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被秋涼傷了身!人的這三個部位凍不得!

作者:yj520  時間:2016-10-01 19:35:16  來源: 大眾養生網

秋天沒有夏天的熱,也不像冬天那麼冷,然而在這個季節,身處室內不免感到有些涼颼颼。所謂秋季亂穿衣,秋涼傷人其實最無形。

別被秋涼傷了身!人的這三個部位凍不得!

不同於剛立秋時那種暑氣未退,秋分之後,晝夜溫差越拉越大,比如查看北京近一周的天氣預報,會發現氣溫在20多攝氏度上下流動,晝夜相差十多度。南下的冷空氣與逐漸衰減的暖濕空氣相遇,產生一次次的降水,氣溫也一次次下降,已到了“一場秋雨一場寒”的時候。

這個時節,人容易受涼、感冒或引起胃腸道感染,由於降水減少,不少人還會出現“涼燥”現象。

寒病起,三個部位不能凍

不少人覺得,這是難得的清爽季節,中午時分氣溫仍然挺高,所以依然穿著涼鞋、短袖短褲或者裙裝,感受秋風拂麵的感覺!雖說有“春捂秋凍”的說法,不過河南省人民醫院中醫科副主任醫師、醫學博士王雪梅提醒,身體有三個部位不能“秋凍”。

首先是頭部 ,頭為諸陽之會,如果保護不好,陽氣會喪失,頭頸部位受涼,向下容易引起有肺部症狀的感冒,向上則會導致頸部血管收縮,不利於腦部供血。

第二個是腹部 ,腹部有很多重要經脈,如脾胃經、肝腎經穿過,任衝督三脈起於腹腔內。此處受涼將引起腹部經脈氣血瘀滯不通,對髒器功能都會有影響。例如有胃病史的人受寒易胃疼,經期女性受寒容易痛經等。

第三個就是腳 ,“寒從腳生”,腳是全身最怕冷的部位,腎和脾胃的經脈都起源於腳。由於雙腳距離心髒最遠,血液流經的“路程”最長,如果腳部受寒,則血液流動瘀滯,全身血液供應將出現不足,髒器功能繼而受損。

別被秋涼傷了身!人的這三個部位凍不得!

秋日養生的技巧

1、配點肉,蛋白質好吸收

大豆有“植物肉”的美譽,它是植物性食物中蛋白質最優秀的食品。用大豆做成的豆腐,蛋白質也不會差。在吃豆腐的同時加入一些蛋白質質量非常高的食物,就能和豆腐起到互補作用,使得豆腐的蛋白質更好地被人體消化吸收利用。

2、加蛋黃、血豆腐,鈣補得更多

就像吃鈣片的同時需要補充維生素D一樣,吃豆腐要補鈣,就要搭配一些維生素D豐富的食物。因為在鈣的吸收利用過程中,維生素D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吃豆腐時,搭配維生素D含量豐富的食物才能更有效地發揮作用。 蛋黃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D,因此鮮美滑嫩的蛋黃豆腐是補鈣的優秀菜肴。

別被秋涼傷了身!人的這三個部位凍不得!

3、加海帶、紫菜,能多補碘

豆腐不但能補充營養,還對預防動脈硬化有一定的食療作用。這是因為豆腐中含有一種叫皂苷的物質,能防止引起動脈硬化的氧化脂質產生。 但是皂苷卻會帶來一個麻煩,引起體內碘排泄異常,如果長期食用可能導致碘缺乏。所以,吃豆腐時加點海帶、紫菜等含碘豐富的海產品一起做菜,就兩全其美了。

4、放青菜、木耳,更防病

豆腐雖然營養豐富,但膳食纖維缺乏,單獨吃可能帶來便秘的麻煩。而青菜和木耳中都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正好能彌補豆腐的這一缺點。 另外,木耳和青菜還含有許多能提高免疫力、預防疾病的抗氧化成分,搭配豆腐食用,抗病作用更好。

  • 男科醫院
  • 婦科醫院
  • 皮膚科醫院

猜你喜歡


相關文章

相關問答


養生食療




一周熱門


熱點排行

  • 飲食
  • 偏方
  • 減肥
  • 美容

熱門精選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