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病是多種胃部疾患的統稱。這些疾病有相似的症狀,如上腹部不適、胃部疼痛、飯後飽脹、腹脹、呃逆、暖氣、反酸、惡心、嘔吐等。臨床上常見的胃病有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胃十二指腸複合潰瘍、胃息肉、胃結石、胃腫瘤、胃粘膜脫垂症、急性胃擴張、幽門梗阻等。胃病的病因較多,如遺傳、環境、飲食、藥物,細菌、吸煙、過度飲酒等都可引起胃病。
胃病是多種胃部疾患的統稱。這些疾病有相似的症狀,如上腹部不適、胃部疼痛、飯後飽脹、腹脹、呃逆、暖氣、反酸、惡心、嘔吐等。臨床上常見的胃病有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胃十二指腸複合潰瘍、胃息肉、胃結石、胃腫瘤、胃粘膜脫垂症、急性胃擴張、幽門梗阻等。胃病的病因較多,如遺傳、環境、飲食、藥物,細菌、吸煙、過度飲酒等都可引起胃病。
胃病的病因較多,如遺傳、環境、飲食、藥物,細菌、吸煙、過度飲酒等都可引起胃病。其作用機製為這些因素可導致胃酸過度分泌而破壞胃及十二指腸粘膜的保護屏障,從而導致粘膜損傷及破壞。研究發現,幽門螺杆菌在胃病的發生發展過程中起到了主要原因。
胃炎的病因包括下述幾個方麵:
1.急性胃炎後,胃黏膜損傷持久不愈;
2.幽門螺杆菌感染;
3.生活習慣不健康,如酗酒、飲濃茶或濃咖啡、吃刺激性食物和粗糙的食物、吸煙等;
4.長期服用對胃黏膜有損害的藥物,如阿司匹林、消炎痛、糖皮質激素、抗腫瘤藥物等;
5.慢性全身性疾病,如慢性腎炎、尿毒症、重症糖尿病等也會造成胃病;
6.情緒精神因素,長時間處於壓抑、緊張、焦慮、憂慮、抑鬱等不良情緒中,或工作中過度勞累、長期過度腦力勞動;
7.遺傳因素被認為與胃病的發生有關,但目前尚未確定。
胃病如果不能得到很好的治療,可以導致胃病反複發作、經久不愈,最終導致各種並發症。常見並發症包括:
1.潰瘍病:潰瘍病一般是在胃炎的基礎上發生的。胃潰瘍的發病與飲食、職業、吸煙、遺傳、幽門括約肌功能紊亂等因素有關。這些因素可造成胃酸分泌增多及破壞胃黏膜屏障,而導致潰瘍形成。
2.上消化道出血:上消化道出血是消化性潰瘍最常見的並發症。潰瘍病如不及時治療,或暴飲暴食、酗酒、勞累過度以及不合理用藥,都可導致血管破裂出血,引起消化道出血。
3.消化道穿孔:消化道穿孔是指潰瘍深達肌層及漿膜層而突然穿破胃壁,導致胃或十二指液流入腹腔,而造成彌漫性腹膜炎。
4.幽門梗阻:十二指腸或幽門管潰瘍因炎症、水腫、幽門痙攣、胃黏膜垂或瘢痕收縮可造成幽門狹窄,導致幽門梗阻。
5.癌變:慢性胃炎、潰瘍病等胃病可導致局部胃粘膜癌變,而引起胃癌。
胃病的症狀有多種,常見的症狀包括腹痛、腹脹、惡心、嘔吐、腹瀉、燒灼感、食欲不振等。胃病引發的腹痛多位於上中腹部、劍突下的位置。疼痛性質多為隱痛,也可為刺痛、脹痛、燒灼痛、痙攣性痛等。胃部隱痛和飽脹感是較早出現且較常見的症狀。
胃病常是由於飲食不合理、飲食不規律或精神因素導致的。早期預防、自我調養可有助於減少胃病發生,緩解胃病症狀。
(1)飲食規律:飲食不規律易造成胃的蠕動功能紊亂,使迷走神經和胃壁內的神經叢功能亢進,胃液的分泌增加,易引起胃炎或胃潰瘍。應盡量做到定時進餐,每日可定時進食5~6次。進食量少,能減輕胃的負擔,避免胃部過度擴張;進餐次數多,可使胃中經常存有少量食物,以中和胃內過多的胃酸。
(2)不吃零食:胃病患者平時不能吃零食,否則會使胃蠕動增加,促進胃酸的分泌,加重胃壁的潰瘍。
(3)注意飲食衛生:吃飯時一定要細嚼慢咽,使食物在口腔內得到充分的磨切、並與唾液混合,這樣可以減輕胃的負擔,使食物更易於消化。此外,應盡量少吃刺激性食品,減少對胃粘膜的刺激。
