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絲熬糖的技巧?

作者:xiaona  時間:2018-08-20 08:52:48  來源: 大眾養生網

近些年拔絲的食物是很受大家歡迎,比如拔絲蘋果、拔絲蘋果、拔絲地瓜等,拔絲的東西好不好吃,熬糖是最為關鍵的東西,如果拔絲的時候火候不夠的話,絲是拔不出來的,但是如果火候過了的話,是會糊的,而且口味還會發苦,其實拔絲是講究方式方法的,那拔絲熬糖的技巧是什麼呢?

製作拔絲菜的配料,通常有雞蛋、澱粉和麵粉。選用這些配料時,應該注意質量,特別是麵粉的質量,最好選用筋力小的普通麵粉。

製作拔絲菜的調料隻有一種——白糖。我們知道,白糖有綿白糖和白砂糖兩種,而製作拔絲菜最好選用綿白糖。這是因為綿白糖中含有20%的轉化糖,而轉化糖能抑止糖漿熬製過程中的晶體形成(影響到糖漿在形成無定形玻璃體時的亮度和脆度),最終影響到拔絲菜的出絲效果。

炸製時,掛糊的原料應分散下鍋,以防原料粘結到一塊,待原料表麵結殼發硬時再翻動,以免脫糊。炸製時還須密切注意火候,待原料的色澤和成熟度達到要求時,應迅速撈出,以免炸糊。

炒糖漿

炒糖漿所用的傳熱介質不同,方法也各異,這裏筆者把水炒法、油炒法、水油炒法和幹炒法分別介紹給大家。

水炒法:

這種方法是以水為傳熱介質來炒製糖漿。水和糖的比例約為1∶3。方法是:將白糖、水放入炒勺內,置小火上,用手勺輕輕地攪炒至白糖溶化並起白色泡沫時,還要繼續炒至泡沫消失,糖漿變稀,色澤淡黃,這個時候才可以下料拔絲。

水炒法的優點是:

能有效地減緩糖漿的焦化速度,使所出糖絲色澤較淺,晶瑩透亮,絲細而長,甜味純正,無油膩味。缺點是:由於熬糖時間較長,故糖漿容易粘鍋,原料在掛糖漿後,冷卻得也比較快,同時還容易“返砂”,最終影響“拔絲”的效果。水炒法適用於表麵光滑的原料和一些根莖類原料。

油炒法:

這種方法以油作為傳熱介質來炒製糖漿。油和糖的比例為1∶4。方法是:將白糖和油放入炒勺,置小火上用手勺不停地攪炒,炒至糖液先是由稠變稀起大泡,再到大泡消失時,即可下料拔絲了。油炒法適宜於一些含水量大的原料和表麵粗糙的原料,如冰棒、葡萄等。

油炒法的優點是:

炒糖速度快,能縮短炒製時間,延長拔絲時間,出絲綿長,絲油亮,且糖漿不易粘在炒勺上。缺點是:由於油脂本身有色澤,加上糖液受熱後易上色,故如果火力過大、油溫過高,那糖漿很快會變成褐紅色焦糖,影響成菜的色和味。

水油炒法:

這種方法以水和油為傳熱介質炒製糖漿。其投料比例大約是白糖150克、水25克、油10克。方法是:將白糖和水放入炒勺內,置小火上,邊炒邊分幾次淋入油,炒至糖溶化變稠,起大泡沫又逐漸消失,中間泛起許多小魚眼泡時,即可下主料拔絲了。

水油炒法的優點是:

用水油法炒糖漿,可避免水炒法和油炒法的某些缺陷,是拔絲常用的一種炒糖漿方法。適用所有拔絲菜的原料。

這是不用任何傳熱介質,直接把白糖入鍋幹炒的一種方法。用這種方法容易把糖炒糊並生出苦味,所以不常用,也不在此贅述了。

以上是4種糖漿炒製法。不管采用那種炒製法,都應注意以下事項。

1.炒糖的鍋必須幹淨,還要防止糊鍋。

2.炒製前,應先將淨鍋燒熱,用油炙過鍋以後才下糖和水油。

3.必須按各種炒糖漿方法的投料比例放料。

4.炒糖時,手勺要不停地攪動,以便糖漿受熱均勻。

5.糖漿炒製過程中,可加微量的食醋,這對增加出糖絲長度、預防“返砂”等,有明顯效果。

6.要正確掌握炒製糖漿的火候,特別是在燃氣爐具上炒製時,可讓炒勺離火,或半離火炒製。另外,還要注意糖漿的色澤和稀稠變化,色澤過深,糖漿已變焦發苦不能出絲;糖漿太嫩,稀而不粘也不能出絲。

7.所炒糖漿的量應與主料量相匹配,因為糖漿少了,會使原料掛漿不勻,沾裹不均;糖漿多了,多餘的糖漿會流到盤底,與盤子粘在一起。

8.炒製糖漿應與炸製主料同時進行。

裹糖

這個過程是把炸好的原料瀝油後,趁熱倒入炒好的糖漿中翻拌,以便其均勻地裹上糖漿。具體操作時須注意:

1.翻拌時動作要輕,動作要快,這樣不僅可以避免粘結成團,還可以避免掛糊的原料回軟,失去酥脆的特點。

2.翻拌的時間不可太長,以糖漿裹勻原料表麵即好。

  • 男科醫院
  • 婦科醫院
  • 皮膚科醫院

猜你喜歡


相關問答


養生食療

藥企品牌推薦

查看更多>>



一周熱門


熱點排行

  • 飲食
  • 偏方
  • 減肥
  • 美容

推薦文章

推薦問答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