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胃粘膜損傷雖然在生活當中不常見,但是危害性是非常大的,引起急性胃粘膜損傷的原因比較多。要及時到醫院做正規的治療,要了解具體的原因,胃黏膜出現損傷常常會導致糜爛的情況,有時候會引起出血,甚至會引發病變,這對於患者的危害是特別大的,我們來簡單的了解一下這方麵的內容。
急性胃粘膜損傷
是以胃粘膜發生不同程度糜爛、淺潰瘍和出血為特征的病變,以急性粘膜糜爛病變為主者稱急性糜爛性胃炎;以粘膜出血改變為主可稱為急性出血性胃炎,發生於應激狀態,以多發性潰瘍為主者可稱為應激性潰瘍。
本組病變雖然病因各異,但發病機製、病理、臨床表現、治療均相似,故一並討論。本病是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見病因之一,約占20-30%。口服胃粘膜屏障破壞劑為導致急性胃粘膜病變的首要原因,常表現為上消化道出血,胃鏡檢查是診斷本病的首選手段。
臨床表現
上消化道出血是其最突出的症狀,可表現為嘔血或黑糞,其特點是:①有服用有關藥物、酗酒或可導致應激狀態的疾病史。②起病驟然,突然嘔血、黑糞。可出現在應激性病變之後數小時或數日。③出血量多,可呈間歇性、反複多次,常導致出血性休克。起病時也可伴上腹部不適,燒灼感、疼痛、惡心、嘔吐及反酸等症狀。
治療
一、一般治療祛除病因,積極治療引起應激狀態的原發病,臥床休息,流質飲食,必要時禁食。二、補充血容量5%葡萄糖鹽水靜脈輸入,必要時輸血。近來有用硫糖鋁或前列腺素E2,亦獲得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