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炎症性腸病的治療方法

作者:養生小編  時間:2016-09-22 15:23:09  來源: 大眾養生網

很多時候你感覺自己無緣無故得了小兒炎症性腸病,其實這種病的潛伏期我們自己沒有注意,最後才造成疾病發生了。下麵我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其實有時候,很多病,沒有你想象的那麼可怕。

  一、治療

  IBD的治療目標是針對控製慢性非特異性炎症發作、維持緩解。治療的著眼點是針對發病機製的各個重要環節予以阻斷。IBD的治療首先要考慮:①疾病的部位和範圍,此與治療方法的選擇、藥物的反映及預後密切相關。②疾病的活動度與嚴重度:不同期、不同程度的病變應采用不同的對策,估計預後。③疾病的病程,初發者治療反應好,而複發者差。④病人的全身情況和有無並發症,有助於不同治療方法的選擇、預後估計和生活質量的評價。治療原則有三:①盡早控製症狀;②維持緩解,預防複發;③評價內科治療的效果,確定內外科治療的界限,防治並發症。

  1、內科治療

  (1)一般治療:保持營養與水、電解質平衡,重症者予以高熱量、高蛋白、多種維生素與低脂低渣飲食,補充多種微量元素、輸血、血漿、人血白蛋白糾正低蛋白血症,糾正酸堿平衡。頻繁嘔吐者應用適量解痙劑,並發感染者加用抗生素如甲硝唑(滅滴靈)等。

  (2)藥物治療:糖皮質類固醇(GCS)適用中重度病例,具有肯定的抗炎作用及免疫抑製效果。對CD有瘺管形成及膿腫者禁用。

  ①潑尼鬆和潑尼鬆龍:1~2mg/(kg·d),2~3次/d,共2~3周,症狀緩解逐漸減量,隔天或間隙療法〔1mg/(kg·d)〕,持續4~6周,後再逐漸減量至停藥,總療程2~3個月。

  ②氫化可的鬆和甲潑尼龍(甲基強的鬆龍):

  A、靜脈給藥:適用於口服無效重症病例的靜脈給藥。氫化可的鬆10mg/(Kg·d),甲潑尼龍(甲基強的鬆龍)1~1。5mg/(kg·d),分次靜脈給予10~14天。注意膿毒血症、低鉀、發熱、腸穿孔。

  B、局部治療:適用於直腸至左半結腸局部輕、中型病例。氫化可的鬆25~50mg/次,潑尼鬆龍琥珀酸鈉(琥珀氫化考的鬆)25~50mg/次,加入生理鹽水50ml內,保留灌腸至少1h,1~2天1次,療程10~14天。泡沫劑每次5ml直腸內注入可達乙狀結腸。栓劑對直腸有效,攜帶使用方便。

  C、用腎上腺皮質激素腸係膜動脈灌注:在日本應用於UC病例中獲得較好的效果。

  (3)柳氮磺吡啶(水楊酸偶氮磺胺吡啶):柳氮磺吡啶(SASP)是治療輕中度IBD的主要藥物,也是維持緩解惟一有效的一類藥物,口服後其中75%經結腸細胞分解偶氮鏈斷裂成為5-氨基水楊酸(5-ASA)與SP,前者是治療的有效成份,有抑製局部炎症,清除自由基對組織的損傷及抑製免疫反應等作用。常用於UC與結腸CD。劑量50~75mg/(kg·d),2~3次/d,病情穩定後逐漸以維持量,療程2年。不良反應有胃腸道不適、惡心、嘔吐,頭痛,皮疹,血小板數量減少、功能下降、葉酸吸收下降及少數有骨髓抑製,不宜長期大劑量應用。

  (4)美沙拉嗪(5-ASA,5-氨基水楊酸):較柳氮磺吡啶(SASP)抗炎作用強,不良反應減少,適用於不能耐受柳氮磺吡啶(SASP)者或柳氮磺吡啶(SASP)療效不佳者。每天20~30mg/kg,分3次,症狀緩解後改維持量(1/2治療量)。

