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地圖 網友投稿

疾病大全

當前位置: 首頁> 疾病大全> 頭部> 森林腦炎

森林腦炎簡介

相關問答

  森林腦炎又稱蘇聯春夏腦炎或稱遠東腦炎,是由森林腦炎病毒經硬蜱媒介所致自然疫源性急性中樞神經係統傳染病。臨床特征是突然高熱、意識障礙,頭痛、頸強、上肢與頸部及肩胛肌癱瘓,後遺症多見。

【詳情】

01森林腦炎的發病原因有哪些

  森林腦炎病原體屬披膜病毒科,黃病毒屬蜱傳腦炎病毒。蜱傳腦炎病毒遠東亞型是一種嗜神經性病毒,直徑為30~40nm的正20麵體,外周為類網狀脂蛋白包膜,其上有突起不明顯的由包膜糖蛋白E組成的刺突,外觀呈絨毛球狀,包膜內側為膜蛋白(M),內有核殼內有蛋白(C),含單股正鏈RNA,分子量約為4×106,其沉降係數為218S。以上E、M、C蛋白為結構蛋白,其中包膜糖蛋白E含有血凝抗原和中和抗原,它與病毒吸附於宿主細胞表麵和進入細胞以及刺激機體產生中和抗體密切相關。E精氨酸的改變能導致病毒的組織嗜性、病毒毒力、血凝活性和融合活性的改變。有實驗表明E蛋白384位氨基酸殘基Tyr變為His能使病毒致病性明顯減弱,若392位的His變為Tys則成為強毒力株。森林腦炎病毒基因組有單個可讀框,5編碼病毒結構蛋白,3編碼非結構蛋白,除以上三種結構蛋白外,還有七個非結構蛋白。

  本病毒耐低溫,在-20℃時能存活數月,在50%的甘油中0℃時存活1年,對高溫及消毒劑敏感,加熱至60℃,10min滅活,煮沸(100℃)時立即死亡。3%甲酚皂溶液20min。0。5%甲醛溶液48h,可殺死病毒。此外對乙醚、氯仿、丙酮及膽鹽能破壞病毒顆粒而滅活病毒。但在50%甘油中,2~4℃至少可保存5~12個月,在真空幹燥下能保存數年。

  本病毒可以從患者腦組織中分離,用酚與乙醚處理後提取的RNA,有傳染性,可使小白鼠感染。病毒接種恒河猴、綿羊、山羊、野鼠腦內可引起腦炎,但家兔、大白鼠、豚鼠對本病毒不敏感,該病毒能夠在雞胚中繁殖,卵黃囊接種或絨毛尿囊膜接種病毒能繁殖,能在人胚腎細胞、鼠胚細胞、豬腎細胞、羊胚細胞、Hela細胞及BHK-21細胞中繁殖。故常作分離病毒之用。

  感染病毒後,在患者血清中可有血凝抑製抗體、補體結合抗體與中和抗體,其血凝抑製抗體起病後5~7天出現,2~4周達高峰,短期持續後下降;補體結合抗體在感染後10~14天出現,1~2個月達高峰,以後逐漸下降;中和抗體在急性期迅速上升,2個月達高峰,以後逐漸下降至一定水平,可持續多年。

  我國和俄羅斯遠東流行的蜱媒腦炎(森林腦炎)病毒與在俄羅斯西部、中歐、北歐(如奧地利、保加利亞、德國、丹麥、芬蘭等地)流行的蜱傳腦炎[即西方蜱媒腦炎(encephalitisacarinaoccidentalis),亦稱中歐蜱媒腦炎(centralEuropeantick-borneencephalitis,CETE)]所分離的病毒,形態大小和抗原性相似,但抗原結構有一定差異,Clarke認為後者是同一病毒另一個亞型(中歐亞型,centralEuropeansubtype)。其發病地區,傳播媒介,臨床特點及預後與森林腦炎均有所不同。西方蜱媒腦炎傳播媒介主要為了篦子硬蜱(Ixodesricinus),其次為網紋革蜱(Dermacentorreticulatus),長棘血蜱(Haemaphysalispunctuta)等,表現症狀較輕,病死率低,後遺症少。

02森林腦炎容易導致什麼並發症

  森林腦炎常見並發症為支氣管肺炎,多見於昏迷或延髓麻痹的患者,此外為心肌炎及唇皰疹癱瘓,精神失常,失語,癡呆,癲癇等,肌肉癱瘓最為多見,多為一側上肢癱瘓或雙上肢癱瘓。

  後遺症主要是腦及延髓病變後所遺留的肌肉癱瘓、精神失常、失語、癡呆、癲癇等。肌肉癱瘓最為多見,多為一側上肢癱瘓或雙上肢癱瘓。

03森林腦炎有哪些典型症狀

  森林腦炎是由黃病毒屬中蜱傳腦炎病毒所致的中樞神經係統急性傳染病,蜱為其傳播媒介。臨床上以突起高熱、頭痛、意識障礙、腦膜刺激征、癱瘓為主要特征,常有後遺症,病死率較高。那麼,本病有哪些臨床症狀呢,下麵專家介紹森林腦炎的臨床表現。

