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經期如何保養?中醫婦科調理3招

作者:養生專家  時間:2013-02-04 00:00:00  來源: 大眾養生網

 絕經期如何保養?中醫婦科調理3招——大眾養生網

女性到了四五十歲,就會因為絕經而導致雌激素出現波動。那麼女性在絕經期要如何保養呢?下麵教您中醫婦科調理的三招,讓女性朋友們在絕經期做好保養,擺脫經期煩惱。

1.針灸

(1)針刺:治則為補肝腎,強壯筋骨。主穴:腎俞、足三裏、三陰交;配穴:太衝、百會、膻中。腰痛甚配委中;煩躁易怒、失眠不寐,配內關、神門;外陰幹澀、瘙癢配會陰;體倦乏力、食少納呆、食後腹脹,配脾俞、關元。

平補平瀉,留針20~30分鍾,中間用小幅度撚轉手法行針兩次,每天針刺一次,連續6天,中間休息一天,連針4周為一個療程

(2)灸法:陽虛型病人可隔薑片艾灸神門、足三裏、三陰交;月經過多者灸斷紅穴;每次3~5壯,每日一次。

(3)針灸:針用補法,酌情用灸。主穴:關元、三陰交、腎俞、交信。陽虛配氣海、命門、複溜;陰虛配然穀、陰穀、複溜。

(4)耳針:取子宮、內分泌、交感、神門、肝、皮質下等穴進行耳針,可達到補肝腎、鎮靜安神的目的;或取子宮、卵巢、肝俞、神明、腎俞、膏盲俞、百會、血海、三陰交等穴,每次選用3~4穴,每日或隔日一次,留針30~60分鍾,亦可用耳穴埋針法。

(5)耳穴貼壓法:取腎、內分泌、內生殖器官為主穴。情緒激動、失眠、心慌氣短、胸悶者加神門、心、皮質下;頭暈、耳鳴加肝、內耳、外耳、腎上腺;烘熱汗出加肺、交感。

治療方法:用 75%乙醇溶液清潔耳郭後,將王不留行籽粘在醫用膠布上,貼於上述耳穴並保留。每次每穴按壓10次。兩耳交替貼壓,隔日更換一次。10天為一個療程。

(6)梅花針叩擊:足部常規消毒後,用梅花針叩擊雙足底反射區腎上腺、腎、腦垂體、甲狀腺、生殖腺反射區各一分鍾,心、肝反射區各部兩分鍾。

以皮膚輕度潮紅而不出血、無明顯疼痛為度。每日一次,一周為一個療程,中間間隔一天,繼續下一個療程。

(7)流注八法:選列缺、後溪、天樞、公孫、照海。每次取一側上肢之列缺、天樞、後溪與另一側下肢公孫、照海,以30號5厘米長的不鏽鋼針施針,隻補不瀉,留針30分鍾,隔日一次,左右交替,並隨證配穴。

月經不調加刺血海、三陰交;情緒不寧加刺太衝、神門;心悸、怔忡、失眠加刺神門;頭痛加刺印堂、百會;肌肉疼痛加刺風池;陣發性烘熱者加太衝、太溪;胸悶痰多者加刺行間、豐隆;出汗者加刺合穀、複溜。

2.穴位注射

(1)生脈注射液2毫升,三陰交穴位注射,每日一次,一次一側,兩側交替進行。適用於腎陰虛病人。

(2)參麥注射液2毫升,雙側心俞穴位注射,隔日一次,7次為一個療程。適用於心腎陰虛病人。

(3)參附注射液4毫升,雙側腎俞、脾俞穴位交替進行注射,每天一次,5天為一個療程。適用於脾腎陽虛病人。

3.穴位敷貼

敷貼以下5組穴位:關元、腎俞;肝俞、太衝;心俞、氣海;中極、太溪;三陰交、足三裏。穴位局部皮膚用75%乙醇溶液消毒,待皮膚幹燥後,將白芥子泥丸置於穴位上,外用膠布貼上固定,敷貼後2~4小時局部出現灼熱瘙癢感時,即除去藥丸及膠布,此時局部充血但無破潰。每次選一組穴,依次輪換選用,隔日一次,10次為一個療程。

中醫婦科調理是有許多方法的,隻要多了解這些相關知識,用正確的中醫調理方法,才能讓女性朋友們在絕經期做好保養工作,讓女士們不再為絕經而煩惱。

  • 男科醫院
  • 婦科醫院
  • 皮膚科醫院

猜你喜歡


相關文章

相關問答


養生食療




一周熱門


熱點排行

  • 飲食
  • 偏方
  • 減肥
  • 美容

熱門精選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