(4)不能飲酒和吸煙:煙酒對胃的危害很大。煙草中的尼古丁對胃的刺激作用,它會使胃容物排出延遲,進而引起胃酸分泌增加,造成胃炎、胃潰瘍的病情加重。飲酒,特別是空腹飲酒對胃病患者的損害就更大。因為酒中乙醇對胃粘膜有非常大的刺激作用,胃受到刺激後會出現較強的收縮、擴張等運動,這極容易造成胃出血或胃潰瘍部位的穿孔,以致出現生命危險。
(5)避免服用對胃有刺激性的藥物:長期服用對胃粘膜有刺激性的藥物,如紅黴素、強的鬆、阿司匹林、雙氯芬酸鈉等藥物,都可造成胃粘膜損傷而出現炎症或潰瘍。因此,不要長期服用對胃有刺激性的藥物。如偶爾要吃這些藥,也應該在飯後吃。如果條件允許,最好改用有相同作用的中草藥。
(6)保持精神愉快:胃是否健康與精神因素有很大關係。過度的精神刺激,如長期緊張、恐懼、悲傷、憂鬱等都會引起大腦皮層的功能失調,促進迷走神經功能紊亂,導致胃壁血管痙攣性收縮,進而誘發胃炎、胃潰瘍。因此,平時要精神愉快、性格開朗、意誌堅強,並善於從困境中解脫自己。
1.鋇餐檢查
患者服用造影劑,一段時間後造影劑通過消化道的蠕動,充滿整個消化道。利用X線檢查,可以了解消化道各器官的形態特征。
2.胃鏡檢查
通過纖狀管由口腔直接伸入胃體內,探頭可以直接拍攝胃內的表麵情況,並詳細了解是否充血、水腫、糜爛、潰瘍等。
3.膠囊內鏡檢查
膠囊內鏡在檢查時,無需特殊準備,無需插管,隻需服用一粒藥丸。生活、工作不受影響,無任何痛苦及毒副作用,能清晰觀察到整個胃腸道內的各種病變。隨著膠囊內鏡逐步投入臨床使用,腸胃患者從此將不再忍受做傳統檢查時插管的痛苦。
4.無痛胃鏡檢查
無痛胃鏡是利用超聲原理,診斷和檢測消化係統疾病的儀器設備方法。特別是采用速溶胃腸超聲助顯劑,不插管、無損傷、無痛苦。短時間內就能清晰檢查各種急慢性、淺表性、萎縮性胃炎,胃十二指腸潰湯,胃下垂,急慢性結腸炎,腫瘤,炎症,息肉等病變,為臨床治療提供科學的診斷依據。
飲食不合理、不規律對胃的傷害是最大的。胃病就是由於人們的暴飲暴食、飲食不規律所引起的。得了胃病“三分治、七分養”,治療胃病最重要的在於養胃。
1.合理飲食:胃病患者應少吃油炸食物,少吃醃製食物,少吃生冷食物刺激性食物。避免加重消化道負擔,增加胃粘膜的刺激。
2.規律飲食:研究表明,有規律地進餐,可形成條件反射,有助於消化腺的分泌,更利於消化。做到每餐食量適度,每日3餐定時。到了規定時間,不管肚子餓不餓,都應主動進食。避免過饑或過飽。飲食的溫度應不燙不涼。
3.避免餐後立即飲水:最佳的飲水時間是晨起空腹時及每次進餐前1小時。餐後立即飲水會稀釋胃液。用湯泡飯也會影響食物的消化。
4.防寒保暖:胃部受涼後會使胃的功能受損,故要注意胃部保暖不要受寒。
治療胃病應首先重視胃病患者的一般治療,如合理的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適度的休息,戒煙忌酒,不喝咖啡和濃茶,同時應減低胃酸的含量,並加強對直接與胃酸接觸的粘膜層的保護。通常應用非處方藥包括抗酸劑及胃粘膜保護劑,並可適當選用解痙藥。
(1)製酸劑:可治療胃酸過多,是治療胃、十二指腸潰瘍病等胃病最常用的藥物。有碳酸氫鈉(俗稱小蘇打)、氫氧化鋁凝膠、鋁碳酸鎂以及複合製劑如胃舒乎、蓋胃平、胃必治、胃得樂等藥物。製酸劑應在餐後1~1.5小時服用。如治療效果不明顯時可增加服藥次數而不必增加每次服藥的劑量,一般睡前加服1次。
(2)抗膽堿能藥物:常用藥物包括阿托品、普魯苯辛、胃長寧、胃歡、胃安,抗膽堿能藥物。一般聯合製酸劑應用,單用效果差。服藥時間最好在餐前15~30分鍾左右。青光眼、前列腺肥大、胃食管返流、支氣管炎患者,應忌用此類藥物。
(3)抑酸劑:抑酸劑可抑製胃分泌胃酸,對潰瘍病特別是十二指腸潰瘍有顯著療效,起效快,止痛作用強。
(4)胃動力藥:如胃複安(滅吐靈)、嗎丁啉,具有治療腹脹、惡心嘔吐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