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吃什麼藥

作者:養生專家  時間:2013-09-02 00:00:00  來源: 大眾養生網

  手足口病是一種在小兒中高發的傳染病,很容易通過直接或間接接觸而傳染給他人,因此,一般在遇到孩子患上手足口病的時候,幼兒園都會選擇放假,讓孩子治療好手足口病後,再正常上學。那麼,手足口病吃什麼藥呢?很多家長都想了解有關治療手足口病的藥物,其實,手足口病也不能亂吃藥,還是要到醫院去聽從醫生的建議。

手足口病吃什麼藥

  手足口病吃什麼藥呢?

  盡管很多家長非常講衛生,也給孩子收拾的很幹淨,但是孩子總會有疏漏的時候,自己一個人摸了髒東西,或被人傳染,也是很難擺脫手足口病的,家長為了避免手足口病的蔓延,總是想通過吃藥等快速的方法來解決。那麼,手足口病吃什麼藥呢?其實也沒有特效藥。

  手足口病是一種小兒常見的傳染病,西醫目前尚無理想的特效藥物。中醫院的醫生們以清熱解毒、涼血去濕、調脾助運、養陰生津為治法,將長期行之有效的經驗散劑加以比較、補充,最終篩選出三散聯合應用。經臨床2000餘例患兒應用,達到了症狀迅速減輕、病程明顯縮短、治愈率高的可喜療效。

  小兒手足口病是上世紀80年代新發現的一種發疹性傳染病,年齡一般在5歲以下,尤以嬰幼兒多見,夏秋季節易於大範圍流行。此病的主要臨床表現為手、足、口腔黏膜出現皰疹或潰瘍。中醫師認為,盡管小兒手足口病曆代中醫典籍未曾記載,但根據辨證應將其列為溫病的範疇,病機是風熱病毒蘊於肺、心、脾、胃,蒸騰氣營所致,病邪在衛氣營之間。故治療應以消熱解毒、運脾養陰為總則。

  在此認識的基礎上,家長可以選用羚涼通散和平脾羚散,兩大散劑類型又各含有三個不同藥物組成的散劑。在風邪犯肺、心脾蘊熱型的急性期,證見手足、口腔黏膜皰疹或潰瘍,色紅,發熱,口渴,便幹溲黃,舌質紅苔黃,脈浮數。以清熱解毒、涼血去濕為主。采用羚涼通散,主要成分為雙花、連翹、豆豉、大黃、石膏、防風、荊芥、黃芩等。

  在脾胃失運、陰虛火熱型的恢複期,證見手足、口腔黏膜皰疹散在或消退,身熱漸退,口唇幹燥,食欲不振,舌紅少津,脈細數。治法以調脾助運、養陰生津為原則。采用平脾羚散,主要成分為陳皮、厚樸、神曲、羚羊角、蘆根、麥冬、蒼術、砂仁等。

  兩期均以三種散劑互相配伍,共奏清熱解毒、利濕之功,使熱去疹自退,脾運正常,虛火自滅,養陰津自生。

  可見,手足口病的治療是沒有特效藥的,必須有一個過程才能治愈,到底手足口病吃什麼藥?或是輸液,或是怎麼治療,都應該去正規醫院檢查後,由醫生決定,當然,家長也可選擇采納合理的治療方法,以便更好的幫助孩子恢複健康。

  • 男科醫院
  • 婦科醫院
  • 皮膚科醫院

猜你喜歡


相關文章

相關問答


養生食療




一周熱門


熱點排行

  • 飲食
  • 偏方
  • 減肥
  • 美容

熱門精選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