,早晨空腹或睡前服用。

  (3)使君子丸:具有消疳驅蟲,散結止痛之功效。適於小兒疳積、蟲積。3~6歲每次20~30粒,6~9歲每次30~50粒,9歲以上每次60粒,日服2次。

  (4)烏梅丸:具有溫髒安蛔之功效。適於膽道蛔蟲病。3~6歲每次1/3丸,6~9歲每次1/2丸,9歲以上每次1丸,日服2次。5.複方鷓鴣菜散:具有驅蛔消積之功效。適於蛔蟲病或膽道蛔蟲病。3~6歲每次1~2包,6~9歲每次2~3包,9歲以上每次3~5包,日服1次,連服3日。

3、中醫的其他治療:

(1)針灸主穴為大橫(雙側),配穴為足三裏(雙側)、支溝。大橫穴直刺,針尖微指臍部,強刺激,瀉法,每日針1~2次,連續2日。用於蛔蟲病;主穴取迎香透四白、膽囊穴,配穴取內關、足三裏、中脘、人中,強刺激,瀉法。用於膽道蛔蟲病;主穴取天樞、中脘,配穴取足三裏、內關、合穀,強刺激,瀉法。用於蛔蟲性腸梗阻。

  (2)推拿按摩揉一窩風、揉外勞宮、推三關、摩腹、揉神闕,用於蛔蟲性腹痛;按壓上腹部劍突下(以壓痛點為準),采用一壓一推一鬆手法,連續推壓7~8次後重壓1次,如此反複進行,用於膽道蛔蟲病;用掌心以旋摩法順時針方向按摩患兒腹部,手法由輕到重,配合應用扭揉法或提抖法,用於蛔蟲性腸梗阻。

四、腸道蛔蟲西醫治療方法

1、藥物治療:

  (1)甲苯咪唑(Mebendazole)兒童用量每天為50-150mg,成人每次100mg,早晚各次,連服3天;若未驅盡,三周後可再用第二療程。該藥驅蛔效果較佳,副作用少見,大量感染用此藥驅蟲時,可有腹痛、腹瀉,但較輕微。

  (2)丙硫咪唑(Albendazole)商品名腸蟲清,為新的廣譜驅蟲劑。劑量為400mg,一次吞服。療效達90%以上。但在大規模治療中,偶有發生口吐蛔蟲的反應。

  (3)左旋咪唑用量為150mg,一次服用,本藥驅蛔作用不及甲苯咪唑,但較呱嗪為優,副作用輕微,偶有惡心、嘔吐、食欲減退等,少數病人服藥後出現肝功能輕度損害。早期妊娠、肝、腎疾患應慎用。噻苯咪唑(Thiabendazole)成人每公斤體重25mg,早晚各1次,連服3天,日用量不可超過3g,此藥已被甲苯咪唑所取代。

  (4)噻嘧啶(Pyrantel)(商品名抗蟲靈、驅蟲靈)是廣譜抗蟲藥,能使蛔蟲肌肉劇烈收縮,引起痙攣性麻痹。用量為5-10mg/kg,晚1次頓服。副作用有頭痛、頭暈、嘔吐等,對孕婦、急性肝炎、腎炎、嚴重心髒病及發熱病人應暫緩給藥。

  (5)驅蛔靈(枸櫞酸呱嗪)成人每次3-4g,兒童每日每公斤體重150mg(最高量不超過3g)睡前頓服,連服2天,便秘者加服瀉劑。副作用輕,偶有眩暈、嘔吐、頭痛等。此藥已漸少用。

 2、其他特殊治療:有報道氧氣驅蟲及針灸驅蟲,有時有意料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