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掌和手掌又叫腳心手心,這是人體最大的運動,平時我們在摩擦的時候都會用到這兩個部位,很多人的腳底都會有老繭,這是由於走路多之後才會出現的,長時間用手幹活會出現老繭,一般在手掌心的邊緣部位,當腳掌和手掌同時出現瘙癢的症狀時,要考慮到可能和職業環境生活,以及皮膚疾病是有關係的,需要了解到這方麵的因素。
病理病因
內因:皮膚做為人體的第一道生理防線和最大的器官,時刻參與著機體的功能活動,維持著機體和自然環境的對立統一,機體的任何異常情況也可以在皮膚表麵,反映出來。例如:銀屑病、牛皮癬、白癜風、過敏性癢疹、紅斑狼瘡、內髒癌腫的皮膚表現等等,既是與細胞分裂異常、致病微生物感染及其產生的毒素、機體代謝紊亂、免疫功能失衡、內分泌紊亂、自由基毒素代謝障礙,甚至與精神、神經係統的病理變化有著間接或直接的關係。
外因:機械性:如胼胝、磨擦紅斑、外傷等。物理性:如凍瘡、燙傷、曬班、射線皮炎等。化學性:大多數接觸性皮炎都是接觸化學物質、如染料、化工原料等引起的。
生物性:動物,如疥瘡、蟲咬皮炎、水蛭咬傷、毒魚刺螫等。植物,如接觸漆樹、蕁麻等。微生物如細菌、病菌、黴菌、螺旋體等。
許多皮膚病,在發病原因去除後,仍繼續發展或經久不愈,這可能是由於其它刺激,如搔抓、磨擦(機械性)、熱水燙、日曬(物理性)、肥皂洗、用藥不當(化學性)和飲酒等因素的不斷作用所致。
其中,以搔抓最為突出,最為重要。由於經常搔抓的機械性刺激,常使損害變厚或擴大,疾病遷延不愈。反之,如停止搔抓,則不易治愈的慢性濕疹、瘙癢病,或神經性皮炎等常可較快痊愈。
除此,年齡,性別,職業,季節,環境,生活習慣等因素亦與皮膚病發生有一定關係。
疾病診斷
皮膚病常見分類
1.真菌病
常見的有手腳癬、體股癬及甲癬(灰指甲);
2、細菌性皮膚病
常見的有丹毒及麻風。
3、病毒性皮膚病
常見的有水痘、扁平疣及皰疹。
4、節肢動物引起的皮膚病
如疥瘡。
5、性傳播疾病
如梅毒、淋病及尖銳濕疣。
6、過敏性皮膚病
常見的有接觸性皮炎、濕疹、尋麻疹及多型紅斑;藥物反應,如服用磺胺、肌注青黴素過敏。
7、物理性皮膚病
常見的有曬斑、多型性日光疹及雞眼。
8、神經功能障礙性皮膚病
常見的有瘙癢症、神經性皮炎及寄生蟲妄想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