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冬的功效

作者:養生專家  時間:2013-10-10 00:00:00  來源: 大眾養生網

  麥冬作為一種常見的藥食兩用的植物,其功效和作用都較多,正因為如此,人們往往容易引起混淆,因為可以治病的植物太多了,生活中也有不少老百姓搜集中草藥,目的也是為了治病,但是如果對麥冬不夠了解,也容易用錯地方,引起副作用,因此,為了避免引起麥冬的副作用,大家要詳細了解麥冬的功效,以便合理運用麥冬。

  麥冬的功效

  很多中草藥在治療疾病方麵,雖然有相似指出,但是不可同時混合運用,更是不可替代的。因此,大家如果要利用麥冬來治療疾病,就要弄清楚它到底有哪些功效,下麵我們就為大家詳細介紹麥冬的功效,順便介紹一些麥冬的食療作用。

  1、養陰生津,潤肺清心。

  2、用於肺燥幹咳,虛癆咳嗽,津傷口渴,心煩失眠,內熱消渴,腸燥便秘,咽白喉。

  3、配沙參、川貝可治肺陰虛幹咳。

  4、養陰生津,潤肺止咳:用於肺胃陰虛之津少口渴、幹咳咯血;心陰不足之心悸易驚及熱病後期熱傷津液等證。

  麥冬的應用

  1.肺陰虛證。本品又善養肺陰,清肺熱,適用於陰虛肺燥有熱的鼻燥咽幹,幹咳痰少、咳血,咽痛音啞等症常與阿膠、石膏、桑葉、枇杷葉等品同用,如清燥救肺湯(《醫門法律》)。

  2.胃陰虛證。本品味甘柔潤,性偏苦寒,長於滋養胃陰,生津止渴,兼清胃熱。廣泛用於胃陰虛有熱之舌幹口渴,胃脘疼痛,饑不欲食,嘔逆,大便幹結等症。如治熱傷胃陰,口幹舌燥,常與生地、玉竹、沙參等品同用。治消渴,可與天花粉、烏梅等品同用。與半夏、人參等同用,治胃陰不足之氣逆嘔吐,如麥門冬湯(《金匱要略》)。與生地、玄參同用,治熱邪傷津之便秘,如增液湯(《溫病條辨》)。

  3.心陰虛證。本品可歸心經,還能養心陰,清心熱,並略具除煩安神作用。可用於心陰虛有熱之心煩、失眠多夢、健忘、心悸怔忡等症。宜與養陰安神之品配伍,如天王補心丹(《攝生秘剖》)以之與生地、酸棗仁、柏子仁等品同用。熱傷心營,神煩少寐者,宜與清心涼血養陰之品配伍,如清營湯(《溫病條辨》)以之與黃連、生地、玄參等品同用。

  麥冬的食療作用

  1、治療腸燥便秘麥冬、生地、玄參各15克。水煎服,每日1劑。有潤腸通便的作用,用於大便幹燥。

  2、治療急、慢性支氣管炎麥冬、天冬、知母、川貝母、百部各9克,沙參12克。水煎服,每日1劑。本方適用於急、慢性支氣管炎表現為陰虛燥咳者。

  3、治療冠心病心絞痛麥冬45克,加水煎成30~40毫升,分次服用,連服3~18個月。對緩解心絞痛、胸悶均有一定作用。

  4、治療暑天汗出虛脫用麥冬、人參各10克,五味子6克,水煎服,每日2劑。對汗出虛脫,心慌心悸,血壓過低,汗多口渴,體倦乏力有良效(編者注:此方為金代名醫李杲所創,方名叫“生脈散”,已製成生脈口服液)。

  5、治療慢性胃炎麥冬、黃芪各9克,黨參、玉竹、黃精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劑。對胃陰不足者有良效。

  6、治療糖尿病用蘆根30克,麥冬15克,知母12克。先用小火煎煮30分鍾,濾出煎液,藥渣再加水500毫升,大火煮開後改為小火煎煮20分鍾,去渣取汁,將兩次煎出的藥汁混合,每日1劑。用於糖尿病患者口渴咽幹、多飲、心煩不寧,或見低熱,舌紅,脈細數。

  7、治療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雞蛋5個,枸杞、花生米、瘦豬肉各30克,麥冬10克,鹽、濕澱粉、味精各適量。首先將花生米煎熟,枸杞洗淨,入沸水中略氽一下。麥冬洗淨,入沸水中煮熟,切成碎末,瘦豬肉切丁,雞蛋打在碗內,加鹽少許打勻,把蛋倒進另一碗中隔水蒸熟,冷卻後將蛋切成粒狀。鍋置旺火上,放花生油,把肉丁炒熟,再倒進蛋粒、枸杞、麥冬碎末,炒勻,放鹽少許及濕澱粉勾芡,放味精調味,鋪上花生米即成。每日2次,佐餐食。具有滋補肝腎的作用,適用於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等的輔助治療。健康人食用能增強體質,防病延年。

  終上所述,麥冬的功效是有很多的,為了避免用錯麥冬,大家要詳細的了解該類藥品的性能和運用,最保險的方式就是,在正規醫院的醫生的指導下,謹慎的服用麥冬,最好不要過量,即便是用於食療,也要注意搭配,以及食用的比例的問題。

  • 男科醫院
  • 婦科醫院
  • 皮膚科醫院

猜你喜歡


相關文章

相關問答


養生食療




一周熱門


熱點排行

  • 飲食
  • 偏方
  • 減肥
  • 美容

熱門精選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