  1、潛伏期一般為10~15天,最短2天,長者可達35天。

  2、前驅期一般數小時至3天,部分患者和重型患者前驅期不明顯,前驅期主要表現為低熱,頭昏,乏力,全身不適,四肢酸痛,大多數患者為急性發病,呈急性型經過。

  3、急性期病程一般為2~3周。

  (1)發熱:一般起病2~3天發熱達高峰(39。5~4l℃),大多數患者持續5~10天,然後階梯狀下降,經2~3天下降至正常,熱型多為弛張熱,部分患者可出現稽留熱或不規則熱。

  (2)全身中毒症狀:高熱時伴頭痛,全身肌肉痛,無力,食欲缺乏,惡心,嘔吐等,並由於血管運動中樞的損害,患者還可出現麵部,頸部潮紅,結膜充血,脈搏緩慢,部分重症患者有心肌炎表現,常有心音低鈍,心率增快,心電圖檢查有T波改變,嚴重患者可以突然出現心功能不全,急性肺水腫等。

  (3)意識障礙和精神損害:約半數以上患者有不同程度神誌,意識變化,如昏睡,表情淡漠,意識模糊,昏迷,亦可出現譫妄和精神錯亂。

  (4)腦膜受累的表現:最常見的症狀是劇烈頭痛,以顳部及後枕部持續鈍痛多見,有時為爆炸性和搏動性,呈撕裂樣全頭痛,伴惡心,嘔吐,頸項強直,腦膜刺激征,一般持續5~10天,可和昏迷同時存在,當意識清醒後,還可持續存在1周左右。

  (5)肌肉癱瘓:以頸肌及肩胛肌與上肢聯合癱瘓最多見,下肢肌肉和顏麵肌癱瘓較少,癱瘓多呈弛緩型,此與乙型腦炎不同,一般出現在病程第2~5天,大多數患者經2~3周後逐漸恢複,少數留有後遺症而出現肌肉萎縮,成為殘廢,由於頸肌和肩胛肌癱瘓而出現本病特有頭部下垂表現,肩胛肌癱瘓時,手臂搖擺無依狀態。

  (6)神經係統損害的其他表現:部分患者出現錐體外係統受損征,如震顫,不自主運動等,偶爾可見語言障礙,吞咽困難等延髓麻痹症狀,或中樞性麵神經和舌下神經的輕癱。

  4、恢複期此期持續平均10~14天,體溫下降,肢體癱瘓逐步恢複,神誌轉清,各種症狀消失。

  森林腦炎一般病程14~28天,但有少數患者可留有後遺症,如失語,癡呆,吞咽困難,不自主運動,還有少數病情遷延可達數月或1~2年之久,患者表現為弛緩性癱瘓,癲癇及精神障礙。

  近年來國內報告,急性期患者的臨床症狀較過去有所減輕,病死率也明顯降低,可能與采取免疫注射,加強對症治療有關。

04森林腦炎應該如何預防

  森林腦炎有嚴格的地區性,進入疫區前必須積極做好預防措施:在生活地區周圍要搞好環境衛生,加強滅鼠、滅蜂工作初次進入疫區的人應接種森林腦炎疫苗在疫區工作時應穿戴“五緊”的防護服,即紮緊袖口、領口和褲腳口以防止蜱的叮咬病人衣服應進行消毒滅蜱

  (一)加強防蜱滅蜱

  (二)在林區工作時穿五緊防護服及高筒靴,頭戴防蟲罩;衣帽可浸鄰苯二甲酸二甲酯,每套200g,有效期10天

  (三)預防接種每年3月前注射疫苗,第1次2ml,第2次3ml,間隔7~10天、以後每年加強1針,可獲得良好的免疫效果

05森林腦炎需要做哪些化驗檢查

  森林腦炎又名蜱傳腦炎是由病毒所致的一種急性傳染病。1934年5~8月間在蘇聯東部的一些森林地帶首先發現本病,故又稱蘇聯春夏腦炎。野生動物,尤其是野鼠是本病的傳染源,蜱為其傳播媒介。那麼,本病的確診需要做哪些化驗檢查呢?下麵專家介紹森林腦炎需要做的化驗檢查項目。

