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脈導管連接肺動脈總幹(或左肺動脈)與降主動脈,位於左鎖骨下動脈開口下,是胎兒時期的重要血液循環通路。一般在出生後2~3周內逐漸閉鎖,如出生後持續開放,就會在肺動脈水平產生左向右分流,引起心髒及循環係統一係列病理生理變化,而臨床上成為動脈導管未閉。
動脈導管未閉可單獨存在,亦可與其他畸形合並存在,是常見先天性心髒病之一,女性多於男性,其比例約為2:1。動脈導管未閉一般診斷不難,手術治療效果好,早期手術心功能可以完全恢複正常。死亡率極低,一旦確診均應該手術治療,理想手術年齡3~7歲。如不及時手術治療病情逐漸加重,發展到嚴重肺動脈高壓甚至右向左分流失去手術機會,臨床上出現發紺、心衰以致死亡。
動脈導管未閉患兒由於心髒功能與血液循環異常,在疾病未得到有效治療前易並發以下幾種疾病。
1、呼吸道感染
呼吸道感染是兒童易患疾病,而動脈導管未閉患兒由於存在左心室、左心房或主動脈向右心室、右心房或肺動脈分流的“左向右”分流的先心病,由於左心係統富含氧的動脈血大量分流到右心係統,引起肺動脈血流增多,造成肺部充血,加上先心病孩子的抵抗力弱,容易受到病毒的侵犯,導致感冒、咳嗽和肺炎等呼吸道感染。
2、感染性心內膜炎
動脈導管未閉患兒由於血流從壓力高的心腔或血管經狹窄空道流向低壓的心腔或管腔,產生虹吸壓力效應而形成渦流,或由於射流損傷,造成心內膜或心髒瓣膜損害,使膠原組織暴露導致血小板、纖維蛋白原在瓣膜上聚集,在此基礎上微生物能輕易的種植在無菌性贅生物上,造成感染性心內膜炎。
3、心力衰竭
動脈導管未閉時主動脈的血從未閉合的導管直接流入肺動脈,隻有少數到體循環供血供氧。未閉處導致左心房擴大,右心室肥厚擴大,達到一定程度時就會發生充血性心力衰竭。
動脈導管在胎兒時間是胎兒血液循環的重要通道,但若在出生後一年內尚未閉合就屬於病理性的了,稱為動脈導管未閉,根據未閉合的導管直徑大小,所出現的症狀也有所不同。
1、少數動脈導管未閉患兒並發顯著肺動脈高壓引起右至左分流的病人,可能僅在肺動脈瓣區聽到舒張期的吹風樣雜音(相對性肺動脈瓣關閉不全),並有紫紺,此種紫紺在下半身較上半身更為明顯。
2、動脈導管未閉最突出的體征是在胸骨左緣第二肋間有響亮的連續性機器聲樣雜音,占據幾乎整個收縮期與舒張期,在收縮末期最響並伴有震顫,向左上胸及背部傳播。個別病人雜音最響位置可能在第一肋間或第三肋間。在嬰兒期、伴有肺動脈高壓或並發充血性心力衰竭者,由於主動脈與肺動脈之間壓力階差發生變化,以致可能並無此連續性雜音,而隻有收縮期雜音或無顯著雜音。
3、分流量較大的動脈導管患者可有心髒濁音界增大,心尖搏動增強,心尖區有舒張期雜音(相對性二尖瓣狹窄),肺動脈瓣區第二心音增強或分裂(但多被雜音所掩沒而不易聽到),類似主動脈瓣關閉不全的周圍循環體征,包括脈壓增寬、水衝脈、毛細血管搏動和周圍動脈槍擊聲等。
寶寶動脈導管未閉的發生與孕婦在孕期的一些不良行為關係密切,孕婦在孕期如能注意以下事項,將有效降低寶寶發生動脈導管未閉的風險
1、預防感染
感染是導致寶寶動脈導管未閉的常見原因,如受風疹、柯薩奇病毒等病毒感染,除對孕婦本身有危害之外,這些病毒所產生的毒素還會經過胎盤屏障進入到胎兒體內,導致胎兒器官發育畸形,引起一係列疾病,其中就包括動脈導管未閉因此在孕期母親應該少去人多的地方,居室要保持幹淨通風,同時適量鍛煉身體,增強身體免疫力,必要時可以使用一些可增強免疫力而又對胎兒無害的藥物
2、不要亂用藥
在孕期使用一些對胎兒有害的藥物,也可能引起胎兒器官發育畸形,常見的藥物如苯丙胺、孕酮等,因此在孕期如果生病了,最好是去醫院治療,聽取醫生的藥物,選擇對胎兒無害的藥物,如果沒有必要吃藥,最好不吃(是藥三分毒)