  4-氨基水楊酸(4-ASA),對UC有效。

  Pantasa係由2個5-氨基水楊酸(5-ASA)分子通過偶氮鏈連接而成,在結腸內可釋放出2個分子5-氨基水楊酸(5-ASA),使用藥量減少50%,且不良反應少。

  (5)免疫抑製劑:常用於柳氮磺吡啶(SASP)不能耐受、對腎上腺皮質激素依賴、病變廣泛不能手術者。應用時需定期檢查白細胞計數,血小板計數。

  ①硫唑嘌呤:用於頑固性CD;對腎上腺皮質激素、柳氮磺吡啶(SASP)、甲硝唑(滅滴靈)治療無效;長期依賴腎上腺皮質激素(如潑尼鬆使用半年以上)出現嚴重不良反應;並發各種瘺管、肛周病變,為維持緩解可與腎上腺皮質激素並用。術前應用使病情穩定,術後應用防止複發。劑量:1~2mg/(kg·d),療程2~3個月。國外報道2/3的病例7年內緩解。

  ②巰嘌呤(6-MP):1。5mg/(kg·d),2次/d。國外報道對CD緩解率67%,瘺管愈合率50%。

  ③環孢素:用於頑固性難治性急性重症IBD,尤其適用於大劑量靜脈注射腎上腺皮質激素7~10天,臨床未改善及一般情況比較差的患兒。劑量1~2mg/(kg·d),靜脈滴注,隨後口服4~8mg/(kg·d),許多研究顯示其有效,尤其對那些準備手術而尚未手術者,對早期診斷的年幼患兒最有效,急性期治療6~8周然後逐漸減量,同時開始其他免疫抑製劑治療。

  (6)中醫中藥治療:局部中藥保留灌腸加中醫辯證論治對UC有效,如北京報道錫類散、雲南白藥加普魯卡因保留灌腸緩解率74。1%;廣州報道三黃湯灌腸加中藥辯證論治緩解率66。7%等。

  (7)抗生素:抗生素本身對IBD無效,僅用於重症及中毒性巨結腸等繼發感染。常用有氨苄西林(氨苄青黴素)、甲硝唑(滅滴靈)、慶大黴素及磺胺類等。

  2、營養支持療法

  IBD患兒大多發生蛋白質-能量營養不良,往往存在包括維生素、礦物質及微量元素等在內的多種營養素的缺乏症,故應重視IBD的營養治療。根據病情予以腸內營養,如要素飲食或全靜脈營養。要素飲食改善病人營養狀態,改變腸道菌群,在空腸吸收,可減少食物、消化酶到達病變腸段;減少食物中蛋白質等外源性致敏源對病變的刺激;可緩解症狀,改善活動期指標(Hb、ESR、血漿蛋白等),恢複和促進小兒生長發育。

  要素飲食成分:葡萄糖、玉米糖漿、麥芽糖漿、氨基酸、酪蛋白水解物,蛋清酪蛋白、玉米油、無脂牛奶、乳糖等,按不同配方把糖、蛋白質、脂肪,以一定的比例配成溶液,根據不同個體的需要計算出總量,分次喂服(例每3~4小時1次),或經鼻胃管24h持續滴入,療程可數月。

  對於重症或病情惡化的IBD患兒,對藥物無效而病情活動者,術前必須改善全身情況糾正營養代謝障礙以適應手術。術後不能進食者,不完全性梗阻、瘺管形成或嚴重肛周病變者,采用全靜脈營養(TPN)及完全腸道休息。

  3、生物治療

  生物治療藥物是近年才發展起來的。主要基於免疫活性細胞、巨噬細胞,特別是T淋巴細胞在免疫反應中的中心地位,針對其分化、轉錄、表達中的關鍵步驟,在細胞的分子水平進行幹預,尤其針對各種促炎因子的阻斷和抗炎因子的促進和補充,以達到消除炎症反應的目的。研究最多的是TNF-α,使用TNF-α單抗治療頑固性CD,取得突出療效,目前該藥已在英、美等國批準投放市場。有以重組IL-10治療CD的臨床試驗的報告,但相繼的臨床報道不盡人意。新近有IL-12、IL-8拮抗劑、IFN-r單抗、IL-lra及ICAM等試劑的使用,療效尚待觀察。

  4、外科治療

  (1)UC:

