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忌一日三餐食用粽子

作者:養生專家  時間:2013-09-07 00:00:00  來源: 大眾養生網

端午節忌一日三餐食用粽子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本是夏季一個驅除瘟疫的節日,這天必不可少的活動逐漸演變成賽龍舟、掛菖蒲、薰蒼術、喝雄黃酒,婦女、小孩還要掛香包。在這天,家家戶戶還要吃粽子。

老人和小孩不宜多吃

  一個肉粽相當於兩碗飯裹粽時不妨加點五穀雜糧

  糯米黏性較大,吃多了不易消化,還會刺激胃產生過多的胃酸,除了一些患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胃腸道疾病等的病人要特別注意外,普通人群也不宜多吃。如果在胃病急性發作期,更不能吃粽子等糯米類食物。

  老人和兒童若過量吃粽子極易造成消化不良,產生胃酸過多、腹脹、腹痛、腹瀉等症狀。粽子蒸熟後會釋放出一種膠性物質,吃後會增加消化酶的負荷;包粽子的糯米,性溫滯氣,多吃會加重胃腸的負擔,患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病的人若多吃粽子,很有可能造成潰瘍穿孔、出血,使病情加重。粽子常有含糖量很高的紅棗、豆沙等,過量食用會損害胰島功能,引起患者血糖和尿糖迅速上升,糖尿病患者應忌食。肉粽和豬油豆沙粽所含脂肪多,屬油膩食品,患有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的人吃多了,會增加血液黏稠度,影響血液循環,加重心髒負擔和缺血程度。

#p#副標題#e#

裹粽時不妨加點五穀雜糧

  傳統粽子一般用純糯米做成,黏度高、不易消化,糯米的血糖指數也較高,陳敏建議用五穀雜糧來代替一部分糯米。粗糧含有豐富的不可溶性纖維素,它與可溶性纖維一起,可以降低血液中低密度膽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濃度,以及減緩食用後葡萄糖吸收的速度。

  粗糧和糯米可以按1:2的比例混合,燕麥、紫米及紅豆、芸豆等一些豆類一定程度上能控製血糖的急速上升,也比較符合現代人想要多吃粗糧的養生觀念。

  餡可以用香菇、芥菜等素菜作為原料,不僅可口、熱量低,纖維含量也高。還可盡量選用少油、少鹽、少糖、多纖維、調味少一點的素材。蛋黃膽固醇含量高,可以用板栗取代蛋黃,板栗的纖維素很豐富。包豆沙粽時,以植物油取代豬油,也能降低粽子的熱量。

#p#副標題#e#


  吃粽子絕不能配冷飲

  吃了粽子感到腸胃不適,這主要是忽略了蔬菜、水果的攝取,纖維不足,加上粽子油脂過多,導致出現不易消化、腹脹等現象。在吃粽子時若能加些涼拌青菜、沙拉、蔬菜清腸,並搭配水果,可幫助腸、胃蠕動,減少這些不適感的發生。吃粽子配一碗清淡的蔬菜湯也能幫助消化,但絕不能配冷飲,因為冷飲容易讓糯米凝固,更不易消化。

  此外,睡前兩小時最好別吃粽子,也別同時吃西瓜等寒性瓜果,以免造成腹瀉或腹痛。

 

 

  那麼,吃粽子搭配哪些飲料、水果比較合理呢?營養師告訴你以下兩種“秘方”:

  1.配茶。甜粽配薄荷茶、綠茶,能增進葡萄糖的代謝,清熱去膩。特別油的粽子,如鮮肉、火腿、香腸等,配普洱茶、菊花茶、山楂茶,有助於消化。

  2.配木瓜、菠蘿等水果。清甜消食,緩解吃完粽子後嘴裏油膩的感覺,這種吃法既美容又助消化。

  • 男科醫院
  • 婦科醫院
  • 皮膚科醫院

猜你喜歡


相關文章

相關問答


養生食療




一周熱門


熱點排行

  • 飲食
  • 偏方
  • 減肥
  • 美容

熱門精選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