3、避免接觸有害物質
煙、酒、重金屬、有機磷等物質可導致精子,卵子染色體畸變,致使胎兒畸形放射線、超聲波、微波、放射性同位素等對孕婦的輻射,可使胎兒發生畸形因此在孕期孕婦在戒煙酒,如果之前工作經常與重金屬、有機磷等接觸,在準備懷孕前應調換工作,等待身體指標正常後再懷孕
動脈導管未閉屬於先天性經,嬰幼兒可僅聽到收縮期雜音。晚期出現肺動脈高壓時,雜音變異較大,可僅有收縮期雜音,或收縮期雜音亦消失而代之以肺動脈瓣關閉不全的舒張期雜音。該病的檢查有以下幾項:
1、X線檢查
心影增大,左心緣向左下延長,主動脈結增寬可呈漏鬥狀,肺動脈段突出,肺門血管陰影增濃,肺血增多。
2、心電圖檢查
輕者正常,重者有左心室高電壓或左心室肥大,肺動脈高壓時則左、右心室肥大。
3、超聲心動圖
左心房和左心室內徑增大,在左右肺動脈分叉處與降主動脈之間可見一血流通道。
4、右心導管檢查
肺動脈內血氧含量超過右室水平0.5vol%,肺動脈壓力和阻力有不同程度增高,右心導管由肺動脈經導管到達降主動脈。
5、逆行升主動脈造影
肺動脈與主動脈同時顯影,並可見到未閉的導管。
動脈導管未閉患者在進行手術後除了按照醫囑進行相應的治療外,在飲食方麵還應注意以下事項,以加快術後恢複速度。
1、術後患兒飲食應營養均衡
很多家長認為動脈導管未閉患兒在進行手術進補可以加快康複速度,所以給孩子吃很一些營養價值很高的食物,如人參、燕窩等。這些食物雖然營養價值很高,但並不適合剛進行過大手術的患兒。原因是動脈導管未閉患兒在術後消化器官尚處於恢複調整階段,這時患兒的消化功能往往較弱,不僅難以消化吸收這些補品,這些補品還會加重胃腸道的負擔,進一步損害消化吸收功能。因此在動脈導管未閉患兒術後飲食上應搭配合理,即能保證患兒身體恢複所需,也不損害胃腸功能。
2、控製患兒鹽的攝入量
鹽的主要成分是鈉和氯,攝入過多的鹽會使血液中鈉離子濃度過高導致體內大量水分的瀦留,這會增加動脈導管未閉患兒的心髒負擔,嚴重的還會導致心力衰竭。同時,飲食過鹹也會導致患兒血壓升高,這也會損害心髒功能。所以動脈導管未閉患兒手術後的飲食要偏淡些,醃臘製品、鹹蛋、鹹魚等含鹽量過高的食品盡量不要食用。
3、少讓患兒吃甜食
動脈導管未閉患兒在手術後由於麻醉及使用其他藥物的原因,術後一兩天往往食欲不佳,有些家長怕孩子餓著,就給孩子吃一些如巧克力之類的含糖量很高的東西,這些東西雖然可提供很多熱量,但所含的蛋白質和脂肪的比例與小兒的正常需要量相差很大。多吃巧克力易造成小兒消化不良、大便秘結、食欲減退。同時巧克力含有咖啡因等成分,食用過多不僅會使小兒過度興奮、影響休息,而且對小兒的大腦發育帶來一定的不良影響。
動脈導管未閉是一種常見的先天性心髒病,若病情嚴重而又未及時治療可引起多種嚴重並發症,如反複嚴重的呼吸道感染、感染性心內膜炎、心力衰竭等,目前治療動脈導管未閉的常用方法有以下三種:
1、藥物治療
藥物治療的主要作用為防治感染性心內膜炎、呼吸道感染及心力衰竭。對於早產兒動脈導管未閉可以使用一些藥物(如消炎痛、阿司匹林等)抑製前列腺素的合成,使導管縮小或閉合。
2、介入治療
介入治療是一種微創手術,最常見的為動脈導管未閉封堵術,是目前最常見治療動脈導管未閉的方法,適合各種類型的動脈導管未閉患者。其方法大致為使用特製的導線夾住“特殊的補片”進入心髒後,到達動脈導管未閉處,用補片將未閉合處封閉。此方法具有手術創傷小安全性高,操作簡便,並發症少,住院時間短等優點。
3、傳統手術治療
傳統手術治療即開胸手術結紮或切除縫合動脈導管,目前此方法應用較少,常見的術式為動脈導管未閉結紮或鉗夾術,此方法具有損傷大、手術風險高、術後恢複慢等缺點,適用於某些病情特殊的動脈導管未閉患者,如合並心髒其他嚴重畸形。