  ①手術指征:

  A、急性發作:重症或暴發性病例,有穿孔、出血、中毒性巨結腸者。

  B、慢性病變:反複發作,呈慢性消耗,蛋白丟失者,兒童生長發育受限者,長期需用大劑量激素者。

  C、惡變:病情重,病變廣泛持續,年幼發病者易於癌變。

  D、嚴重的腸外並發症,肛周並發症久治不愈者。

  ②手術方法:

  A、全結腸、直腸切除及回腸造瘺術:病情嚴重全身衰竭者可先行回腸造瘺,病情好轉後再行二期全結腸直腸切除,能根治病變,而永久性造瘺帶來終身的麻煩與痛苦。

  B、全結腸切除、回直腸吻合術:較適合小兒,可保留直腸,但需防止複燃,可口服柳氮磺吡啶(SASP)或局部灌腸,需長期隨訪,直腸鏡追蹤。

  C、全結腸切除及自製性回腸造瘺術:造瘺前回腸作側縫合,人工造成囊袋或瓣膜使糞便可以儲存。

  (2)CD:絕大多數(85%)CD患者需手術,約50%複發後再手術,對手術指征、方式、時機及術前術後處理均需認真考慮。

  ①手術指征:穿孔、出血、梗阻、瘺管、膿腫形成和中毒性巨結腸等並發症。以及頑固性病例內科治療無效者。

  ②手術方法:

  A、局部切除:多用於結腸CD,小腸局限性病變如狹窄、瘺管、膿腫。切除腸段應盡量短,以免帶來吸收不良,短腸綜合征等。

  B、短路術:十二指腸CD,用胃空腸吻合術;結腸CD用全結腸切除回腸造瘺術等。

  C、肛周並發症:膿腫切排,瘺管切除。

  5、治療方案

  目前無兒科的治療方案,參照國內外經典方案的原則。理想的治療必須遵循一定的常規,在確定病程、病型、病期、分度、部位以及有無並發症的基礎上,采用規範的治療方案,以下方案供參考。

  治療目的誘導緩解、維持緩解、保證生長發育,盡量使患兒有正常的生活,大多數IBD患兒呈間歇性發作,間歇時間從數月至數年,其最早的發病年齡可在嬰兒期。

  二、預後

  潰瘍性結腸炎患者的預後取決於疾病的類型、並發症的有無以及治療條件。對兒童患者的長期觀察表明:約有10%的患兒在首次發作後可獲得長期的緩解;仍有20%的患兒反複發作;有50%的患兒長期存在較輕微的症狀,而20%的患兒持續存在較重的症狀。全結腸炎患者手術幾率高。與成人患者不同,約有1/3的直腸、乙狀結腸炎患兒其病變範圍在初發的5年之內向近端蔓延。觀察表明:隻有大約20%的兒童患者生活質量不受影響。由於潰瘍性結腸炎的結腸癌變率較高,故對兒童患者應進行嚴格的長期隨訪觀察。

  1、UC

  小兒約90%呈中度重度、病變廣泛、很少有完全緩解,徹底手術治療可治愈,約20%~30%在急性重症期需立即手術,幾乎所有重症者最終需手術治療。UC患兒10年後有結腸癌的危險性,並逐年上升,故對病程10年以上患兒,每6~12個月需行纖維結腸鏡檢查與活體組織檢查。國外報道手術病死率20%,癌變率3%~5%。

  2、CD

  小兒CD預後較差,反複緩解與加劇交替進行是本病特點,約70%患兒需要手術治療。回腸型較單純結腸型預後更差,其手術率、複發率、再手術率高,死亡率高。死亡原因多見於複發、膿腫、穿孔和嚴重營養不良。

針對這種小兒炎症性腸病,人的鍛煉是至關重要的,因為如果沒健康的身體,不但影響了你的健康,說不定還影響了你的生育能力哦,到時候再後悔就來不及了。

  • 男科醫院
  • 婦科醫院
  • 皮膚科醫院

猜你喜歡


相關問答


養生食療

藥企品牌推薦

查看更多>>



一周熱門


熱點排行

  • 飲食
  • 偏方
  • 減肥
  • 美容

推薦文章

推薦問答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