  1、血象:多數患者白細胞總數升高,多在(10~20)×109/L之間,分類中性粒細胞顯著增高,可高達90%以上。

  2、腦脊液檢查:色清,透明,腦脊液壓力增高,細胞數增多,在(50~500)×106/L之間,以淋巴細胞為主,糖與氯化物無變化,蛋白質正常或增高。

  3、病毒分離:有條件單位可取腦脊液作病毒分離,但病初陽性率較低,死後可取腦組織分離病毒。

  4、血清學試驗:補體結合試驗(CFT)及血凝抑製試驗(HLT),雙份血清效價增加4倍以上有診斷意義,或CFT單份血清效價>1∶16;HIT單份血清效價>1∶320可診斷,中和試驗由於操作較困難,一般隻作流行病調查用,目前尚有用ELISA檢測森林腦炎病毒IgG抗體方法,較CFI和HIT分別敏感50~200倍及10~80倍,特異性與重複性均好,未發現與乙腦免疫血清存在交叉反應,還有應用間接免疫熒光法檢測血清和腦脊液中特異性IgM抗體,可作早期診斷。

  5、PCR檢查:應用RT-PCR技術檢測早期患者血清或CSF中的病毒RNA,敏感性和特異性均高。

  6、腦電圖檢查:多數呈彌漫性慢波或散在慢波,心電圖呈T波改變。

06森林腦炎病人的飲食宜忌

  森林腦炎病人的飲食應注意熱量、水份、鹽份、維生素的足量供給。對重症病人鼻飼者,尤其要特別注意詳細記錄出入液量,根據病情及時調整食譜。

07西醫治療森林腦炎的常規方法

  森林腦炎的治療以對症處理為主,高熱、抽痙、昏迷、呼吸衰竭等症狀處理與乙型腦炎相同,重危病人可使用恢複期病人或已患過本病的人血清。後遺症以癱瘓為主,應采用針灸、推拿、體療等綜合治療。

  1、對症治療高熱、昏迷、抽搐、呼吸衰竭等處理:

  (1)高熱的處理:以物理降溫為主,如冷敷、冰袋放置、30-40%酒精擦浴,冷鹽水灌腸等;藥物一般用小劑量醋柳酸、氨基比林口服,也可肌肉注射安熱靜成人1-2支,小兒10mg/kg,肌肉注射;賜他靜,成人2ml肌肉注射,小兒酌減;柴胡注射液,成人2ml/次,小兒1-1、5ml/次,肌肉注射,必要時3-4小時重複使用;高熱伴有抽搐患者可應用亞冬眠療法,冬眠靈與非那根各1ml/kg,肌肉注射或靜脈滴注,每4-6小時可重複給藥。並給予阿米妥、水化氯醛或魯米那(對高熱不退、超高熱伴反複抽搐者作為誘導劑)。一般用1-3天,應逐漸減少劑量及延長用藥時間。

  (2)呼吸衰竭的處理:對於上升型森林腦炎,出現周圍性呼吸麻痹,如能及時施行氣管切開和使用呼吸器,部分患者治後呼吸肌功能可能恢複,患者能獲得生存。而對混合型患者,尤以腦膜腦炎型加腦幹型所致的中樞性呼吸衰竭,氣管切開後雖能延長患者生命,但嚴重的病灶性延髓損害難以恢複,預後很差。有報告早期短程使用腎上腺皮質激素,配合脫水劑,及時降低顱內壓,對腦膜炎型所致反複驚厥,腦水腫,呼吸衰竭有著明顯療效,可使病死率降低。但腎上腺皮質激素對病毒無抑製作用而對機體免疫功能有影響,使用時應權衡利弊。

  2、病原治療:國外報告幹擾素及幹擾素誘導劑聚肌胞(polyI∶C)在動物實驗中獲得滿意療效,但臨床上還待進一步觀察。國外試用核酸酶製劑,包括核糖核酸酶和去氧核糖酸酶,據稱能對病毒的核酸合成起選擇性破壞作用,幹擾病毒的複製而不損害機體細胞。用法:先做皮膚過敏試驗,陰性者用0、05%普魯卡因溶解核酸酶製劑,成人30mg/次,肌內注射,每4~5小時1次,4~6天為一療程。

  近年來國內報告早期應用利巴韋林,0、6g,2次/d,靜脈滴注,療程為3~4周,療效較好。應用中藥板藍根等組成方劑用於臨床,在退熱、縮短病程、恢複病情上治療組均明顯優於對照組。

  3、免疫療法:曾發現森林腦炎患者細胞免疫功能顯著低於正常人,其細胞免疫功能的高低與臨床表現和轉歸有一定相關性,可選用免疫促進劑,如免疫核糖核酸、胸腺素、轉移因子等治療。

  (1)血清療法起病3天內患者可用恢複期患者或林區居住多年者的血清20~40ml肌肉注射,或椎管內注射5~10ml。

  (2)高效價免疫丙種球蛋白每日6~9ml肌肉注射,至體溫降至38℃以下停用。

  (3)幹擾素、轉移因子、免疫核糖核酸,核糖核酸酶均可酌情采用。

  4、森林腦炎恢複期較長,可留有癱瘓後遺症。本病主要是對症處理。癱瘓後遺症可用針灸、推拿等治療。森林作業人員要防止蜱叮咬接種森林腦炎疫苗,可以預防本病。

相關文章

微信掃一掃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