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底板發熱這種情況是很普遍的,現在的年輕人平時壓力大,而且有些年輕人經常熬夜,不良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是很容易導致身體出現疾病的,如果想要緩解這種症狀,平時一定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適當的進行身體鍛煉,增強自己的身體素質,盡量不要熬夜,保持充足的睡眠,必要的時候可以服用一些安神的藥物。
腳底發熱怎麼回事?
1、疳積脾虛導致腳底發熱
一是飲食不節,即有的飲食無度,食不定時,常吃零食,長期下去可損傷脾胃功能,引起運化失常,形成積滯,積滯日久,水穀精微無能吸收,形成疳積而發熱。
二是患其它疾病後,如吐瀉,痢疾、寄生蟲病等治療不當,遷延日久,損傷氣血,導致營養不良而形成疳積發熱。這部分常見為手足心發熱,麵黃肌瘦,毛發幹枯,腹部脹大,食欲不佳,常食異物,夜睡不寧,大便較稀,有不消化食物,小便黃濁如米泔。
2、血虛陰虧導致腳底發熱
其原因多由於平素體質虛弱,或大病、熱病後,失於調理,陰血耗傷,正氣尚未恢複而致。這部分常表現為手足心發熱,形體消瘦,精神萎靡,咳嗽少痰,目眩耳鳴,口幹舌燥,午後潮熱,顴紅盜汗,小便頻數,大便秘結。
腳底發熱怎麼辦?
理療;口服非甾體類抗炎鎮痛藥物治療;局部封閉治療;矯正鞋墊緩解蹠腱膜張力,減輕刺激,緩解疼痛。建議可以到藥店購買六味地黃丸來補益腎陰來進行治療。也可以到醫院周圍血管科去診治。忌口,不要吃辛辣食品,沒事多運動增強體質。腎陰虛可以吃哈士膜,黑木耳,黑芝麻,小核桃等進行食補,藥物建議您口服六味地黃丸。
西醫:對灼熱足綜合征尚無可靠的治療手段,而中醫辨證施治卻有較明顯的療效。中醫治則以滋陰、清熱、涼血為主,基本方劑如下生地15克,玄參12克,麥冬12克,龜板15克,赤芍12克,知母10克,丹參20克,銀花12克,甘草6克,防風8克。足燒灼較重者可加丹皮10克,黃芩10克,梔子10克;口幹加天花粉10克,蘆根12克;尿黃加白茅根15克;失眠加酸棗仁15克。將上藥加清水煎煮兩次,濾過後混勻,分早、晚各溫服一次。每日一劑,連服5∽10天即可改善病症。一般服藥持續15∽30天左右,兩足灼熱明顯減退。若將每次煎藥後的藥渣加水煎熬成湯水,用以泡洗兩足,一日數次,療效更佳,不妨一試。
腳底發熱日常護理
1、日常生活。對於這種腳出汗的患者,日常生活中要特別注意鞋襪的舒適度,不要穿過緊的鞋和襪,要穿通風透氣的棉襪,要勤更換,對於鞋子盡量便麵穿膠鞋,鞋子的透氣性要好。
2、飲食方麵。飲食方麵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比如蔥、辣椒、檳榔、咖啡、醃製食品等。可以多食豆類、肉類、蔬菜、水果等食物。例如
玉米、小麥、豬肝、雞蛋、蘿卜、茄子、蘋果等。
3、生薑洗腳。每天晚上可以用生薑切成大片和鹽一起在腳板、腳背來回搓洗5分鍾左右-10分鍾,過1個小時左右,再用溫薑水洗腳。生薑搓洗對於腳容易出汗的人有很好的幫助。4、明礬泡腳。每天晚上可以用半盆溫水加3-6g明礬,待明礬融化後泡腳15分鍾左右,每晚一次,連續泡腳一個星期左右對於緩解腳出汗有很好的效果。明礬具有收斂、固脫的作用,對於治療止汗有很好的療效。明礬有一定的副作用,不建議長期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